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首页
- 新闻
跨文化领导力论坛第99期暨承泽商学第46期举办 学者与企业家共话土耳其
发布日期:2025-10-30 12:19 来源:
2025年10月26日晚,跨文化领导力论坛第99期暨承泽商学第46期活动举办,特邀北大历史学系世界史博士、首师大历史系讲师、硕士生导师董雨分享“土耳其的历史沿革与基本国情”,并邀请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原联席院长、校友学院发展基金讲席教授杨壮,北大国发院EMBA校友、DPS博士校友、盛心阳光董事长张捷,北大国发院EMBA校友、国术科技董事长袁国术同台对话交流。
北大国发院传播中心主任王贤青主持本期活动。
董雨老师在主题分享时介绍,土耳其作为古代文明交汇地,先后历经赫梯、波斯、罗马、拜占庭等文明统治,11世纪塞尔柱突厥进入后开启伊斯兰突厥化转型,1299年奥斯曼一世建立奥斯曼帝国,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后逐步崛起,16世纪苏莱曼大帝时期帝国达到法律、军事与文化的鼎盛,疆域横跨欧亚非,17-19世纪因军事屡败(如克里米亚战争、俄土战争)、封建经济僵化、民族矛盾激化走向衰落,1839年坦齐麦特开启系列改革,包括颁布《花厅御诏》、建现代军制、发展工商业教育等,但仍未能扭转颓势。
一战中,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结果战败,1920年被迫签订《色佛尔条约》,面临领土割让、主权受限与被瓜分的危机,凯末尔随即领导民族独立运动并取得胜利。1923年,凯末尔与列强重新签订了《洛桑条约》,全面确立现代边界与完整主权,同年建立土耳其共和国,定都安卡拉,此后废除苏丹制与哈里发制,推行宗教世俗化、文字改革及妇女权利提升等多项举措,1934年获“阿塔图尔克”称号,其提出的共和主义、民族主义、世俗主义等“六个箭头”原则成为共和国发展的核心框架。
现代土耳其地跨欧亚两洲,控制博斯普鲁斯与达达尼尔海峡这一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唯一通道,战略地位关键;作为北约成员国,其兵力规模居北约第二、全球第七,无人机工业在多场冲突中表现突出;人口约8500万,以土耳其族为主、库尔德族为主要少数民族,属新兴市场经济体,工业基础完善且旅游业为重要支柱;政治上历经四次政变后逐步实现多党制民主转型,在21世纪积极参与联合国、北约、G20等国际组织,在区域外交中发挥调解作用,持续提升全球影响力。
杨壮教授随后做简要点评,特别强调土耳其在跨文化领导力研究中的重要性,认为它是海外研学的重要国度。结合四次到访尤其是深入伊斯坦布尔以外地区的亲身经历,以及听完董雨老师对土耳其的相关讲解,杨壮教授还指出,研究土耳其需重点关注伊斯坦布尔的悠久历史,而且土耳其是一个历史背景复杂、不能简单以古都定义的跨文化国度,有着诸多值得深入探究的内容。
对话环节,张捷和袁国术校友与杨壮教授、董雨老师同台交流。张捷校友提到,土耳其保留了不同时期的文化遗迹,每个城市有着独特的精神符号并且融入生活,不过土耳其华人偏少、中文标识缺失,出海人员也会因社会适应困难、跨文化认知差异等带来挑战。袁国术分享表示,土耳其里拉严重贬值、物价区域差异大,但是社会充满活力、年轻群体占比高,与高通胀可能带来的社会和经济状况形成强烈反差。嘉宾们还就建立信任、文化壁垒、在土耳其开展跨国合作等话题回答主持人和听众的提问,现场互动热烈。
文/王志勤 | 编辑/王贤青
国家发展研究院官方微信
Copyright© 1994-2012 北京大学 国家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号-1
保留所有权利,不经允许请勿挪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