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发院学术下午茶系列讲座|黄益平:数字技术如何改变金融?

发布日期:2023-12-05 12:52    来源:

自2022年秋季学期起,国家发展研究院开始推出学术下午茶系列讲座,旨在促进国发院师生内部跨领域交流,鼓励老师们分享新的研究想法,促进思想的交流和潜在的学术合作。本次下午茶是2023年秋季学期的第十次活动,于2023年12月4日下午13:30至14:30在承泽园333教室举行。本次下午茶由黄益平老师主讲,题目为《数字技术如何改变金融?》。黄益平老师从微观金融创新与宏观金融影响两个层面,分享了一些重要的研究发现,并提出了有待探索的研究方向。讲座过程中,与会师生从生活经验和研究经历出发,分享感受,提出问题,现场讨论气氛热烈。


黄益平教授
 

黄益平老师从2023年10月30-31日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引入,强调了数字金融作为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五篇大文章之一的重要角色,可以助力完成“改善金融服务”和“防范化解风险”这两大政策任务。数字金融主要指金融机构或科技公司利用数字技术创新金融产品、业务流程或商业模式。金融的本质是资金的融通,其最大的挑战是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交易前的逆向选择和交易后的道德风险,进而引发金融风险甚至金融危机。数字技术不会改变金融的本质,但可能会改变一些运行机制与特征,比如传统金融中存在“二八法则”,即最上层的20%的客户往往能提供80%的业务量,服务剩下的80%的客户很难、成本也很高,但数字技术的应用可能会改变这一法则。

黄益平老师介绍了北大数字金融中心团队所作的一些主要工作,包括完成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风险与监管”、与布鲁金斯学会联合展开关于“数字金融革命”研究并出版中英文专著、完成编著即将有高教出版社出版的“数字金融教程”以及受国务院金融委定向委托完成关于数字金融的政策研究。由郭峰等青年学者编制的“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清晰地表明了数字金融的普惠特点,正在快速触达过去传统金融机构很难触达的地区与客户。这个指数受到了政商学各界的高度关注,介绍以及应用这个指数的学术论文分别登顶《经济学{季刊}》、《经济研究》和《管理世界》的引用与下载榜单。

黄益平老师接着回顾了我国的支付方式革命。2003年,淘宝投入运营,但由于无法很好地解决支付问题,完成交易比较困难,随后推出担保交易功能,但小额多笔的担保交易对银行要求很高。为彻底解决支付问题, 2004年,支付宝上线,早期是台式机,2010年推出移动支付。2017年又推出服务于线下商户的二维码支付,现在数字支付的最新发展是Alipay+,任何国家的数字钱包都可以扫描同一个二维码完成交易,实现跨境支付。支付变革是我国数字金融创新的起点,历史上也是伴随产业与经济进步的一条主线之一。移动支付的出现,拓宽了经济活动的时空界限、加速了生产要素的流动,为更为广泛的数字金融创新提供了客户网络、大数据和数字生态系统。有很多研究发现移动支付可以促进创新、择业、就业、收入、收入分配、消费平滑等。当然,移动支付的普及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比如隐私保护、数字鸿沟等。

随后,黄益平老师介绍了最近几年他集中精力研究的大科技信贷,即一方面利用大科技平台触达海量的用户、另一方面利用大数据与机器学习方法做信用风险评估的新型信贷模式。这个模式克服了传统金融机构信贷服务面临的“获客难”、“风控难”问题,使许多缺乏财务数据、缺乏抵押资产的“信用白户”可以获得信贷服务,绝大部分连续使用二维码收款的线下“码商”均能够获得信贷授信,而且这些贷款的不良率要低于传统商业银行的同类贷款,这真的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解决“融资难“问题的普惠金融革命!与此同时,大科技信贷创新也面临不少困难甚至疑问,比如,信贷规模过小、年化利率过高、金融周期变化冲击以及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等,这些也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黄益平老师还简要地提到了智能投顾创新,这一被寄予很高期待的业务创新一直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进展。如果做得好,智能投顾可以为广大的中产家庭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类似于私人银行的财富管理服务,解决“投资难”问题。目前进展不理想,是因为用户不信任算法,还是因为算法本身质量还不过关,或是因为金融市场不够发达?这些问题值得业界、学界共同探索、研究。

黄益平老师与其合作者的研究还发现,这些数字金融创新不仅改变了金融业务的运行,还可能对宏观经济局面产生重大影响。比如过去中小微企业贷款主要靠抵押品管理风险,这样就容易形成伯南克等所称的“金融加速器”的抵押品渠道,容易形成金融不稳定因素。但大科技信贷以“数据替代抵押”,就削弱甚至消除了这一导致金融不稳定的机制,可能增强金融稳定性。诺奖得主霍姆斯特罗姆教授用一句话概括这项研究发现“数据是新的抵押品”。当然,旧的金融不稳定机制消失了,新的机制就会出现。比如大科技信贷不再看房价,但更加关注现金流,这对金融稳定会产生什么含义,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同样,数字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稳定与货币政策传导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具体影响的机制是什么?值得进一步研究。

最后,黄益平老师说了一点简单的感想。他认为数字金融符合好的研究选题的三个基本特征:前沿、重要、有趣。数字金融是一项国际前沿的金融创新,更是一个重要的中国故事。基于中国实践的数字金融研究有机会走到国际学术前沿去。数字技术不会改变金融的本质,但会改变金融的运行机制,金融学教材将会被改写。

与会师生对数字金融话题兴趣浓厚,在茶座结束后对老龄化时代智能投顾的应用前景、数字金融如何影响CPI波动性等话题继续进行热烈讨论。

撰稿:高卓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