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当选与中国经济展望”论坛系列简报之二

发布日期:2016-11-28 02:03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简报2016年第069期(总第1313期)

背景介绍:2016年11月20日,北大国发院第73期朗润•格政论坛“特朗普当选与中国经济展望”举行。我们将分两期简报报告此次会议。本期报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査道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的发言内容。
版权声明:未经允许,请勿全文刊发或转载本简报。如希望全文刊发或转载本简报,请联系zhangtong@nsd.pku.edu.cn,并经主讲人本人审阅。

 

 

查道炯:特朗普当选后的中美关系——多想想我们自己该做什么
 

美国大选投票前几天,我在夏威夷参加一个主题为“一带一路”研讨会。美军太平洋司令部派出人员旁听了。会间我问他们:“这中一带一路里头,你们关心什么?”有来自太总的人回答说,美国可能转向,与其花那么多精力在海外到处建基地,不如把美国自己的基础设施做得好一些,例如夏威夷的公路。现在看来,特朗普先生的当选,确有社会基础。

一、中美两国关系现状

美国的新总统刚刚当选,离上任还有两个多月。我们为什么这么关心未来的两国关系? 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两国关系现状中确有值得担忧的地方。以TPP, TTIP为例,美国领导人多次说 “不能让中国牵头制定多变贸易规则。” 在东海、南海,数十年的主权和权益争议,沉渣泛起。美国等国国家的军机、军舰多次公开登场。
所幸中美之间在2015年巴黎会议前找到了在应对气候变化课题上合作的途径。我做国际关系研究,听到过我尊重的外国同行感叹:在当时的气势下,如果连气候变化议题都无法合作的话,中美两国下一步指不定就得准备打起来了。其实,要应对气候变化,达成国际间的协议不是必要的前提。这是大家都清楚的。2016年美国大选的两位候选人,对中方而言,一位太生疏,一位太熟悉。我们常讲“观其行”重于“听其言”。这没错。但是,显然,对美国大选中出现的言论充耳不闻,也不是选项。
听说今天在座的有媒体界的朋友。我看,中国有太多媒体以娱乐的态度报道美国大选过程,其中包括对参选人不尊重的所谓花边新闻,这种做法有负面的影响,会刺激想跟中国友好的美国人士。一个国家就像一个家庭,同一件事,家里人能批评,邻居要参与讨论,就不得不有所讲究,才不至于招致怨恨。

二、怎么看美国总统候选人“对中国严厉”的言辞?
    
这次美国总统竞选过程中,两位候选人都多次提到了中国。而且,其中共同点是要对中国厉害一点(get tough on China)。那么,这些言辞,对思考中方与新一任总统领导下的美国交往中,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
一方面,在多媒体、自媒体时代,竞选人往往就得把话说的很满。这种情况,有点像标题党刷屏,主要是为了吸引眼球。另一方面,外交不是这次美国大选的核心话题。两位候选人都没有聚焦中国,在提到中国的时候,多半是因为别的话题而引起。
我们更需要了解的是,大凡美国大选,出现“对中国严厉”的主张是一种惯例。“对中国严厉”姿态的背后有四种可能性。一是要激励美国社会奋发图强;二是候选人之间比气势,不能被指责对外软弱; 三是“放气球”看中方如何接招;四是与美国的军事同盟讨价还价。
其实,这种公开言论,没有明说的部分才是更需要揣摩的。在聆听这一边,有所领悟的时候,也没必要公开表达。
历次美国大选,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他们的核心诉求都是要让美国强大起来。 但这次,与中国话题相关,美国社会确实存在一种脆弱感。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上升,GDP增长率比美国高,亚投行、一带一路等中国牵头的项目,美国没有积极参与,但是中国也做起来了。美国社会担忧他们跟中国之间出现一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转变,所以特朗普先生的言辞得到了很多支持。

三、思考中美关系的核心是我们自己该做什么

中方不应被竞选言论所困,或者等待候任总统的新言论的出现。就像大家都知道的,美国大选除了选出新总统外,还选出新一届国会、地方议会、对各种法律法规进行公投。而国会的参众两院,特别是其中的涉外事务委员会、资深议员们继续握有行政部门运营所需的拨款大权。从美国联邦政治运行的态势而言,国会没有与行政当局在与涉外议题上相向而行的义务。

说到国会,中国的全国人大、地方人大与美国国会、地方议会的日常性交流,做了一些。我们在学校里,有时候也被邀请参与其中。这是好事。同时,提高交往频率和效果的空间还很大。

接下来的中美关系,我们怎么去经营呢?

首先,我们应该尊重对方,正因为不熟悉特朗普候任总统和他的团队,所以更需要跟他们接触,努力避免两国政府部门之间的交往因美方总统权力交接而断档、出现误解。
其次,中美双边战略与经济对话,应该坚持。当然,也需要继续探索如何使对话的准备、执行和后续更有效。
第三,将中美双边投资条约(BIT)尽快谈下来。同时,中方应将中美BIT作为未来与其它国家之间初次谈判或更新谈判的范本。
第四,让美方更多地理解中国经济改革的过程。特别是在涉及美方关注、抱怨的议题上,让对方了解中方的难处和工作进度。也要注意到美国去宣讲“中国模式”所能引起的反感。
第五,凡是有利于中国国内经济与社会进步的国际承诺,不因美方立场变化而减份或退出。这包括气候变化课题。
最后,中方当然会继续留意美方在涉及中国话题上的言论。在美国,不论是哪个党、哪位个人执政,美国‘不能输给等量级竞争者 (peer competitor)’的政治诉求很强。继续听到“对中国严厉”的言辞,不要意外。
总之,在我看来,观察、思考未来中美两国的关系,核心是我们自己该做什么,而不可以是停留在跟踪、评论美国人说了什么。

 

张燕生:特朗普当选,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一、逆全球化正在成为影响世界的事实

从当前世界来讲,2009年到2015年全球人均GDP增长速度只有1.1%,这是1991年以来最慢的,而全球商品贸易量增长率只有1.7%。过去20年贸易增长率是GDP增长率的1.5至2倍,而过去5年全球全球贸易增长率只有GDP的一半。我们可以看到全球经济增长疲软,全球贸易增长更加缓慢。再看全球绿地投资增长率只有0.9%,也就是说能够创造需求的投资不到1%。新工业革命没有改变全球劳动生产率减速的趋势。现在全球经济长期停滞风险在上升,逆全球化正在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事实。逆全球化之所以出现是有三个原因。一是全球化把“创新”遗忘了;二是全球化把“公平”遗忘了;三是全球化把“治理”遗忘了。

二、特朗普上台带来两大变化:去TPP和去BIT

特朗普上台以后可能带来的第一个变化就是去TPP。TPP就是去中国在全球化中得到的利益,增强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但是特朗普上台,认为TPP还不彻底,要去TPP,这意味美国要进一步转向内向化。第二个变化是去BIT。中国人把BIT的核心作为投资环境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现在这个谈判谈完了90%,很快要签约了,但特朗普说他不喜欢,因为美国的大企业家认为BIT会是中国投资对美国核心部门的一次大规模入侵。BIT的核心是负面清单管理和准入前国民待遇,无论中美是否签BIT,都要作为推动中国投资环境改善的重要目标。

三、美国未来经济政策对中国可能的影响
    
美国在未来可能会采取的政策包括:一是在财政政策方面,将采取政府开支增加、减税为主的政策组合。二是在贸易方面,认为贸易逆差造成了国内就业流失;三是产业方面,制造业回迁美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在增长方面,美国未来10年增速至少维持在3.5%。
    
这对中国是挑战,也可能是新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美国加大财政开支推高通胀可能性增加,美联储加息可能性上升;二是中美贸易摩擦将会增加;三是中美制造业竞争加剧。

四、美国在华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美国在华企业认为在中国投资的五大挑战是中国的法治环境较差、劳动力成本较高、监管较严、缺少合格员工和行业产能过剩。因此对中国来讲,下一步应该思考改善法治环境、劳动力成本上升所引起的经济结构变化、开展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以及改善产能过剩的现状,这是下一步中国投资环境发生变化的重要地方。

美国在华企业分为工业和资源企业、科技和其他研发密集型企业、消费类企业以及服务类企业,不同企业的发展商机不同。并且随着中国市场的变化,美国在华企业发生了重大结构性变化。2005年之前,美国企业来中国投资看中的是中国的农民工,2012年之前看中的是中国市场,2012年以后则是中国的高增值服务和高技术制造。

五、改善中美关系,中国能做什么?

在中美贸易关系中,应努力超越零和博弈。中国应做负责任的大国,做好自己的事情。首先,我国经济今年预期增长6.6%,创造了7280亿美元新增规模。要想获得增长,企业转型需要从速度到质量,从代工到自主,从低端到中高端,从汗水驱动到创新驱动,从山寨到品牌和创新。其次,企业参与创新增长蓝图要解决“六缺”,即缺技术、品牌、人才、订单、资金、能力。最后,企业转型的瓶颈在供给侧。技术、结构、管理体制的变革可能需要10年的转型期。一方面,我国消费和需求升级趋势显著;另一方面,我国供给转型仍举步维艰。供给侧革命中,大学要经过从工业经济时代大学转型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教育从传授知识为主的正规教育转型为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并重的双元制教育。

中国扩大内需和消费升级,将带动美国出口增加;中国走出去扩大对外绿地投资,将增加对美投资,为美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中国创新驱动,将全面增加中美经济和产业合作机遇。
 

徐高:重振美国 特朗普离不开中国

一、特朗普当选的国际背景
    
从国际经济贸易失衡角度看,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表现出的特征是经常项目盈余国家通过向以美国为代表的赤字国家提供资本来维持整个世界经济的运转,本质上是出口国对进口国的产品、资本双重补贴。这一失衡的结果就是美国国内的杠杆率不断上升,而杠杆率的上升依赖的是美国房地产市场长达20年的繁荣。但是在2007年以后,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导致全球失衡剧烈收缩,从而打击了全球总需求和经济增速。以GDP与资本存量的比例作为资本回报率的指标来看,目前全球资本回报率不如从前,但储蓄率却依然高企,由此带来储蓄过剩、产能过剩、需求疲软等问题。而造成储蓄率高企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储蓄率过高,这与中国国内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关。

二、特朗普对美国经济和市场的意义
    
在此背景下,特朗普给出了以政府加杠杆为特征的财政宽松政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药方,至于能否施行,有待进一步观察。由此可以推断,美联储可能会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以应对宽松财政政策带来的通胀。由于特朗普尚未给出明确的政策措施,因此可以从共和党总统的历史特征来推断特朗普可能的政策倾向,从历史表现上看,共和党总统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倾向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二是共和党总统任期内美国政府投资规模一般会有所扩张;三是共和党总统时期,美国联邦政府都会用自己的加杠杆来对冲民间的去杠杆。特朗普也可能采取类似的行动。市场对于特朗普的当选也给出了自己的回应:特朗普当选后,美债收益率和TIPS隐含通胀预期均上升,显示债券投资者预期通胀将走高,货币政策将收紧;外汇市场上美元汇率短期迎来较强上涨动能;但是在过去60多年中,美国共和党总统任期时经济表现不及民主党总统任期。

三、特朗普对中国的影响
    
共和党总统任期内美国贸易赤字一般会明显扩张,中国在美国的贸易逆差中占据最大份额,美国贸易逆差的扩张将有利于中国的出口。中国将继续持有大量美国国债,美国的宽松财政继续需要中国的融资支持。
    
总的来说,特朗普当选对中国经济影响偏正面,主要体现在:首先,特朗普带动美国加杠杆,给中国富裕储蓄找到出路,全球总需求不足状况将有所改善;其次,美国处在内需过剩、产能不足的格局,其国内需求的进一步扩张需要中国的产品和资本的支持;此外,为应对特朗普带来的不确定性,我国国内稳增长政策将会持续发力;最后,在保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稳定的前提下,人民币兑美元面临贬值压力,借特朗普当选策略性快速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