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enav header background
sidenav background

2010年“求知寻是”系列学术讲座第四场(总020期)圆满落幕

发布日期:2010-12-23 10:40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010年12月17日晚,2010年秋“求知寻是”系列学术讲座第四场在朗润园致福轩大教室成功举办。卢锋教授应CCERCLUB的邀请为双学位同学发表了题为“理解中国投资率——经济追赶阶段投资回报与合意投资”的演讲。

20101223100057360574

卢锋教授的演讲分为四部分,第 一部分,对认为中国投资率过高的流行观点进行逐条分析。第二部分,梳理了学说史经典作家对于积累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看法并做出评论。第三部分,主要 报告了卢锋教授相关研究对于中国投资回报率估测的基本数据。第四部分,卢锋教授对于认为估测中国投资率过程低估相关成本的看法进行初步探讨。

 

分析认为中国投资率过高的流行观点

    研究中国经济有一个广为流行判断,就是认为中国的投资率(固定资本形成占GDP比率)过高或太高。卢锋教授概括,认为中国投资率过高的流行观点主要依据有 三点:一、从国际比较看,中国的投资率过高。二、从自身历史变动看,中国现在的投资率过高。三、中国的ICOR快速增长证明投资率过高。

    卢锋教授认为,从这三个方面依据得出中国投资率过高的论点有一定道理。不过深入考察发现,能否成立仍需探讨。

 

积累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学说史观点梳理

    卢锋教授以学说史古典作家作品、经济增长理论发展以及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变迁这三个方面为线索,梳理了关于积累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观点,并提出梳理学说史和经济史过程中的四点启示。

    第一,从定性角度看,储蓄-投资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不可或缺的基本因素。从数量关系看,储蓄-投资率与经济可持续增长率高低正相关。第二,合理投资率内生 于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没有一个理论框架和经验证据能够普遍适用的最优投资率。第三,体制和机制选择对储蓄-投资效率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超越市场机 制、依靠国家动员推动投资,难以解决投资效率和可持续性问题。第四,物质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嵌入式技术进步具有交叉连带性。在比较优势基础上通过技术进 步追赶不能脱离投资较快增长。

    卢锋教授相关研究微观分析框架的基本思路是对“投资回报和成本”进行适当比较,最终落脚于对于投资回报率这一微观数据的估计。

 

中国投资回报率估测的基本数据

    接下来,卢锋教授进一步报告了获得的几点初步发现

    第一,晚近时期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强劲增长。

    第二,不同类型企业资本回报率存在显著差异。比较不同类型企业资本回报率绝对水平,私营企业较高、三资企业其次、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下面简称国有企业)较低。

    第三,上市公司与整体企业回报率走势存在反差。

    第四,资本回报率与经济景气波动存在显著联系。

 

估测中国投资回报率所涉及的相关成本

    卢锋教授表示,之前的研究主要目标就是梳理出中国投资回报率的基本数据。至于中国高投资回报率怎么得来,包含了多少的社会和环境成本,这些都是重要而且值 得专门研究的问题,之前的研究没有涉及。接着卢锋教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表示未来有进行深入研究的可能。他就利率低估问题、工资成本低估问 题、土地成本扭曲问题、环境成本低估问题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20101223100057360574

讲座的最后,卢锋教授用“没说 什么”,“想说什么”,“有何意义”总结了演讲的内容。他表示,从投资率“较高”事实判断,推论出“太高”价值判断,流行依据可能需要推敲。快速追赶阶段 投资率较高具有经济合理性。需要在比较投资回报和成本基础上,仔细判断现实投资率是否适当。晚近十余年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快速增长,不同程度超过日本和美 国,理解中国投资率需要适当考虑这一经验证据。应在深化改革基础上,搞对价格,管好货币,修正扭曲,推动中国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较快发展。

 

    最后再一次感谢敬爱的卢锋老师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广大渴学好问的同学提供了一场宏观经济学的盛宴。同时也感谢同学们在繁忙的期末考试之际前来参加我们的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