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旷野。我用了我大学四年的时光,去理解、探索、感受和诠释着这句话。
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四年前的五一前夕,我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因为是假期前,教室里空荡荡的,只剩下了大扫除后倒立摆放的桌椅、玻璃窗外洒进的夕阳和我。透过窗户,我看见了阳光下连绵的群山——“要走出这里”,高考前夕的我踌躇满志地想,也许走出了这里,人生就是一片旷野吧。
经历了些许挫折后,我通过高考走出了大山、来到了北大。第一次走进北大时,比起喜悦,我内心感受到的是平静,甚至有一种迷失的伤感。“孤独,园子很大,但彷佛没有我的安身之地”——这是我曾经在校学生会主席团竞选手册的跋里写下的一句话。曾经我渴望站到旷野之上、怀抱一腔热忱走出了大山;而今的我站在这里,却失去了方向。我不禁思考,自己该何去何从?
幸而这是一个充满理想情怀的园子,幸而我是一个充满热情且坚定的人。“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我思考着在旷野探索时,内心深处那些曾深深触动我的记忆;蓦然回首我发觉,经过四年的成长,自己成为了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抛却世俗,一切都充满才华、想象。这才是我理想中的大学生活”。这是大三统筹组织完北大十佳时,一位好友的朋友圈中写给那晚的一句话。而十佳也如这位好友所言,成为了北大人共同的回忆。给别人创造回忆,给自己留下回忆,抱着这个想法,我来到了学生会,并在这里投入我最多的精力与牵挂:统筹组织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献礼北京大学建校125周年,为近5000名学校师生呈上一场视听盛宴;策划组织 “北大杯”、“新生杯”十八个项目的体育赛事服务工作,为运动健儿们保驾护航;致力学生权益工作,为每个北大人切切实实地谋福利。在这里,我将心中对于理想主义的坚持落地,并用热爱使其生根发芽。
大二暑假,我前往云南省昭通市大寨子乡做调研,村支书陪同我挨家挨户走访、了解脱贫攻坚的开展情况。这位年轻的村支书刚刚换届上岗,他对每一户村民家里中情况如数家珍,清晰地记得每户承包流转土地面积。在调研过程中,他笑着对我说:“我好羡慕你们,可以上大学。”作为一个从大山走出的孩子,我明白这句话里的遗憾;可谈及每家每户的情况、他眼中闪烁着的光告诉我,虽然他可能不会再走出大山,但他如同千千万万的基层工作者一样,因选择而热爱、因责任而坚守。我心中五味杂陈,我也想像他们一样微光成炬、向光而行,相信点滴星光,终将汇成星海。
带着这份理想主义,我决定再次回到大山。毕业前夕我参与学校支教团,并主动请缨前往西藏,计划在这里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工作,把自己的所学所知带到青藏高原。曾经的我渴望走出大山,此刻的我渴望回到大山,大山以外的旷野告诉我,探索和成长的意义是用自己的经历与思考影响更多孩子的命运。
我将自己四年的大学时光概括为“行者无疆”,期间有无限可能,也有无限期许。落笔成文后,我欣喜地发觉当年那个眺望群山、眼底写满热爱与坚定的少年,如今依旧满怀热爱,坚定勇敢,更胜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