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大国发院EMBA2004级三位校友李文、白树功、张帆共同创业推进的“无镍高氮冠脉支架”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这一成果标志着中国在医用金属材料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成为全球首个成功研发并上市无镍高氮冠脉支架的国家。
无镍高氮医用金属是中国科学院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重大新材料战略项目。白树功校友早在2001年就参与研发,时任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2004年,李文、白树功、张帆三人就读于北大国发院EMBA班,成为同窗好友。毕业后,他们成立了中科益安医疗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投资加入该项目的成果转化与商业化运作中。
三人分工明确:李文担任董事长,主要负责融资与公共事务;白树功任总经理,主导研发与临床试验;张帆作为出资最多的股东,担任主要董事,支持公司战略与资金保障。
无镍高氮医用金属是我国首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金属材料,打破了该领域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从中国科学院项目结题到最终获批,整整历时24年。“研发一款新型医用金属极其艰难,不仅耗资巨大,周期漫长,更是困难重重。”白树功校友在采访中表示。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开展临床试验阶段,由于出行受限、患者回访率低,试验几乎中断。团队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甚至亲自接送患者返院检查,才保障了关键数据的完整性和试验的持续推进。
含镍器械在人体内可能引发再狭窄等不良反应,全球科学家长期致力于无镍医用金属的研发。此次中国团队率先突破,成功研制出全球首例无镍高氮冠脉支架,显著提升了植入器械的安全性。
白树功校友动情地说:“我有生之年能参与我国第一个医用金属的研发,并成功推出全球首款无镍冠脉支架,感到无上光荣和自豪。我亲身感受到祖国日益强大,生物医药领域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升。”
无镍高氮医用金属应用前景广阔,可用于多种医疗器械的升级替代。仅国内市场规模就超过千亿。未来,团队计划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出更多安全可靠的医疗产品,将中国自主创新的“新质生产力”推向全球。
在回顾北大国发院求学经历时,三人均表示受益匪浅。他们特别提到了林毅夫、周其仁、杨壮等师长的深刻影响,以及同学之间互相启发、共同成长的学习氛围。“同学间的学习最重要,要善于向同学学习”,李文校友这样总结道。
白树功也寄语年轻学子:“我在安贞医院见过全世界最优秀的医生,中国的医生是最聪明的,你们一定要自信!”
24年科研攻坚到全球首创产品上市,李文、白树功、张帆三位校友在这期间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这不仅是一段创业佳话,更是中国医疗器械自主创新之路上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