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中级微观经济学(1班) |
英文名称: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
课程编号: |
授课对象:本科生(经济学双学位) |
周学时/总学时:4/56 |
学 分:4 |
任课教师:徐晋涛 |
开课学期:2014年秋季 |
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微积分 授课语言:中文 |
任课教师联系方式E-mail: xujt@nsd.pku.edu.cn; 电 话:62767629
辅导、答疑时间: 待定
一、基本目的
本课程是一门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 带领学生用比较严谨的经济学语言和工具探讨、分析经济现象。本课程开始使用模型和较为严格的数学语言(如微积分)作为分析经济主体(消费者、厂商)行为的工具。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独立进行经济学研究的能力。
二、知识点
见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
三、学习目标
(1)对描述经济主体行为的基本理论、基本模型有所了解;
(2)可以运用经济学理论对资源配置的状况进行评价;
四、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
内容排序 |
时间(月/日)(每次课2学时) |
1.课程介绍,市场 |
9/15 |
2.预算约束 |
9/21 |
3.偏好 |
9/22 |
4.效用理论 |
9/28 |
5.选择 |
9/29 |
6.需求 |
10/12 |
7.显示偏好 |
10/13 |
8.斯拉斯基方程 |
10/19 |
9.消费者剩余 |
10/20 |
期中考试 |
10/26 |
10.市场需求 |
10/27 |
11.均衡 |
11/2 |
12.厂商理论:技术 |
11/3 |
13.利润最大化 |
11/9 |
13.成本最小化 |
11/10 |
14成本曲线 |
11/16 |
15.厂商供给 |
11/17 |
16.产业供给 |
11/23 |
17.垄断 |
11/24 |
18.要素市场 |
11/30 |
10.交换经济 |
12/1,12/7 |
18.外部性 |
12/8,12/14 |
19.公共物品 |
12/15, 12/21 |
期末考试 |
TBD |
|
|
|
|
五、教学方式
课堂授课和讨论为主。
六、推荐教材或参考书/参考资料
Hal R. Varian: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8th edition)
哈尔.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8版)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七、学生成绩评定办法
作业30%
期中考试30%
期末考试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