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润专栏】张帆:预期在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中的作用

发布日期:2022-12-28 01:47    来源:

  预期是对未来做出的判断。预期作为一个变量包含在现代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中,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变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把预期稳定在合理的水平上,对当前宏观经济的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用图形表示,产出为横轴、通胀为纵轴的坐标系中,总供给曲线一般向右上倾斜,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两线决定均衡产出和均衡通胀率(参看下图)。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动态版本,刻画了两条曲线随时间的变化。用方程式表示,总供给方面,通胀通常是预期通胀、产出和自然产出及其的预期的函数;需求方面,产出是自然产出、通胀、预期通胀和央行通胀目标的函数。通过央行通胀目标,央行对经济情况的反应也可以包含在需求曲线中。在此背后,利率等因素对投资和消费起着作用。
 

预期可以分为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适应性预期是指把上期的实际值当做本期的预测值而形成的预期,是从历史经验中的学习,假定人们不会预计到未来可能的变化从而做出与上期实际值不同的预期,从而可能犯错误。理性预期是指人们利用所有可以得到的信息对未来做出正确的预测,不犯严重的错误。这对一个人或某一次预测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这种理论假设对很多人和长期平均来说,人们是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的。
 

预期使总供给曲线移动,这是由企业的行为决定的。企业预先做出价格和产量的决定。例如,当企业预期未来高通胀或需求减少时,会提高价格或减少产量,从而使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预期也可能使总需求曲线移动。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对未来经济情况和收入的不利预期使人们减少投资和消费,使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使产出下降到自然水平以下。
 

在动态模型中,预期不但使供给和需求产生一次性的移动,而且产生连锁效应和放大效应,使供求之间相互影响,通过一次冲击使供给需求产生多次变动才达到新的均衡点(如果存在均衡的话)。例如,不利的供给冲击(例如供应链暂时性的问题)使短期均衡通胀率上升,产出下降。此后,假定总需求曲线不变,由于短期产出的下降,通胀率下降。通胀率的下降又使产出逐步增加。这个过程不断持续下去,最后回到长期均衡。又例如,需求冲击可能引起供给的变动(下图)。这里假设动态供给曲线中生产者对自然产出(长期生产能力)的预期服从适应性预期(假定通胀变化时通胀、预期通胀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不变)。风险的增加使收益率减少造成投资的减少,从而形成负的需求冲击,使短期均衡产出下降到下图中的B。假定生产者根据对社会自然产出的预期调整自己的产出,而预期自然产出等于上期自然产出—适应性预期。供给曲线是预期自然产出的函数,需求冲击使短期均衡产出减少,造成供给曲线的左移,使均衡产出进一步减少。假定需求冲击持续若干时期。在此期间,需求曲线左移,供给曲线由于预期的作用不断左移,产出下降。 需求冲击一旦结束,总供给曲线反向运动,产出逐步回升,最终回到最初的长期均衡点A。

 

             

上图显示了适应性预期下需求和供给之间的连锁反应和调整过程,说明预期可能加剧不利的经济情况(ADS-动态总供给,DAD-动态总需求)。以上两种情况都基于一些假设条件,例如第一种情况假设需求曲线不变,第二种情况假设供给曲线的斜率不变等。如果这些条件不能满足,两条曲线同时变动,并且曲线的斜率发生变动,可能难以达到均衡,经济就会处于发散性的动荡之中。
 

上图显示的逐步调整过程不是必须的。如果企业和消费者的预期都是理性的,就是说人们能够对未来的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合理的行动,那么长期均衡就会一步达到。就是说,人们能够正确地判断未来的总产出和通胀率,就会做出自己产量和消费量的正确决策,如果所有人都这样做,预期的社会的总产出和通胀率就会自我实现。就是说,人们如果预见到长期均衡在A,就会通过自己的行动使供给和需求保持在A的水平上。当然这只是理论推断,实际中我们只能努力尽可能接近这种情况。
 

政府如何使民众(生产者和消费者)形成合理的稳定的预期呢?首先,信息必须透明,使民众得到充分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第二,政府必须使民众相信政府的政策。政策有没有效果取决于民众对政策的相信。怎么才能使民众相信政府的政策呢?政府应当保持政策的一致性。不仅要宣示政策,还要通过自己的行动(例如具体措施的实施)来证明政府实行政策的坚定和一贯。20世纪80年代美国高通胀期间,美联储主席沃尔克打击通胀的态度非常坚决,使民众相信联储降低通胀的政策,从而较快结束了通胀,使结束通胀所付出的代价(减少的GDP增长率)相对较少。沃尔克的态度甚至被某些经济模型设定为特定参数从而数量化,这个参数的大小决定结束通胀代价的大小。沃尔克坚定的降低通胀政策所牺牲的GDP增长率比此前一些理论模型估算的要小。在这个意义上,政府政策的坚定性和稳定性具有巨大的价值,可以为社会节省大量的资源。

 

作者:张帆,北大国发院经济学教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