林毅夫、付才辉: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中国“第四极”绝对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理想

发布日期:2020-06-17 12:18    来源:

作为国家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中央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布局,其目标指向是形成全国重要的增长极和动力源。获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独家授权,《成都日报·理论周刊》今日发布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林毅夫院长领衔撰写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结构经济学分析建议报告》。

《报告》明确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如按照“因势利导”和“倒弹琵琶”的两条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发展思路,按照“圈”来规划融合发展变“隔空唱戏”为“二龙戏珠”,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内部与外部协同发力,一定能够实现中央赋予的历史使命,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我国的第四个发展极绝对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理想。

“第四极”有多强?


(出处:樊杰, 王亚飞, 梁博. 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演变过程与调控[J]. 地理学报, 2019, 74(12): 2437-2454.)

《报告》提出,成渝地区成为中国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之后的“第四极”,就可以构成一个链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区的菱形,菱形四个顶点所在的四极地区的经济体量稳定在占全国45%左右,菱形内部的经济占比总体稳定在占全国32%左右,二者加起来差不多就占全国77%,其实就是中国经济的重心区域。

《报告》认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指的是东部沿海(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并不是指胡焕庸线两侧的不平衡不充分。如何在胡焕庸线以东的区域内(95%)寻找经济平衡轴,寻找“第四极”的战略思路和成长空间,同时带动胡焕庸线以西的区域发展(5%),才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国家战略的要义所在。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很强的世界意义和战略影响。《报告》分析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支撑对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极为重要的——哈昆线的两大支点。中国追赶欧美发达国家的空间就来自成渝所引领的中西部地区。因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不仅仅要按“圈”融合内部地区,也需要按“圈”规划加强与外部的融合。要携手京津冀、中原经济区以及东北地区加快与东北亚和东南亚的密切合作,真正建成贯通东北亚和东南亚的东亚大动脉。

“第四极”如何干?

新结构经济学主张在经济发展当中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这“两只手”要同时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有两种方式:

一是“因势利导”,根据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成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具体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培育形成世界级产业集群可以采纳新结构经济学提出的五类产业中追赶型产业、领先型产业、转进型产业、弯道超车型产业的特性来将比较优势发展因势利导使其成为竞争优势。如成渝地区发展的微型电子计算机产业是其整个地区的追赶型产业。长虹这样的家电产业以及宜宾五粮液和泸州老窖这样的白酒是领先型产业。成都和重庆新进发展的数字经济则是其弯道超车型产业等等,不一而足。

二是“倒弹琵琶”,即利用中央投资的赶超型、战略型产业所形成的技术、人力资本、供应链向下一个产业台阶来结合当地的比较优势。成渝地区曾经是三线建设的核心地区,在中央的支持下建立了很多属于赶超型的、资本非常密集的产业。在中美两国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倒弹琵琶”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过程中会面临不少机会。当然,中央的投入需要有地方的配合,地方必须在一些基础设施、子女教育、生活环境、医疗条件上配套,这些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才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里落地生根。如果能落地生根,这些产业的技术、供应链就会有外部性,给成渝地区发展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提供条件。

“第四极”怎样“合”?

作为国家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该解决整个中国区域经济结构的主要矛盾,而不仅是为了解决成渝地区内部“一亩三分地”不平衡不充分的次要矛盾。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相比,成渝的区域经济结构有其特点,不能简单地人云亦云地说成渝存在“双核独大、两翼不振”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这不是一种空间结构扭曲,未来也还要把成都重庆两核做大做强,加强毗邻地区合作融合发展,并且变“隔空唱戏”为“二龙戏珠”。

这意味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须是实圈,只有成渝合体产生的实圈才能产生有影响力的对外辐射,成为全国性的中心。建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按“圈”规划,相向发展形成全域开放的融合发展格局。这个“圈”可以分阶段逐步扩大,但必须充实圈内,也不能搞成“双城双圈”各自发展。

自2017年4月始,成都“东进”跨越龙泉山,推动城市空间格局从“两山夹一城”向“一山连两翼”转变,城市格局迎来“千年之变,今年5月6日,成都东部新区正式挂牌,迈出了历史性的步伐,为成渝合体奠定了坚实基础。接下来要加快合体步伐,建议在成渝中轴区建立由四川和重庆省级政府共商共建的“成渝一体化国家级经济示范区”。建设250公里的西部田园风光的科创融合、产教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开放长廊,在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过程中超越美国著名的128公路。

林毅夫,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南南合作发展学院院长、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  付才辉,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研究员。

本文来源:川报观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