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润·格政】第200期举办 东京大学元桥一之探讨中美高科技摩擦时代的创新战略

发布日期:2025-11-25 10:00    来源:

2025年11月14日下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朗润•格政”系列第200期活动在承泽园举行。东京大学教授元桥一之发表专题演讲,分享他对中美日三国科技创新过程的比较研究成果。活动由北大国发院副研究员梅亮主持。

在演讲中,元桥教授基于对中美日三国创新过程的实证研究,探讨了高科技摩擦时代的可持续创新战略。他的研究以“科学-技术-产品”的创新过程为基础,采用“双注意力模型”提取三个国家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与企业网页产品关键词,通过量化分析建立了一套测量“技术-产品”对应关系的创新过程模型,揭示了三国创新体系的显著差异。

研究发现,中国在科学研究方面已具备与日美比肩的实力,但在“基于科学的创新”(将科学发现转化为突破性创新)的经济制度与市场机制方面仍存在差距。元桥教授强调,基于科学的创新过程中,高科技企业扮演着关键角色。

针对中国如何在高科技摩擦时代提升创新效能,元桥教授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强国际科研合作,避免科学行政化;激活高科技创业生态;建立全球化创新系统,而非仅仅优化供应链。这一套创新方法为缓解中美高科技领域争端提供了新思路。

随后,现场师生就演讲中提到的研究模型、数据提取与分析、日本诺贝尔奖背后的创新启示等问题,与元桥教授展开探讨。

关于主讲嘉宾

元桥一之(Kazuyuki Motohashi)是东京大学工程研究生院跨学科前沿研究系及先进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他兼任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RIETI)的特任研究员,以及日本政府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NISTEP)的客座研究员。他目前还担任创新领域顶级期刊Research Policy的主编。他曾在日本经济产业省担任多项职务,并曾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经济学家。

他的研究兴趣涵盖创新的经济与统计分析诸多领域,包括:信息技术的经济影响、生产率国际比较、侧重于科学与产业联系的国家创新体系,以及中小企业创新与创业政策。他领导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进行亚洲绿色创新项目,团队成员包括来自中国、印度和东盟国家的十余位学者。他在上述领域发表了多篇论文和著作,其中包括《全球商业战略:跨国企业进军新兴经济体》(Nature-Springer出版社,2014年)。

关于【朗润•格政】

作为建成战略性智库的一项重要举措,北大国发院于2013年创立朗润·格政,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以讲座、对话、圆桌、论坛等多种形式分享见解,碰撞智慧,以格物致知的态度推究公共政策选择,携手为中国的改革发展尽绵薄之力。

撰稿:白尧| 编辑:王贤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