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enav header background
sidenav background

姚洋教授领我们探讨当代中国问题的复杂性——CCER CLUB 新学年学术沙龙系列第一讲

发布日期:2005-10-24 10:56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环顾当下的中国,我们是回到过去,还是继续目前的市场化,抑或还有第三条道路?

我们应该如何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面对中国当代问题的复杂性,我们需要理性的思考和讨论。”10月15日晚,理教121,经济学教授,美国威斯康辛州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姚洋老师,用带有浓厚学术性却也不乏幽默的语言,阐述了当代中国问题的复杂性。

    姚洋老师认为,在目睹了中国社会主义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狂飙突进后,当代知识分子们的确到了反思的时候——市场化的功和过到底在哪里?在与计划经济势力的 冲撞中,它的优势在何处?姚洋老师首先指出了反市场者张冠李戴的错误,认为他们往往将不该由市场负责的问题当成是市场化带来的恶果。并强调了市场在整合社 会、催生新型市民文化中发挥的作用。其次,否定了一味崇尚市场化的盲目观点,认为这类群体忽视了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固有缺陷,如社会不公正等,并割裂了市场 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回顾过去的25年,中国大体走过了一条正确的路线。但这并不是对当初设计蓝图简单的照搬照旧,而是我们根据国内外形势适时调整的结果。 然而,听任目前的状态发展下去也是不行的。我们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也必须承认存在的问题。虽然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凭借物美价廉的商品成为了受益者, 但盲目低价的扩大市场化并不是最佳的选择。

    作为与市场经济的对比,姚洋老师接着回顾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功与过,并指出如果不是受诸多政治因素的干扰,计划经济可能不算是一次失败,轻重比例失调、统购统销只能算是在完成工业化历程中付出的成本,我们应该以更理性的眼光来看待这一经济体制。

    在结语中,姚洋老师说,从世界的高度来反观中国,我们会发现,许多所谓的激进思想不过是他人的牙慧而已,只有以世界的眼光来看待中国,我们才能发现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之所在。这段话,博得了一阵阵的掌声。

    在随后的互动时间中,现场仍然保持着热烈的气氛。提问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法学界与经济学界的交叉关系等,姚洋老师均给予了细致的解答。从提问中,我们不难发现同学们对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关注,以及对社会民生的敏锐观察。

    2个小时很快过去了,但是当代中国的复杂问题还在延续,有待我们这些对社会负责的知识分子的不断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