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教学项目展开 / 收起
教学项目
sidenav header background[“人生·理想”系列讲座之六]姚洋: 用追求来充实生命
发布日期:2006-05-12 06:54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CCER“人生·理想”系列讲座第六讲——姚洋教授:“用追求来充实生命”
5月10日晚上7点,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生会和CCER CLUB主办的“人生·理想”系列讲座第六讲——“用追求来充实生命”在理教220举行。姚洋老师与同学们一起畅谈人生,纵论理想。
今晚的姚老师,儒雅自如,一如往昔。五月的风,温暖而又和煦,在教室里的诸多来自北大校内校外的同学,也都有如坐春风之感。姚洋老师的讲座明晰而生动,给我们勾画出了一个学者的心路历程和充实自我的不二法门。
姚老师首先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虽然没有“上山下乡狩猎”的传奇,却也庆幸赶上了80年代的好时光。文革后十余年的人才储备,造就了80年代的激情、奔放,到处充满希望,精神生活非常丰富。谈到"人生",仿佛就又回到了理想主义的八十年代,我们现在很少会想到人生问题,但这问题又绕不过去。姚老师说,当时他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很深,生命本来是一个空洞,你需要自己给它填补进内容,充实进意义,而其内容和意义,决定了人生的趋向。如果不去以追求充实生命,那么生命就永远是一团虚无。
如何充实生命呢?姚老师提出了两点,第一点,需要做一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很多人在生活中充满了依赖性,缺少一种独立的风格和勇气,比如他当年上中学时,很多人都选择了工科,因为这样子最保险,但是他却选了理科,后来又转到经济学上来。出国获博士学位之后,很多同学选择留在国外,他却毅然回国。现在证明,这两个选择都是正确的。如果他当时"随大流",也就不会有今天了。人是要有一点追求的,你可以计划写很多书,也可以计划做一个大的研究,尽管现在也许没有这些条件,但是有这些抱负,就会有一个目标在指引着你,就会不断地从纵向上提升自己。
第二点,需要给自己一些张力。做学问就像在树林里摸索,你摸了一两棵树,那是不算研究的,但如果你摸清了一小片森林,那就可以写文章了;如果站得高些,把更大的林子看清了,那就又进了一步;如此越来越高,就会看到更完整的风景。所以学问做到极致,很多方面都是相通的。如果总是局限在一小块地方上,那就只能做技术性的工作,无法有更深入的思想。马晓春钢琴弹得很好,所以围棋就有一种灵性,这是那些只知道野战搏杀的棋手所达不到的境界。所以一个有成就的人,或者梦想有成就的人,应当给自己的培养广泛的兴趣,不断地从横向上拓展自己,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经由这种纵向的提升和横向的拓展,你会发现自己的生命得到了最大的充实。这时,你就自己造就了你自己。
主题演讲结束后,同学们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问题,涉及人生追求与道路选择、和平时代如何避免平庸、社会公平与道德、学术研究与社会影响的平衡等,姚老师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了自己的一些理解,整个讲座气氛融洽、讨论热烈。最后,姚老师寄语广大青年学子——用追求来充实生命!
姚老师的这篇讲演,承接了北大的人文传统,胡适先生说:“生命本来没有意义,你给它什么意义,它就有什么意义。”我们每个人既然生在这世上,便都有这种为自己赋予意义的责任,勇敢地担负这个责任,而不是一味的随波逐流;智慧地承当这个责任,而不是一味的偏激狭隘,这是姚老师的讲演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