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专题——2008年春季双学位课程介绍

发布日期:2008-02-18 10:41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中国经济专题课程大纲

 

                                              林毅夫

 

本课将总结中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提出一个经济 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来分析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课程中我将着重 讨论:1、为何我国在前现代社会文明鼎盛,而到现代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2、为何我国在19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之前经济发展绩效很差,而在改革之后却 取得了奇迹般的增长?3、为何我国在19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的总体绩效很好,然而却出现了经济周期波动、金融体系脆弱、国有企业改造困 难、地区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公等一系列问题?4、在已迈进21世纪的今天,我国经济应进行那几个方面的改革才可取得持续、快速、健康的发长?5、我国当 前经济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包括,中国经济增长是否是真的、人民币汇率的走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等。

 

这门课的主要教材为:

林毅夫著,《制度、技术与中国的农业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1版。

林毅夫、蔡昉、李周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

林毅夫著,《与林老师对话-论经济发展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林毅夫著,《与林老师对话-论经济学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主要参考教材为:

林毅夫、蔡昉,《中国经济》,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3.

林毅夫,“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4卷第4 期,2007年7月。

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经济学季刊》第1卷第2期,2002年1月。

林毅夫、蔡昉、李周,《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

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的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Lin, Justin Yifu.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Idea, Strategy and Viability. Marshall Lectures at Cambridge University, October 31-November 1, 2007. (可在中心网页下载)。

 

本课程有两次考试,期中考的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30%,期末考占50%。期末考的范围包括整个课程的全部内容。期中考试的时间为4月11日,期末考试的时间为5月30日。平时网上讨论的成绩占总成绩的20%。平时网上讨论的具体方案如下:

1,  根据课程的内容和进度设置4组12个讨论问题,按先后秩序发布在中心的BBS讨论板块上。每位同学任选各组中的1个题目参加讨论,每个题目5分,根据讨论的质量给分。

2,  每次讨论的字数不少于100字;必须逻辑清晰,言之有物;可以引用他人观点,但不可抄袭别人的文章或发言;一旦发现有一次抄袭,全部平时成绩即以0分处理。

3,  为激发同学进行思考,在思辨中理解本课的内容和理论,同学的立论不要求完全依据课堂上老师主张的理论。

4,  每个题目挑选出一篇文笔流畅,思路清晰,观点有见地,字数不少于1000字的同学给与奖励。

5,  由助教在论坛上定时公布学生的得分情况。

 

本课程于学期末举办论文竞赛,设立5个奖励名额,欢迎同学们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框架分析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经济现象,探讨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影响和治理的办法等。参加竞赛的论文于2008年5月23日前交给助教,得奖同学名单于期末考前公布。

 

本课程每周由助教在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网络服务的课程论坛主持一个小时的网上答疑。网址为(http://forum.ccer.edu.cn/forum/)。

 

注意:提前占座的同学必须本人亲自坐在座位上,不可以放置物品、书本等占座。

 

 

讲授大纲

 

1·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林毅夫,《展望新千年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文讨论稿,C1998019   

2·李约瑟之谜和中国历史的兴衰。

    《制度、技术与中国的农业发展》第10章。 

3·赶超战略和传统经济体制。

       林毅夫,《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No.C2002009

       《中国的奇迹》第1、2章。

4· 合作化运动和中国的农业发展

    《制度、技术与中国的农业发展》第1章。

5· 改革前的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的奇迹》第3章。

6· 比较优势战略和经济发展。

    《中国的奇迹》第4章

    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经济学季刊》第1卷第2期,2002年1月。

    《与林老师对话-发展战略篇》

7· 农村改革的成就和问题。

    《制度、技术与中国的农业发展》第2-5章。

8· 城市改革的成就和问题。

    《中国的奇迹》第5-8章 

9. 国企和金融改革

《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

刘芍佳,李 骥, "超产权论与企业绩效,"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文讨论稿》C1998015。

林毅夫,“国资委对国企改革能起什么作用”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2003年第44期(总386期)

林毅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1998年第20期(总100期)

林毅夫、李志赟,《中国的国企和金融改革》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文讨论稿, No. c2003027。

林毅夫,“中国股市的四个问题”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2001年第7期(总229期)

林毅夫,“关于设立中小银行的几点意见”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2002年第48期(总3359期)

10· 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教训。

    《中国的奇迹》第9章

    林毅夫 刘培林《何以加速增长唯解自生难题——《前10年的转轨——东欧和前苏联的经验和教训》述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C2003019。

11. 中国当前经济中的热点问题

《中国经济》第9章

林毅夫《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与对策》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文讨论稿No.C1999029。

林毅夫,“建设新农村的理论脉络与实践思路”

林毅夫,“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思考与政策建议”

林毅夫,“遵循比较优势 促进和谐发展”


12.总结

    林毅夫,《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2004年第34期(总第450期)

    林毅夫,《自生能力、经济转型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与林老师对话-论经济学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林毅夫,“学问之道” (《与林老师对话-论经济学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林毅夫,“西天取经和中国经济学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Lin, Justin Yifu.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Idea, Strategy and Viability. Marshall Lectures at Cambridge University, October 31-November 1,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