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采访的是来自国发院EMBA2004级的校友白树功。
采访背景:
镍是传统冠脉支架材料不可或缺的元素,但镍离子溶出及组织反应,会导致过敏,感染,组织坏死甚至严重疾病。2019年6月,美国FDA发布了对含镍植入金属加强管理的警告,欧盟也对含镍植入金属的使用制定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临床研究证明,约有20%的人口对镍过敏。如何解决镍元素带来的这一难题,全世界的医用金属研究者和临床医学家都做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由中国科学院和安贞医院联合研发、中科益安医疗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无镍高氮YIANCORE益安科尔雷帕霉素药物支架系统获得欧盟CE认证,取得进入国际市场的准入证。该支架解决了含镍冠脉支架可能导致过敏、炎症、再生性狭窄等世界性医学难题。作为目前全球唯一不添加有害镍元素的金属冠脉支架,YIANCORE益安科尔雷帕霉素药物支架因为在技术上的领先性和使用上的安全性、有效性,成为新一代高端冠脉支架的代表,在国内和国际医学界备受瞩目。
这个项目的领军人物就是我们2004级EMBA白树功同学。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毛主席的重要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前后近十年里,1600多万知识青年响应这一号召,加入了上山下乡的热潮中。北大国发院EMBA2004级校友白树功,正是这1600多万人中的一员。知青生涯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起点,后来到医生、院长再到企业家,他走的都不是寻常路。
白树功生于1949年,是新中国的同龄人。
白树功祖上曾是地主,到父亲这一辈,早已没有地主人家的影子,但在阶级成分突显的年代,还是会受到波及。由于家里条件一直不太好,白树功小学就缴不起学费,赶上饥荒岁月,一家六口全天的口粮只有几毛钱。为了吃饱肚子只能买红薯,还都是挑有伤或个头小的,因为这样能买得多一点。
白树功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上初中时是班长,但因为出身问题,到高中已很难担任班级干部。高二时,国家提出上山下乡政策,白树功在班上头一个报名。当时,学地质勘探的哥哥已经毕业参加工作,姐姐身体不好,白树功和弟弟都积极响应号召,同时减轻家里的压力。
艰难的生活让白树功一直充满着危机意识,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有机会上大学,以后又靠什么生活。因此,刚一上高二(文革期间)他就琢磨着学一个看家本领,以便今后能靠手艺吃饭。正好他家附近就是北大医院,白树功进去找到中医针灸科想拜师学艺。大夫听了他的想法,也没答应教,他就给人打扫卫生、端茶倒水,每天提早到。没多久,大夫看这小伙子诚恳勤快,便同意收徒并慢慢让他动手实操。大半年的针灸学习后,白树功已经掌握了不少中医临床知识和技能。
高二他作为知青被派到了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嵋阳公社(现嵋阳镇),这里地处晋南,有西北典型的沟壑纵横地貌,汾河蜿蜒汇入黄河,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还有棉花等经济作物。他与另外10个北京知青一起,像农民一样下地做农活挣工分。不同的是,如果遇上老乡腰腿痛,只有白树功能用学过的针灸技能救治试试,结果往往很奏效。时间一长,他的医治本领也日积月累,还在当地小有名气,出身不好带来的阴霾在朴实的农民眼中也大大稀释了。
1972年前后,陆续有知青因为被推荐上大学或回城就业而离开,白树功也曾多次得到推荐就业的机会,但每次都卡在提交材料这一关,过不了政审。之后三年多,他没有回一次北京,除了囊中羞涩,更重要的是他深陷困局,相比一个又一个被举荐返城的老乡,他感到无颜见亲人。
继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岁月,白树功不想虚度时光,他全身心干农活,并主动学习医疗和农业知识。由于踏实肯干、勤敏好学,他在1973年当选为生产队长,期间自学的农作物种植知识、农业器械使用技术,全都派上了用场,村里小麦亩产和总产量在他当队长的第二年就打破历史记录。“嵋阳公社有个厉害的北京知青”——这则消息也不胫而走。
1975年,白树功再次得到“可教育好子女”上大学的推荐名额,那是全县当年唯一一个名额。以往,提交材料阶段他就会被刷下去,这次他终于走到现场考核的关口。考核分笔试和面试,但无论是高中的物理知识,还是当生产队长常用到的产量估算,对他而言都不是难题。白树功对答如流,但心里并没有底,因为已经被拒太多次,直到最后听到教育局的考官说,“实践经验足、理论知识好,这就是我们要送去上大学的人选。”他悬着的心才放下。这一年,他顺利进入晋东南医学专科学校,其前身是晋冀鲁豫军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总院开办的护士学校,现名长治医学院。
在长治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白树功经历了3年专业学习,其中有近一年的临床实习期。上大学的机会来之不易,他格外珍惜,专业课常拿第一,后来实习也是总领队。
毕业分配时,他成了抢手的毕业生,学校想留他任教,实习医院也想要留他当临床医生。白树功更想做临床医生,但学校不愿意放手,最后他被安排回运城卫生局下属的科研所,主要工作内容是组织科研机构和论文评选、医疗行业及企业交流。
白树功很失望,却没有选择。两年多之后,他想方设法申请到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心血管病学习班进修,为期一年。但这前后三年的时光,他也用得很足,还于1983年与人合著《优生咨询与产前诊断》一书,在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了这部30万字的遗传学专业书籍。
直到1984年他才找到机会回北京,相继应聘了《食品科技杂志》社和正在创建的中日友好医院,面对编辑和院办行政岗两个选择,一心想做临床医生的白树功决定全都放弃,转而找到正在创办安贞医院的吴英恺——中国胸心血管外科和心血管病流行学的奠基人之一。看过白树功的介绍信和那本遗传学专著,吴老问他想进安贞医院做什么,他说想做临床,吴老同意了。
历经百转千回,白树功终于续上了做临床医生的职业梦想。从1984年到2011年,他历任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医生、急诊科主任、创三甲办主任、副院长。
吴老临退休前跟他说,急诊科主任这个位置,你要一直干到退休。白树功感念吴老的知遇之恩,说到做到。有人不理解,问他:“干了20多年急诊,你不累吗?”他说:“吃过当知青的苦,如今干什么都是甜”。
吴老为什么对白树功要提这个要求呢?并不是要他知恩图报。白树功是一把创新的好手,这个岗位上最能捕捉需求,促进创新。
安贞医院急诊科曾经坚持3小时轮番做人工心肺复苏朮,成功抢救一位患急性心肌梗塞的中年司机。这一事件曾被新闻联播报道。现在绝大多数大医院普及的急诊绿色通道,全院科室联动与生命赛跑,也是白树功带领安贞急诊科开的先河。
在非典初期,医生在接诊过程中,敏锐地察觉到非典病人不是普通肺病,白树功不顾外界对他制造恐慌的批评,要求科室全员戴口罩,还创造性地推行6小时轮班制,避免中途穿脱隔离服造成二次感染,最终科室医护人员零感染。白树功还创造性地借用肠道门诊关闭期间闲置的病床,为就诊患者第一时间住进院、做上手术创造条件。
同行和其他科室同事都感受到来自急诊科的压力,但是白树功没有停下来,因为他觉得应该这么做。历史也不断证明他做得对。1996年,安贞医院在白树功辛勤忙碌一年后顺利升级为三甲医院。2000年,白树功所在的急诊科扩建,成为国内最大的心肺血管疾病抢救中心。2005年,安贞医院心脏病介入支架治疗1200余例,居国内支架植入量首位。可以说,创始人吴英恺等名医的金字招牌之外,白树功对安贞所做的开创性救治和管理变革,功不可没。
2003年前后,白树功身兼急诊科主任和主管临床的副院长。对很多人来说,这已经是人生巅峰,但白树功并未满足,依然继续前进,不仅到北大求学,还跨学科搞原创研发。
在医院管理岗位上,白树功希望做出更科学的决策。比如,医院扩建大楼,要不要建门诊大厅?还有其他的投资和管理决策,到底怎么做才好?2003年,他有幸参加了辉瑞组织的院长培训班,因此结识了国发院的一些学者,收获很大。为了解渴,他报考了国发院BiMBA商学院,并成为2004级EMBA的一员。
在湖光塔影的北大校园里,白树功的心再一次静下来。他踏踏实实听课,从管理到投资,从营销到领导力,系统地充充电。在同班同学里,他还结识了后来的创业伙伴李文。
在临床技术上,他也刚好在2003年结识当时中科院金属研究所首席材料研究员杨柯,白树功对心脏支架创新改良的愿望终于有望落地。
白树功对于心脏支架格外重视,因为他干了多年心血管急救,小小的支架救了无数人的命,但花费不菲,并且经常出现支架后的再狹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支架再狹窄?他怀疑是金属镍过敏造成的。
2003年的这两场相遇,促成了后来的合作。2004年,白树功联合李文和杨柯成立中科益安医疗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经过5年研发、反复试验,材料科学家团队终于取得成功。新材料以无毒无害的氮替代含有高致敏性的金属镍和钴。新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更好,而且比国际主流的心脏支架材料在韧性、强度等性能上更优越,这种新材料还可以应用到大血管、神经血管、骨科、整形等众多医疗领域。
2011年白树功正式从安贞医院退休,事业却因为创业而再度启程,并担任更多角色,他需要分身为指导科研成果转化的专家、推进安全性试验的研究员、推动临床试验的带头人、募集项目资金的运营者。
在他的带领下,应用该新材料的心脏支架被命名为“新一代替代性高氮无镍冠脉支架”。又历经10年努力,这一款支架于2021年初获得欧盟CE认证,拥有进入188个国家和地区的通行证。
应用无镍高氮合金,白树功的团队还研发了脑动脉支架、颈动脉支架、外周支架,以及骨科医疗器械和医美医疗器械。白树功自豪的说:“无镍高氮合金是我们国家唯一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金属,不但填补了国产空白,而且是全世界领先。我们要把中国人的发明创造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采写:王志勤、姚家珍
编辑:王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