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名称:中国工程院院士课题组招募卫生健康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博士后
发 布 人:刘宇浩 经济学辅修2000级校友
工作地点:北京
所在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
职位信息:
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经济系2023年计划招聘博士后。
研究团队2023年计划招聘博士后4名,欢迎有志于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优秀年轻科研人员加入。
目前该研究团队致力于群医学、卫生健康经济学、卫生体系学和卫生政策等相关研究。
合作导师王辰: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群医学及公共卫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担任世界卫生组织(WHO)多项重要专业职务。Chinese Medical Journal总编辑,《柳叶刀》新冠委员会成员。长期从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临床、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呼吸病学、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在慢性气道疾病、肺栓塞、呼吸衰竭、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控制吸烟等领域作出多项重要创新,改善医疗卫生实践。在New Engl J Med、Lancet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9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合作导师组成员陈思邈,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全球卫生研究院长聘副教授,群医学、经济与政策研究部门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学者。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群医学、卫生体系与政策、卫生经济学、健康心理与行为科学,主要侧重于:(1)制定、分析和评测可满足大规模医疗卫生需求(例如新冠肺炎、高血压、慢阻肺病和心理健康状况)的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干预及政策;(2)健康、社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3)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其研究受到德国洪堡基金会,德国科学基金会(DFG, German Research Foundation),欧盟委员会之欧洲地平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以及泛美卫生组织等资助。在 Lancet, JAMA, BMJ, Lancet Global Health, Lancet Planetary Health, JAMA Oncology,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Health Affairs,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著100余篇。2022-2023连续两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斯坦福/Elsevier),研究成果入选中国2020年度重要医学进展。现任德国国家奖学金基金会教职,德国全球健康研究联盟(German Alliance for Global Health Research )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呼吸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Engineering》青年通讯专家。曾任《柳叶刀》新冠肺炎疫情委员会委员,世界银行、泛美卫生组织、中国工程院和巴基斯坦人口委员会等有关机构顾问。获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学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管理科学专业硕士学位,哈佛大学全球卫生与人口专业博士学位。
Till Bärnighausen,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全球卫生研究院院长、教授;维康信托基金会非洲健康研究所高级教员,哈佛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与人口系兼职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名誉教授。2015年获德国亚历山大冯洪堡教授奖。共计牵头了30余项大规模的以人群为基础和健康系统为重点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在非洲、亚洲、欧洲和美国等区域进行了100余项准实验研究。迄今在Science, PNAS, Lancet, JAMA, BMJ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著760余篇。其研究成果已被引用近12万次(H因子为113,i10指数为495),2019年被评为Clarivate Analytics(科睿唯安)高频被引研究者,2021年被Stanford-Elsevier(斯坦福-爱思唯尔)评为0.04%最高被引科学家。其研究受到欧盟委员会之欧洲地平线,德国科学基金会,德国洪堡基金会,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等资助。
David Canning,英国经济学家,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人口科学Richard Saltonstall教授、经济学和国际健康学教授。曾担任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顾问,是世界卫生组织宏观经济和卫生委员会第一工作组成员。其对人口变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年龄结构变化对总体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寿命变化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在健康方面,其研究侧重于健康作为人力资本的一种形式及对工人生产力的影响。
岗位要求:
一、申请条件
-
优先考虑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或有公共管理、公共卫生与经济学相关经验和知识积累的申请者。
-
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和写作能力,有过撰写政府咨询报告的经验优先考虑;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有过撰写国自然课题的经验的申请者优先考虑;具有较强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发表过英文论文者优先考虑。
-
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并有较强的责任心、抗压能力、吃苦实干精神;遵纪守法,无不良记录,身体健康。
-
进站时年龄应在35周岁(含)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或进站6个月获得博士学位。进站后人事关系转入院校,确保能够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站研究时间3年。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年龄。
二、薪酬待遇
-
博士后待遇按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后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
鼓励申请“协和青年学者支持计划”和“协和海外青年学者支持计划”,入选者分别给予不低于40万元/年、50万元/年薪酬待遇。未入选以上计划者,薪酬18-20万元/年,未享受博士后公寓者可享受住房补贴。可根据工作情况,参照课题绩效奖励方法,给予绩效奖励。
-
支持作为课题负责人申请博士后基金和国家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基金;博士后可纳入医学健康科技创新工程岗位支持对象范围,可参照在编人员参加教师岗前培训,符合条件者可依托院校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在站满2年者,可申请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提供各种专业培训机会,包括海外合作学术访问与交流,支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活动。
-
畅通职业发展路径。将优秀博士后选聘作为提升院校青年科技人才质量的重要举措,将博士后作为院校新增科研人员的主要来源。除引进人才外,院校(含各所院)的科研、教学岗位,原则上从优秀博士后中选聘。优秀博士后出站,满足院校准聘长聘系列教职聘任条件者,可申请助理教授岗位;成绩特别突出者,可直接申请准聘副教授岗位。获聘者按照引进人才待遇给予薪酬、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等各项支持。
三、应聘材料
-
详细的个人简历:包括学习工作经历、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博士论文、曾发表的学术文章、书稿等全文。
-
请提供3封推荐信(其中1封为博士导师或现单位直属领导。推荐信内容含以下信息:个人学术情况、学风、教育经历以及推荐人的联系方式)。
-
博士后期间的研究计划、预期目标等。
-
邮件中需回复:是否接受3个月试用期。
四、招聘程序
-
申请:申请人请通过电子邮件提交个人简历、相关证明材料以及代表性论文发送至联系人邮箱wangchao2021pumc@163.com,联系人:王超。邮件主题:申请人姓名+卫生政策与经济组博士后申请+毕业学校/工作单位+专业。
-
审核:经合作导师确定的意向人选,初选合格者将电话通知面试,未通过初选者恕不另行通知。面试通过者登陆“中国博士后网站”注册,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
入职:办理报批及进站手续。
院校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成立于1956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成立于1917年,中国医学科学院与北京协和医学院(简称“院校”)自1957年起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是我国最高医学研究机构和最高医学教育机构。院校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以引领我国医学科技教育发展和维护人民健康为己任,教育人才辈出,科研硕果累累,医疗领衔行业,为我国现代科学医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院校已发展成为拥有19个研究所、6家附属医院、9所学院、106个院外研发机构,集医教研产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 学院简介 北京协和医学院落成于1921年,同期建立公共卫生学科。1989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成立。2018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率先建立群医学学科。北京协和医学院一直秉承着“大医学 大卫生 大健康”的群医学理念发展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科,2019年群医学获批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支持。2020年7月16日,为推进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和一流学科建设,原公共卫生学院更名为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2022年2月,学院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0月,北京协和医学院被批准认定为首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 学院按照“高层次、研究型、国际化”的办学要求,招收、培养群医学、流行病和生物统计学、公共卫生、生命伦理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老年学等专业的硕士、博士。学院高度重视博士后队伍的建设,建立博士后人员“选培育用留”工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