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首页
 - 新闻
 
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第73期举办 聚焦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5-10-15 00:00 来源:
2025年9月27日,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第73期活动举办,主题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五位嘉宾受邀出席活动并作精彩分享,他们依次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北大国发院兼职教授缪延亮,北大国发院副教授(长聘)、金光学者徐建国,北大国发院助理教授胡佳胤,北大国发院副研究员、智库中心副主任王勋。


活动主旨演讲由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国发院院长黄益平主持,主题演讲由国发院副研究员、绿色金融实验室副主任何晓贝主持。

吴晓求以“重构中国资本市场生态链”为题分享,指出重构首先要纠正过去将中国资本市场定位为融资市场的错误认知,明确其财富管理市场属性,优先保障投资者利益。其次要从法律制度改革入手,通过提高违法成本、强化中介机构连带责任,倒逼市场提高透明度,这也是市场公平的基础。吴晓求认为,相比传统生态链的四边形结构,由上市公司、投资者、中介机构、监管机组成,升级后的生态链新增央行角色,而重构的意义在于资本市场发展能反推中国社会法治完善、契约精神提升和透明度提高,这三大特征正是现代社会的核心,最终助力中国迈向现代化法治社会。

缪延亮从国际货币体系视角分析“牛市成因”,认为今年创业板指以47%涨幅领跑全球,国家队托底、国内政策刺激、低利率或存款搬家都不是真正原因,两大核心原因在于:美元贬值和国际货币秩序变化,美元体系安全支柱受损,全球资金转向多元化配置;中国AI等技术突破带动各行业创新,形成自我强化的良性循环,还在经济韧性、政府净资产等方面有优势。他最后强调,当前国际货币秩序重构是百年难遇的机会,也是本轮牛市最主要的成因。

徐建国重点分享“信心的博弈”及相关话题。他指出,当前经济内需压力较大,投资尤其房地产投资疲软,社融反弹依赖政府债、企业自发贷款需求不足,与此同时外需表现超预期,出口持续高于进口,中国企业即便面临全球摩擦,全球市场份额仍在提升,部分企业已掌握核心技术、海外利润可观。他同样认为,市场信心回暖源于政策持续发力、技术突破,以及社会心态从之前的悲观转向和解,人们更愿意向前看。

胡佳胤聚焦“人工智能时代的资本市场变革”,认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让普通老百姓安稳赚钱,并从公司估值、投资者行为、监管政策三个方面,分析AI带来的冲击:一是AI重构估值逻辑,拥抱AI的企业增长更优;二是已经大量使用AI分析数据的投资机构业绩更佳,散户也可借AI工具减少非理性行为、提升收益;三是AI能增强监管与监督能力,但也可能加剧市场波动,带来其他监管难题,监管需要动态调整。

王勋最后代表课题组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观察报告》。报告指出,当前中国经济虽有新能源、AI等积极变化且数据逐步筑底,资本市场有企稳迹象,但基本面并没有彻底扭转,存在供给端产能较强、需求端不足的情况。报告强调,经济高质量发展依赖效率提升,同时有赖资本市场提供耐心资本。报告最后建议,一要维持积极宏观政策,更多依靠民生导向的财政政策,二要强化资本市场纪律,三要推进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以促发展。
互动问答环节,四位嘉宾缪延亮、徐建国、胡佳胤和王勋同台回答听众踊跃提问。活动同步在多家平台直播。
附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观察报告》原文:https://www.nsd.pku.edu.cn/docs/20251010181626266935.pdf
文字:王志勤
国家发展研究院官方微信
Copyright© 1994-2012 北京大学 国家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号-1
保留所有权利,不经允许请勿挪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