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7日,第六期国发院AI碰撞局在北大国发院承泽园成功举办。本次活动聚焦于“AI智能体在企业中的应用”,分享嘉宾和北大国发院校友、同学们深入探讨了AI技术在不同行业中的实际落地和挑战,围绕具体技术实践和未来趋势展开了多轮精彩碰撞。
周健,澜码科技创始人,前弘玑CTO+依图核心创始团队,亚洲首个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世界冠军团队成员,2006年加入谷歌美国总部,负责中文网站搜索质量优化,此后历任阿里云、MediaV、依图科技、弘玑RPA等公司研发总监、CTO等;10年连续创业经验,作为依图10号员工、弘玑CTO有丰富成功经验。在AI、大数据、企业服务领域有丰富的项目成功案例。
吕建伟,人称阿朱老师,北京贝叶斯矩阵科技创始人,公众号:阿朱说
侯宏老师,剑桥博士,北大国发院助理教授,文章散见公众号:侯宏文存
在此次AI碰撞局活动中,周健(澜码科技创始人)带来了关于大模型演变与未来趋势的详尽分享。他从大模型的发展历程出发,回顾了其在信息匹配、搜索优化以及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中的作用。周健特别提到了世界模型的构建,即通过大模型对现实世界的复杂现象进行智能化模拟,从而帮助企业更精准地预测和决策。
这一分享激起了嘉宾们的讨论。吕建伟(贝叶斯矩阵科技创始人)则从企业实际应用角度提出了大模型应用中的现实挑战。吕建伟指出,特别是在中国市场,数据获取的难度和市场环境的复杂性为大模型的推广带来了巨大挑战。他强调,企业不仅要依赖大模型的技术能力,还要面对数据来源、持续优化和反馈机制的问题。吕建伟提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点,企业数据作为整体当然是有价值的,但没人愿意完整的与人分享,那就必然导致每个企业都只有少的可怜的数据,那这有什么价值!
我们都知道,过去十年中国外的SaaS风生水起,但国内的SaaS则基本上是全员艰难度日。那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在新技术条件下(AI大模型等),企业级产品是不是可以重蹈SaaS的覆辙,如果是那为什么?如果不是那究竟还需要做什么?
吕建伟的观点是,当前AI技术在应用层面与SaaS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对数据和实时反馈的高度依赖,企业级AI应用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而不只是提供通用软件解决方案。他认为,传统SaaS偏重于通用性,但AI智能体的核心在于适配性和进化性。周健则补充,AI智能体的部署应更多考虑纵向行业的深度结合,这与SaaS时代单一软件服务的复制推广模式有很大差异。通过与实际业务场景深度整合,AI技术能够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实现灵活调整和持续价值输出,从而避免SaaS模式的单一化、容易被替代的问题。而这种演化的方向会导致这类应用基本变成两套系统:
但这仍然不能回答原点的质疑:从价值创造角度,从用户角度,AI 智能体作为一种新的产品形式,那它创造什么新价值,会改变行业的定价方式么?
综合来看,侯宏老师的战略思考框架能让这个问题的回答更加清晰些。
侯宏老师有一个关于智能飞轮(数据、模型、智能体)有一个很独特的视角,这个数据飞轮如果说不是各相同性,那其实根本转不起来。
转不起来就会导致价值创造上进展有问题。把这个反过来就正好是AI 智能体可能区别于过去的SaaS而让商业模式成立的逻辑。
当三者转起来,让AI智能体产生相比于过去数倍的效率的时候,那就没人能忽略这场变革。大刀长矛面对鸟铳的时候没准还有优越感,但面对机关枪,如果还不正视并与时俱进那就会变成生死问题。
本次AI碰撞局以大模型的演变和技术创新为核心话题,嘉宾们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了AI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潜力与挑战。在这场激烈的思想碰撞中,与会者不仅了解了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还获得了关于如何在实际场景中有效应用AI技术的宝贵见解。期待下期碰撞局带来更多深刻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