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首页
- 观点
巫和懋:银行悄然松绑地方平台贷 要稳增长也要控风险
发布日期:2012-08-06 10:22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在2008年“4万亿”刺激政策的后遗症仍然困扰着中国经济的情况下,部分地方政府又开始盘算着自己的“稳增长”措施了。近期,宁波、南京、长沙等地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的地方政策,其中,长沙出台超过8000亿元的投资计划,而有消息称,贵州或将出台3万亿元发展规划,拟8月份公布。有专家认为,如果这些地方版刺激政策仍然以地方债或向银行借贷的方式融资,则未来的后遗症还是会很大。然而,令人担心的是,尽管银监会对地方平台贷的政策依然从严,但目前已经有部分银行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开始悄然“放水”了。
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稳增长”逐步取代“控通胀”
今年上半年,货币政策由偏紧转为相对宽松,随着CPI走弱和通胀大幅回落,经济下行的压力凸显。从国有企业的盈利情况看,今年前六个月利润同比下降11.6%,这是2008年末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最疲弱的表现。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消息,1-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3117亿元,同比下降2.2%,而2011年同期实现了28.7%的同比增长。
而从民营经济看,市场的寒意更是袭人。关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大量倒闭的传闻甚多,有媒体称,今年仅东莞就有6000家中小企业倒闭。而长三角的浙江地区不时传出的企业跑路潮、数百家企业集体请愿等等,也在市场上不断刮起凉风。
有专家表示,虽然目前各机构对GDP增速的预期多处于7到8之间,但因为物价在不断下行,致使民意GDP增速也在不断下滑,而民意GDP增速的下滑,会严重地影响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导致企业收入利润继续恶化。正因为这样,国家的宏观政策已经由此前的控通胀逐渐转向稳增长上。
各地“稳增长”政策接连出台 地方融资风险令人忧
2008年四季度,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提出了包括4万亿投资计划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中央政府安排1.18万亿元,地方政府配套1.25万亿元。虽然当时的刺激政策确实在短期内起到了强大的对冲效果,但由于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和银行对此都没有经验,导致了随后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突然放大,国务院不得不在2010年出台规范和清理措施,目前仍有大批当时的项目处于“清理”过程中。
而就在市场各方都在传言国家会出台第二个“四万亿”之际,国家发改委及时表态否认了此种说法,但在新的稳增长措施中,地方政府似乎有再来一轮“四万亿”的冲动。
7月16日,浙江省宁波市打响了全国刺激经济政策的第一枪——下发了《市政府关于推进工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若干意见》,26条新政内容涉及清费减税、扩大投资、调整结构、科技创新、要素保障、营造氛围等六个方面。7月23日,江苏省南京市发布《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若干意见》,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政策,涵盖投资拉动、房地产消费、汽车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文化体育娱乐消费、教育消费、健康消费、会展消费、节假日和新型方式消费以及绿色消费等10个方面。7月26日,湖南省长沙市对外宣布,2012年重大推介项目195个,总投资额达8292亿元,以期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激活潜在市场需求。有消息称,贵州从各地上报2382个项目筛选出总额3万亿元左右的重点投资项目,初步提出规划10个国家级重大项目、50个省级重大项目和200个省级重点项目,方案或于8月公布。
对于地方政府的大刀阔斧,市场人士纷纷担心此轮投资会成为地方版的“四万亿”。经济学家郎咸平就在其上评论称:“这情况就好比给病入膏肓的病人猛打强心针,最终会在短暂兴奋后,陷入更深危机,这些乱投资又得老百姓买单。”经济学家马光远也强调,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比经济下滑更危险的,是警惕地方政府在“稳增长”的烟幕弹下,再次拿出庞大的投资计划,将政绩留给自己,将债务留给银行和后人。
管理层“从严”地方平台贷 个别银行宽尺度“放水”
面对各地跃跃欲试的融资冲动,管理层的监管却从来没有放松过。日前,银监会分别召开了2012年第二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分析会议和2012年年中监管工作会议。尚福林对房地产和地方平台贷的风险态度仍是“从严”,并表示要“加强房地产信托风险管理”。
“如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都是在清理以前的项目,新的贷款项目非常少。政府在贷款中大多是依靠财政收入来做抵押,监管层现在也管得紧。”某国有银行人士对媒体表示。
但面对地方政府的“橄榄枝”,也有银行正悄悄撕开封条,开始放松地方融资。“若有地方政府为新增贷款提供担保承诺,我们也可以办理。”某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中心人士告诉记者,“不过,最好现金流能全覆盖本息。”
虽然口子松开了,但银行对地方融资平台依然持审慎态度。“建行贷款审核比较严格,一直要求‘全覆盖’,即自身现金流100%覆盖贷款本息。否则一律不予办理。”该行长向媒体表示,“今年上半年,地方融资平台项目成立非常少,建行审慎清理平台贷业务。”
“不染指区级以下的平台贷款项目,坚持贷前贷后的严格审查。”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员向媒体表示。
专家担忧:地方债务过大最终或拖累经济
据审计署数字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万亿元,此后便没有官方权威数据对地方债务有过阐述。一位国有银行研究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我觉得目前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比2010年的10万亿肯定有所增加,因为很多的债务期限比较长,而且近年来也还有新增的项目,城投债也一直都在发,加上平台贷也没有完全堵死。”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巫和懋在今年6月份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和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联合举办的第十四届NBER-CCER年会上谈到地方政府负债问题时表示,目前缺乏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和使用的监管渠道,很多地方政府并不采取预算控制系统。另外,很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高层管理人员由地方政府任命,不具备很强的管理能力和风险意识。
此外,巫和懋还指出,地方政府债务加重了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他预测,未来约1.8-2.5万亿元地方政府负债可能将成为中国银行业系统内的坏账,随着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恶化,中央政府可能介入。
另有专家表示,从某种角度分析,平台贷款政策的松动将不利于我国银行业及整体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
因为,习惯于主要通过经济高增长实现债务化解的传统市场环境已发生较大的变化,当前和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增长已面临较大的减速压力,尤其是未来房地产调控还将持续不松懈,势必会制约扩大投资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传统路径,从而对未来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形成较大制约。反过来,这也会促使地方政府可能增加而不减少资源税、营业税、房产税及增值税等税收,以争取更多的收入来源。结果是可能加大民众的税负压力,也可能造成企业税负负担而增加其盈利压力。另外,一旦地方债务风险难以化解,地方债务最终是否可能会变相由纳税人埋单,这个问题也值得关注。
由此,地方债务风险将可能形成抑制消费、制约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等方面的较大冲击与影响。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