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D-Baruch MFE Summer Camp分享之三

发布日期:2018-03-13 04:04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董英伟 (2017年暑期项目学员)

 

金融工程经典课程学习

金融工程经典课程的学习是Baruch Summer Camp日程安排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除了企业参访,我们在夏令营期间周一至周五的白天基本都在Baruch学院学习相关课程。金融工程课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Elements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 Course和Trading Mini-course。 Elements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 Course是主干课程,分别由Baruch商学院的Dan Stefanica教授和王太和教授在两周时间内讲授,Trading Mini-course则在Baruch的机房上机演练,由Jorron教授指导。

第一周的金融基础课程由Dan Stefanica教授负责,Dan同时也是Baruch Summer Camp项目的美方负责人。在一周的课程中,Dan在简要地带领我们回顾金融工程专业的数学基础后,介绍了期权期货交易理论中最经典的一些公式与法则,如Put-Call Parity、Black Scholes formula等等,以及在此基础上引入不同的定价机制如bid-ask、引入更丰富的刻画参数如volatility等,使得理论更接近真实交易后,这些经典公式的改进。此外,Dan还为我们介绍了各种凸性套利的策略,这些策略可以帮助金融工程师发现市场中对期权期货的错误定价,制定相应的交易策略低买高卖获利。

Dan的课总是从一个问题开始,然后由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不断推进深入。上课时,他常常先要求同学们提一个问题,就好像在他庞大的知识网络里找到切入的坐标原点,然后再带着我们向最重要的知识点一步步进发。Dan的问题一开始总是非常简单,大家很轻易地就能回答上来,但很快我们就发现这并不值得庆幸,因为Dan总能用一个问题更轻易地难倒我们——Why。每一个追问像在岔路口逼迫我们顺着一条路往下继续走,但很快我们就发现自己陷入“无路可走”之境。我特别佩服Dan永远思路清晰、思维敏捷,似乎遇到什么问题他都能够在低头略一沉吟后扬扬手中的笔——“来,我们这么解这个问题”,在他的知识王国里,简直“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一条死胡同。不过也正如俗语所说,“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 Dan上课的这个习惯让我意识到,在学习过程中“打破沙锅问到底”有多重要,只有不断“打通任督二脉”,才能让知识的经络体系里少出现“死穴”。Dan在一次课上告诉我们,他最喜欢在面试里问的问题就是“Why”,因为只有经得起追问,才是真的学明白了。后来的课堂上,我们和Dan渐渐建立起某种默契,每当Dan看着回答出问题而略带自得的我们,狡黠一笑:”Now—— I gonna ask my favorite question.”我们也会心一笑:”Why!”

1

(金融工程基础课程课堂掠影)

王太和教授是华人,为人幽默亲切,在课上也讲授了许多金融工程的经典理论、数学推导,但他同时会给我们讲很多有趣的案例和故事,让课程内容生动形象了不少。太和老师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才华横溢却不露锋芒、细致耐心且温和幽默。我们当中很多同学是第一次上英文版数学课,所以面对数学推导和计算过程,总是不知道如何表达。在发现大家回答问题支支吾吾的原因之后,太和老师特意放慢语速,一步一步把各种运算的读法教给大家。游历过世界各地的太和老师学过很多种语言,知道很多有趣的风俗掌故,下课后和太和老师一起聊天总能让我们大开眼界,老师的幽默也常常把我们逗得乐不可支。

Jorron教授的Trading Mini-course也是课程非常有趣的部分,上机演练给我们机会把课堂上学到的交易策略用到模拟实践当中。在这门课程中我第一次同时使用两个屏幕进行操作,看着屏幕上自己的P&L曲线不断波动,甚至上蹿下跳,我才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投资是和自己内心的贪婪和恐惧做斗争”。好在正如老师所说,模拟交易最令人高兴的事情就是,你永远不会真的亏损——虽然你也永远不能真的获利。

2

(Trading Mini-course 模拟交易)

企业参访

除了金融工程基础课程的学习,夏令营的企业参访系列活动也让我收获颇多。纽约是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中心,华尔街更几乎成了金融的代名词,在两周的时间里,我们先后参访了Morgan Stanley、Bloomberg、Credit Suisse、JP Morgan、BNP Paris、Citigroup、Barclays等七家顶级金融机构,这些顶尖金融机构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各具特点,令我大开眼界。每次参访活动都有企业工作人员甚至高管为我们讲解介绍、和我们交流答疑,这些环节更令我感受到顶尖企业中深厚的人力资本。

3

(第一次企业参访合影 @ Morgan Stanley)

4

(企业参访中与员工/校友自由交流)

7家企业中,Bloomberg的企业文化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总部大楼几乎全部由玻璃和钢结构组成,敞亮利落,半包围成马蹄形,站在玻璃墙之前,可以清楚地看到对面上上下下各层,或许还能隔空和另一侧另一层楼的同事朋友挥手打招呼。在Bloomberg工作的金融工程师告诉我们,他们的企业所推崇的理念是“Transparency”,所以公司里所有隔板隔墙全部用玻璃打造,正如他们在实际工作里努力奋斗的目标就是让信息畅通无阻,降低信息不对称。除了透明的玻璃元素,Bloomberg总部的条带信息屏、无处不在的水族缸也非常有趣。合影中我们头顶上就是条带信息屏,在Bloomberg各层公共空间都有,实时更新各类财经指数、信息、新闻等等,连洗手间都有新闻播报,恐怕没有其他地方能比置身Bloomberg总部更让人有“信息无处不在”的丰富充盈感了。Bloomberg总部有很多水族缸,随处可以静观“條鱼出游从容”的灵动与轻松,带我们参观的工程师介绍说,Bloomberg设置这些水族缸,是希望员工在繁忙的工作中可以找到一些心灵的放松。“透明、高效、轻松”,这些企业文化与理念在总部大楼中体现得恰到好处。

 

5

(Bloomberg透明马蹄形总部)

6

(Bloomberg总部大厅合影)

(三)Baruch校友交流

夏令营期间安排了两场Baruch校友交流会,分别请了近两年的毕业生乃至已经工作多年的校友为我们分享金融工程学习、实习、就业、乃至职场发展的经验与心得。不少校友目前就在我们此次夏令营参访的企业如Morgan Stanley、JP Morgan等实习或工作,校友们的精彩经历和出类拔萃让大家非常敬佩。在交流会中,不少校友都提到希望大家珍惜在校园里学习的时光,努力充实自己;平时多思考自己到底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这对所有还在学校学习的我们都是非常宝贵的忠告。

7

(Baruch校友交流会)

(四)团队合作与文化体验

与往年夏令营不同,这次的夏令营每个小组要在闭营仪式上做一个汇报展示。我们组的小组展示选择了夏令营中的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几个场景,包括课堂、参访、模拟交易、校友交流等,在教室的白板上手绘展示,配上自己创作的小诗朗诵。临近夏令营结束,大家一起一边准备闭营前的final exam,一边准备小组展示,虽然事情很多很忙,但每天上课或参访结束后回到酒店聚在一起头脑风暴、写稿子画草稿,中午“偷偷”在教室排练,现在回想起来仍然是非常美好的记忆。

 

8

(小组汇报展示)

在学习、参访和交流之余,我们也在周末参观了纽约的一些博物馆、名胜景观,感受美国的文化,品尝异国的美食,让这次夏令营更加不虚此行。

 

小结

出发之前就已听过不少往届同学对Baruch Summer Camp项目的盛赞,对纽约一行必然不虚早已确信无疑,但不得不承认实际参加项目的过程中,乃至回国后在回想总结时,我常常感叹于这次超出预期的体验与收获。不论是在金融工程经典课程中学习的主干框架知识,还是在参访世界顶尖金融企业时的大开眼界,抑或与校友交流探讨时的豁然开朗,每一天都在接触顶尖的新鲜事物,多元的视角、多彩的观点让我目不暇接,不断碰撞出宝贵的启迪。金融课程的学习让我更深地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魅力;参访华尔街顶尖企业给了我机会一窥什么样的企业能够引领全球;而在优秀的校友身上,我看到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也看到了“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在学习交流过程中的小组合作任务更让我在夏令营当中找到了团队的归属感,我喜欢和大家并肩奋斗的感觉,喜欢队友们身上闪闪发光的特质,在一起学习生活的两周里,我们最终如愿收获了“最佳小组”的荣誉,但我更开心的是收获了这段难忘的记忆和友情。

非常庆幸能够有机会去到大洋彼岸那风起云涌、精英荟萃的纽约,和一群优秀出色的小伙伴们一起不断探寻和收获。感谢夏令营之行中一直关心照顾我们的老师,感谢一路同行的同学伙伴!谢谢你们让这个暑假充满意义,变得如此难忘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