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enav header background
sidenav background

2011年“求知寻是”系列学术讲座第一场(总021期)圆满落幕

发布日期:2011-03-22 10:39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011年3月11日晚7:30,CCERCLUB的“求知寻事”系列讲座第一场在北京大 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致福轩隆重举行。这次我们十分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心的汪丁丁老师,为我们做了 “探讨转型期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框架” 的精彩讲座。尽管才刚开学,但是大家学习热情不减,仍有来自各院系各年级的一百多位同学参加了这次讲座。

20110322171945623856

整场讲座持续了两个小时,分为老师讲解和学生提问两个环节。

    在讲解环节,汪老师一开始就特别指出,这次讲座所探讨的社会科学是指19世纪下半期发展起来的学术上的社会科学。当今世界上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流程是先观 察社会中的行为,然后结合个人经历、社会文化传统和生物/种群特性来寻求解释,再通过观测数据来检验正确与否。这种分析框架与西方过去一百五十多年来社会 形态的稳定有很大关系。而中国这些年来处于经济、政治、文化的三重转型期,在上个世纪中期才提出了社会科学的概念,社会科学学者的研究也陷入了困境。

 

    接着,汪老师谈到了自己对转型期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框架的看法,应该是历史的框架和逻辑的框架的结合,再用中国的数据去检验。历史的框架侧重情感、动态和归 纳,逻辑的框架侧重结构、静态和分析。这既考虑到了中国社会三重转型期的特殊形势,也利用了西方较成熟的一般研究框架。

20110322171945623856

因为是探讨性质的讲座,所以提问环节很热烈。汪老师就大家的问题作出了精彩的富有启发性的解答,使得同学们对这次讲座有了更好的了解,也对学者的思想轨迹有了更深的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