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enav header background
sidenav background

2020年“全国经济学与管理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7月1日活动简报

发布日期:2020-07-02 08:40    来源:

导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20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于6月29日正式开营、30号成功举办两场精彩的专题讲座后。7月1号又举办了两场校友经验分享和管理学介绍专场讲座,引发了同学们广泛的共鸣。这些活动既为同学们指点迷津、答疑解惑,也展现了国发师生多元的研究领域和广阔的学术前景。

       在7月1日上午的国际组织校友经验分享中,就职于IMF的谢沛初师兄和就职于世界银行的李冉师姐讲述了自读博以来的心路历程。谈到当初为什么选择经济学专业,谢沛初师兄回忆,当年的选择是源于一种帮助他人的心愿,这也促使了他后来入职IMF;此外,他很早就建立了自己的学术情怀,而这种情怀对于读博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谈到读博的收获,他认为自己获得的不仅仅是学术上的能力,更是一种思考方式:现实中的选择往往不是依赖事先选定的最优路径,而是在变化过程中面对不同情况的权衡取舍。李冉师姐对自己博士期间的收获总结为三种能力:理论支持、数据分析、现实观察,这些都为她在世行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谈到为什么选择国发院,师兄师姐给出了一致的看法:国发院有着一流的师资力量,务实勤恳的学术精神。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国发院作为智库,能够为学生提供难得的机会了解甚至参与国内政策的研究和讨论,这样的环境下不仅能培养出理论能力,也能培养出实践能力,而后者对于进入国际组织从事实际工作是很有帮助的。

       在介绍自己所做的具体工作时,谢沛初师兄讲到,自己目前所进行的有关汇率评估,经济均衡的估算等工作,非常依赖于自己在国发读博期间打下的学术基础;李冉师姐说到,自己在世行工作中时常需要把理论与政策结合起来考虑,而这恰恰是当年在国发院读博期间重点训练的。

       面对同学们关心的跨专业就读经济学博士的问题,沛初师兄谈到,自己作为工科出身,学习经济学并没有受到太大的阻碍;而李冉师姐则分享了自己从数学跨界转向经济学的经历与心得体会:一方面,数学能力会帮助同学在具体任务上容易上手,比如模型推导和统计推断;另一方面,数学的范式不同于经济学,数学更注重假设和推导,而经济学更侧重假设本身以及寻找好的问题,数学背景的学生在转入经济学领域后要尽快完成思维方式的转变。

      在被问及博士期间应当做什么的时候,沛初师兄认为,读博士期间要有大局观,在精于具体事务的同时也要适度了解交叉领域;李冉师姐则讲到,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听讲座,并把学到的内容尽可能关联到自己当下的学术研究。此外,两位师兄师姐都回忆道,读博期间深受导师黄益平老师的教益,除了学术能力的培养外,黄老师“做一位游走于庙堂和学术之间的经济学者”的理念也深深影响了他们日后的选择。

      在7月1日上午的管理学专场讲座中,马浩老师着重为同学们讲述了:什么是研究、什么是管理学研究。在谈到研究时,马浩老师讲到,不同于大众的印象,管理学的学术研究也有属于理论范畴的部分,而且与组织行为学,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等人文社科广有交集,内涵非常丰富。在管理学的研究中,不应当“重实际,轻理论”,理论研究工作自有其价值。

      随后,马老师从管理学的源流和发展讲起,为同学们详细地展示了管理学下属的不同理论方向以及前沿拓展。在讲述的过程中,马老师妙语叠出,风趣幽默,“猴子的企业文化”、“表演与合作”等比喻引得同学们一时捧腹。

      在讲授管理学知识的同时,马老师不忘对学子们谆谆教诲:“为真理,求自由,以服务”,马老师引用了燕京大学的校训,展现了对学子们的殷殷学术期盼。他认为,既然要成为一个学者,就要严守一个学者的底线和初衷,遵守学术道德,努力为学术本身的发展和社会贡献力量。

       虽然管理学讲座本身的内容偏向于综述和概括,但提问环节讨论的问题要具体得多。针对研究的实用与否,马浩老师在回答中提到,绝大多数研究都没有直接的应用价值,需要咨询公司的包装才能进入市场,但不排除少数研究可以具有实用价值。马晶晶老师详细回答了一个关于控制实验设置的问题,指出在实验中如果意识到被观察,被观察者会改变行为,破坏实验结果。

       7月1日下午举行的是教职校友经验分享,由边文龙师兄、纪洋师姐、傅虹桥师兄、张睿师兄分享他们的经历和心得。他们的分享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参营和读博经历、国发博士相较海外博士的优势与劣势、从事教职后的工作与生活。

      在分享参营经历时,边文龙师兄和纪洋师姐提到,当年他们在同时被国内多个经管院系录取后选择了国发。究其原因,固然有国发强大的学术实力作为必要条件,对自身的思索也很关键。纪洋师姐提到自己非常享受经济学研究,当看到出色的统计图表时能由衷地体味其中蕴含的美感,而张睿师兄也表达了类似的感悟。纪洋师姐还从比较优势的角度作了分析,认为自己更勤奋、有更多的技术和文献积累,适合做学术。而傅虹桥师兄则从大的时代背景出发,指出在未来知识会越发重要,读博士会越发成为好的选择。

       谈到读博士的经历,几位师兄师姐回忆了当年在国发院期间的点滴。边文龙师兄和纪洋师姐是亲密的合作伙伴,他们着重回顾了国发院的同学关系:虽然大家整体性的优秀确实会给其中每个人带来压力,但是同辈的优秀带来的更多是合作而不是竞争。傅虹桥师兄则指出国发院作为政策研究重镇所带来的实践优势:他在读博士期间到了全国很多地方,亲身体验了中国正在发生的医疗卫生改革,这使得他能够更好地捕捉研究的灵感,获得大量第一手的信息。也正是这样的经历促使了他目前的研究方向转为经济学与政策研究相结合,并在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谈到国发博士相较海外博士的优势与劣势,师兄师姐们一致认为:一方面,在研究中国问题上,国发院博士的优势无可替代;另一方面,海外博士相对于国发博士的优势正在缩小,而国发博士也同样能够拥有精彩的海外经历:傅虹桥师兄和张睿师兄分别在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做过长期的访问学者:虹桥师兄最后以海归博士待遇留在了北大,张睿师兄毕业去了海外做教职。这些成就充分说明国发院对博士的培养能力十分不俗,在海外同类学位面前并不逊色。

       谈到工作以后的生活,纪洋师姐说到,作为女性在工作后面临的压力会更大,但教职的优势在于,前期积累的学术成果不会因为短暂休息而丧失,而是会长期为自己提供竞争力。几位师兄师姐还同时指出:在学术道路上,合作者是非常重要的,而国发院良好的人际氛围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术环境。

       一天的活动紧张而充实,既有老师传授的专业的学科知识,也有师兄师姐分享的读博和工作经历:这些都为同学们打开了一盏明灯,照亮未来,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国发院,做出适合自己的人生选择。纵有青山万千重,朗润共此一梦,让朗润的学术精神在活动中相传,让同学们在聆听中思索家国与未来。祝愿学子们在明天的面试中发挥出色,心想事成!

                                                                                                                                                                                                                                                                                                                                                          撰稿人:杨壮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