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所向,求知若渴—马京晶老师专访

发布日期:2017-12-15 10:21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本期人物:马京晶,1999年进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于2015年在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市场营销系获取博士学位,之后便进入到北大国发院任教。马老师的研究成果在世界顶尖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其中包括消费者研究杂志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和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其学术成果曾被多家权威媒体报道,包括华尔街日报 、亚特兰大、科学美国人、当代心理学、新浪网等。

1

小编寄语:在北大BiMBA商学院,年轻而美丽的马京晶老师在不懈探索着消费者行为的规律。在CB lab(消费者行为实验室),回国不久的她给予了学生启发与思考,让我们更加注重对真实世界的理解;2017年 11月22号的下午,我们如约来到静雅的朗润园,与马京晶老师展开了一次轻松而愉快的对话。

 

一、“北大是我长大的地方”

1999年秋天,马京晶老师考进了北京大学历史系,如愿走进了北大的校门,并在这里度过了七年的青春岁月。对于马老师而言,北大是人生目标从一片未知到逐步清晰、成型的地方,意味着求学之路的真正起点。当时的北大充满了新世纪的朝气,CCER也已经成立5年,高质量的经双项目每年都会吸引很多同学的目光,马老师也是其中一员。经双给老师带来了学习经济学的宝贵机会,而谈起令人印象深刻的国发院教授,马老师如数家珍:“周其仁老师、林毅夫老师的课当时就特别受欢迎,一个班能达到600多人,要提前好久和同学轮流占座”,“我的经济学原理是卢锋老师教的,卢老师很有人格魅力,让刚入门的我一下对经济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还有胡大源老师,他能把商务统计讲得深入浅出,到现在依然印象深刻”,“海闻老师讲国际贸易当时也特别有名,以及当时还在经双讲课的平新乔老师,教授的是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在经双的学习过程中,老师逐渐对研究人的行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想在经济学的道路走下去,因此在本科毕业后选择到CCER攻读研究生。

国发院的高微、高宏和高级计量以难度大而著称,但老师仍然可以保持第一名的成绩。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越来越感觉自己是在和数学推导打交道,而和自己“研究人的行为”的理想存在着差距。彼时正逢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张黎老师回国,老师一下子找到了真正热爱的研究领域。老师做出了影响自己一生的选择,从经济学转向了营销学的研究。

2

 

“当时是研究生第一年,确实有一定的压力,有过一段struggle的时期,但是自己舍不得放弃经济学这条路。带我的梁能老师又总在中欧商学院,所以主要是胡大源老师指导我,办很多事都来找他。当时和胡老师聊天,发现做自己真正喜欢的方向也特别好的事。”

谈起研究生时的道路选择,马老师感触最深的是国发院老师的关怀和栽培。“张黎老师回国教书时我还从没接触过消费者行为,研究生第二年还没有做过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怎么查文献、做实验、问卷、修什么课等等都不知道。是张黎老师一点点培养我。他对学生特别上心,每次想找老师总可以找到他,当我需要学习数据分析的时候他还会专门找专家开小课;张老师还会用自己的钱资助我做实验。可以说没有张黎老师,我是肯定走不上研究这条道路的。”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不仅仅是教授学业,更是传授人生之道。在海外求学的数年,马老师发现,国外教授更多的是给予专业指导,与学生的私下交流比较少;而在北大,老师、班主任、辅导员都会尽己所能给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当年国发院老师在学术道路上的帮助和指点,让马老师对教学怀着一份热诚和真情。“在这里,老师既是父母、朋友,也是心理医生。当年我在北大得到了老师的各种帮助和指导,所以现在尽量反过来去做。当年胡老师、张黎老师怎样用心对待我,我现在就怎样用心对待自己的学生。只要是对消费者行为感兴趣的同学,我都愿意接收他旁听……现在角色一下子就转换了。当初我在老师的关怀指导下长大,我直到现在都十分感激,而回报恩师、回报北大最好的方式就是带好自己的学生。”

3

 

二、留学之路上的成长

结束了CCER的求学后,马京晶老师就前往UCLA攻读市场营销。刚出国的时候,老师在文化上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好在加州的中国人很多。“跟在北大的自我探索不同,我出国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学术成长,知道了自己想做什么知识,就在具体的某个学术方面有很深入的钻研。”

从以建模著称的UCLA营销系毕业之后,老师去了Boston工作了两年。这是一家业界和营销教授合作的创业型公司,所以对学术跟的很紧,集中做市场大数据。“公司的学术氛围很好,他们的合伙人都能发JMR这样的期刊。不过工作后还是觉得研究更适合我,所以两年后我去了凯洛格读博士。在凯洛格的学习也是很有针对性的。”

因为创业公司规模不大,所以老师有机会接触到从获客到分发的各种业务,在特别短的时间把营销领域的所有东西都接触一遍,都解决一遍,高强度地跟现实问题打了两年交道。正因如此,马老师后来做研究的思路就很接地气、贴近现实问题。此外,老师工作时已经写好了很多程序,因而读博期间的数据分析就变得异常轻松。

“经常是别人要分析好几天,我两三分钟就解决了。所以现在我学生的背景无论是大数据还是经济学,我都会让他们学编程、建模。”现在,马京晶老师也会主动提出让自己的学生去大数据公司、电子商务公司实习,不能只呆在屋子里看文献。马京晶老师鼓励我们当代大学生多实践,在开放的环境中丰富自己的想法,丰富对世界的看法。

  现在,马京晶老师和海外还有很多联系和交流。工作日中,老师会和国外的合作者通过Skype和微信交流合作。而在前段时间,老师与三位学生合作的文章被ACR会议收录,老师的CB lab就去圣地亚哥参加了ACR会议。

4

 

三、营销学研究的感悟

马老师与很多企业进行过合作,包括Shell China, Amway,P & G, Monitor Group, Microsoft等。谈到合作的经历,马老师坦言每个公司情况都不一样,国外和国内的情况也不一样。国外主要是和大数据公司合作,是给企业做的项目。他们有自己的数据分析部门、市场营销部门,数据相对整齐,企业对研究方法也有了解。老师主要是做企业做不了的高级建模、分析。

“现在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在这块做的比较好,但传统公司还相对较弱。国内现在营销领域发展特别快,每年都有无数新兴现象。而国外的行业在平稳地慢慢发展。中国的营销很有意思。我刚回国的时候在各个学校转了一圈做讲座,发现每天总有很多新的东西可以研究,在美国大部分研究都是在实验室里做出来的,但我对‘在真实世界做研究’特别感兴趣。国内企业也很配合,给我提供了很多研究现实消费者的机会。”

谈到当前的研究,老师强调自己现在不会去追求热点,而会研究有学术价值的东西。例如体验营销、网络捐赠、网上购物决策等。做研究也会同时使用多种研究方法来探究消费者的决策机制,避免使用单个方法带来固有的局限性。而研究也绝不是一帆风顺的,研究结果也常常和预测结果有差别。做研究会有假设、搜集数据,可能在过程中就发现现实不是这样,再去修改假设,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在曲折中前进。

马老师认为,想要做学术研究,知识、数据处理能力都很重要。但最最重要的,是逻辑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实际上也尤其难培养。数据分析方法和知识如果不明白都可以花时间学到,但是逻辑思维能力需要自己长时间培养和训练,如果问题分析不清楚,接触高大上的研究工具也没什么用。

5

 

四、“学术研究关键是内心的热情”

  2015年,马京晶老师结束了9年的海外生活,回到了北大。在目前的生活中,学术是老师“做起来最开心,花的时间最多的一件事”。平时做实验、写论文、开组会、上课、与海外合作者开Skype会议,每一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但马老师依然满怀热情。

         营销学是研究消费者的学科,看重个体差别,常要结合心理学的思路和方法研究,这与建立在理性假设上、依赖各种模型的经济学有很大不同。因此,马老师笑称自己的JDM(judgment decision making)方向“常常是把经济学的结论和理论当作靶子:经济学中假设人应该如何行动,我们就在心理学上找原因,研究为什么人实际上不是这么做”。

在经济学家云集的CCER,管理学者的身份或许比较特别,然而马老师认为CCER营销方向的老师人数多少并不是问题。一方面,CCER很多学科都是交叉、互相促进的。另外,现在互联网技术发达,分工明确,学者可以各自进行研究再汇总,这就跨越了时间地域空间限制。

马老师告诉我们,学者从来不是、也不应该是孤军奋战,“学术研究,不应该有院系、学校甚至国籍的界限”。她鼓励跨地域、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只要有好的课,我都鼓励学生去修,不管它是在人大、光华还是别的地方开课。是什么系,什么学校开的课程并不重要。我也会让让学生和国外的老师一起合作,没有那么多界限。”

对于学生,马老师也是一视同仁。她的消费者行为实验室的成员,既有国发院的研究生、博士生,也有双学位本科生,以及来自清华、光华、央财等院校的同学。而马老师目前正投入精力的营销研究室,也联系了全国将近二十所学校的老师,一起推广。

6

“关键是内心要有热情、有动力,不用在乎什么界限,也没什么是界限。” 这是马老师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上秉持的信条,也是她对于当代学子的真心教诲。“现在的学生有时面临着choice overload。选的时候难选,选择后又会不停地和未选的选项比较。人只会往上比,用消费者行为的理论解释,这就是一种‘upward comparison’,比较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遗憾和不满。

所以马老师俏皮地称:“ 我现在都会先让博士生去实习,让他们工作之后发现做学术多幸福。”她建议学生,“想想自己在什么领域做的真的很‘嗨’,整个过程都很‘嗨’,不论多累都很开心——那做这个就对了。哪怕很累也没什么太多压力,不会患得患失。”

干净而清亮的朗润园见证了马老师在这里学习工作的身影。正如乔布斯所说,“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because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做自己热爱的事业是人生难得的幸事,而马老师无疑是幸运者之一。

采访:余一然、尤丹倩

撰稿:余一然、尤丹倩

审稿: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