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冰,平时在班里,不显山,不露水。
就在两年EMBA即将毕业之时,他突然蹿红,变得炙手可热。
原来,他的毕业论文《集团型公司人力资源评价体系研究——以F集团人力资源评价体系为例》获得了院里的“优秀毕业论文奖”。班里这一年有两人获此殊荣,他就是其中之一。
从“见山是山”到“见山不是山”
坐在办公室,杜冰透过玻璃窗,把母校燕园的东部区域尽收眼底。由于疫情,虽然只有一路之隔,他还是无法回到朗润园再看看夏荷初绽,紫薇花开。
对朗润园的怀念于是就寄托在了收藏的物件上:从北大校徽,到班级定制水杯;从开学典礼合影,到优秀论文奖证书,都被他码得整整齐齐、水水灵灵;而在办公桌不远处,两年积累下来的讲义、教材和老师的推荐书目更像是等待检阅的士兵,齐刷刷地站在一起。
“你有时间读这些书吗?”
“当然。我现在每天都会腾出两个小时来读书。”
蓦然回首,杜冰感慨自己在读EMBA之前,“做工作,一件事就是一件事,招聘就是招聘,薪酬就是薪酬”,他绕不出“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框框。
读书,让他跳出专业之一隅,豁然开朗。
第一天走进古色古香的皇家园林朗润园,杜冰就给自己立下了flag——“老师的任何一句话,任何一门课都要认真学习。要做一个知识的吸收者!”
为了履行诺言,每次8点半上课,杜冰都8点10分就来到致福轩,坐在教室右侧靠过道的中间位置,默默地等待老师带来的一片新天地。
“以前自己掌握的知识很散、无序。但在国发院,一边上课学习,一边将知识运用于工作,还经常与同学们深度交流。这样,我的知识就从散落的点、线,渐渐地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圆。我开始从更高的层面、更多元的视角来看问题。现在做招聘,效率至少提升了50%!”
学位教育与培训教育的区别恰恰在于此:培训注重把具体的管理工具教给学生,以“术”致胜,而学位教育则更注重思维方式的训练、知识体系的重构以及对事物整体性的“道”的层次的把握。
思维训练是个艰难的过程,“商务统计”尤其难。工商管理专业出身的杜冰对课上的符号和公式难免有些“水土不服”。枯燥、乏味、难懂,是大部分EMBA对商务统计课的刻板印象。来到国发院,一位瘦削而风趣的教授——胡大源老师却总能颠覆同学们先入为主的认知。
“如果说有一门课是大山的话,那就是商务统计。胡老师把统计课讲得非常生动,总能结合身边、最新的案例,让统计学变得既好用、又好玩,太难得了。”
在国发院读书,不仅有无形的学问之山,更有最真实的山,等待着杜冰和他的同学去探寻。
“我们的现地教学课——困境中的领导力,就是和宫玉振老师、胡大源老师一起穿行于贵州的大山之间。老师们会带我们走到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的每一个渡口,现场讲解当时的战略战术。那种体验太震撼了。只有到了现地,你才能真正感受到领导者面临的复杂情境,才能明白领军人物在困境中该如何决策。”
EMBA学生在《四渡赤水:困境中的战略与领导力》课程中参观遵义会议会址
今天,杜冰作为集团办公室的总经理,常常要面对很多突发事件、应急情境,朗润园内外对领军人物的学习、体会,给了他应对困境的定力与智慧。
杜冰开始在不知不觉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招聘的背后是整个集团更大的战略,而集团的战略更是与整体的宏观形势、行业走向息息相关;现象背后是本质,做任何事都要探索其内部的规律。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杜冰离开人力资源部门已经五年了,为什么毕业论文还要写人力资源?
“我当年在人力资源部工作的时候,11点之前就没有回过家!”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老板对我们要求非常高。一般的行政性事务只占我们工作时间的10%,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做项目,搞研究。”
“搞研究?你们人力资源部?!”
“对。比如,集团要知道高管在哪个年龄段更有可能给企业带来爆发性增长,这在人力资源部就会变成一个课题。老板会让我们自己去搜集所有公开数据,做比较,做分析,得出一个可靠的结论。也许他去会上汇报也就十分钟,但我们下面的工作却要准备1-2个月。”
“那些年,我们就是这么干出来的!准备100页PPT,领导最后只选用10页,因为他向上汇报只有10分钟,他必须言简意赅地拿出最核心的论点和论据!”
就是这种不输于业务部门的、严格的职场训练,为杜冰打下了坚实的研究基础,锻炼了过硬的业务素质,使他对人力资源工作的理解不是浮于表面,而能切中要害,深入本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今天杜冰能够以严谨的学术方法和充分的调查为依托,做出高质量的论文,恐怕与他这段工作经历分不开。
“我也非常感谢我的导师杨壮老师,他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能以国际化的视野落地国内的事。杨老师的三元领导力模型,既符合中国的实践,又具有跨文化的眼光、眼界;这次写论文,杨老师也是不断给我修改意见,和我一起打磨”。
杜冰将学校寄来的学位服挂在了办公室里
见山又是山 见水又是水
毕业了,杜冰再次全身心沉浸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办公室里的书成为他最好的陪伴。“身边的人说,我上了两年学,人变得健谈了,也更爱学习了,更喜欢读书了。”大师的熏陶,知识的涵养,都在无形间改变着杜冰的气质。
“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是更高的境界,年近不惑的杜冰正在向这个境界大步前进,迎接着人生的又一重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