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公共政策国际论坛:《可持续增长——欧洲复兴开发银行2017 - 2018年转型报告》

发布日期:2018-03-07 11:45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018年3月1日,北大公共政策国际论坛在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举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研究部主任Ralph De Haas先生、执行顾问Gavin Anderson先生分别就《可持续增长——2017 - 2018年转型报告》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业务模式进行了宣讲。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政府管理学院、燕京学堂、北大林肯中心的专家学者、留学生、校友,以及社会各界关心发展议题的人士参加了此次论坛活动。

论坛伊始,论坛负责人、北大国发院教授、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学术院长傅军主持并致辞。他表示,北大公共政策论坛作为学术和政策研究交流平台,旨在让世界更了解中国的政策改革、发展,同时也希望中国的专家、学者、民众借助这一窗口透视国际上公共政策的制定、现状和发展趋势,真正实现“从中国看世界,从世界看中国”。

傅军

【EBRD 可持持续增长报告】

Haas先生主要介绍了《可持续增长 –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2017 - 2018年转型报告》的内容,分析了可持续增长面临的挑战,尤其是中等收入经济体面临的严峻现实。报告基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以及公司层面的数据,以及道路基础设施升级数据、欧盟复兴开发银行支持的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的运行数据,全面探讨了结构改革的进展,并采用全新的方式来评估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会员国向可持续市场经济的转型进程。

当今世界可持续增长需要应对三重挑战,即:扭转后经济危机时代地区经济增速减缓的趋势、走出中等收入陷阱、推动绿色增长。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会员国在1998-2008年期间经济表现(以人均GDP衡量)较好,而在2009年之后则经济表现较差;与此同时,中国在这二十年间经济增长强劲。随着会员国经济的日益繁荣,其经济增长率却开始下降,但经济在怎样的发展水平下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并没有明确具体的“门槛”。数据表明,中等收入国家的生产率增长会趋缓;2009年之后,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部分会员国开始步入中等收入陷阱。

傅2

平均而言,收入水平在美国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间的中等收入国家,其生产率增长都开始趋缓。更进一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会员国中的中等收入国家,其经济增长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中等收入国家。过去支撑这些国家经济强劲增长的优势已经丧失殆尽,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会员国需要一个全新的增长模型。

这个新的增长模型,应该以创新为基础,但并不局限于技术引进。最近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会员国的生产率增长趋缓,部分反映了这些地区是以小企业为主,这些企业规模过小并且相对效率低下。

进口导致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有通向出口的营销渠道、参与全球价值链整合,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创新和对现代资本投资来提高效率水平;未来五年,该地区需要投资1.9万亿欧元用于基础设施,以维持经济增长。

在绿色环保方面,尽管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环保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会员国的污染物排放水平仍显著高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新兴市场国家,这就使得增长的长期可持续性更值得关注。各国政府应实行强有力的政策,以满足《巴黎协议》的要求。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

执行顾问Gavin Anderson先生向与会听众介绍了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这一机构, 并例举了欧盟复兴开发银行在约旦和埃及等国家的投资案例,向听众展示了其金融投资运营模式。

傅3

他表示,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是支持可持续发展、运行良好市场经济体的一家国际金融组织,成立于1991年,初始成员国是俄罗斯和11个前苏联国家;2016年,在成立25周年之际,中国成为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第67个成员国。从股权结构来看,欧盟28个国家持有该银行63%的股权。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被国际评级组织评为AAA级,资本额为30亿欧元。欧洲复兴开发银行通过投资帮助创建有效运行的市场经济,同时为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正面的影响;其主要投资于私人部门,并支持当地政府的政策改革。该机构在中欧、东南欧、中东、北非均有投资。自成立以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共为5035个项目投资了1190亿欧元。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无论是在投资项目运营上,还是在组织机构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投资形式也灵活多样,包括:浮动或固定利率的贷款、以普通股或优先股形式的权益投资等等。

傅4

与会教授、学生和校友踊跃提问,给演讲嘉宾留下深刻印象。傅军教授表示,北大公共政策论坛已举办多期,未来还会围绕可持续发展、减贫等议题继续展开交流和讨论。

(张彤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