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首页
- 新闻
北大国发院举办首期“商学共创日” 公益慈善分论坛聚焦公益新时代的科技与跨界创新
发布日期:2025-01-15 12:00 来源:
2024年12月29日,北大国发院首期“商学共创日”正式启动,全天包含承泽商学、EMBA论坛、MBA讲坛、DPS博士论坛、公益慈善论坛、AI碰撞局共6场不同主题活动,特邀多位知名学者、杰出企业家和校友嘉宾,围绕最热门的商业话题展开30多个嘉宾的主题分享和对话交流。活动吸引近千人到场聆听,承泽商学、EMBA论坛和AI碰撞局同时在多个平台直播,MBA讲坛和DPS博士论坛后期播出,慈善公益为闭门论坛。
活动日当天,学院EMBA、MBA、DPS博士、承泽企业家等相关项目负责人还特设展台提供咨询服务,学院传播中心亦邀请到北京大学出版社、中信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颉腾文化、承泽读书会、风入松书店等知名出版机构、书店或读书社群举办经管图书展。
当日下午举办的公益慈善新发展论坛,主题为“科技与跨界创新助力公益慈善新发展”。论坛得到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支持,由国发院联合北大全球女性领导力研究中心主办,并与下午的MBA讲坛和DPS博士论坛形成“商学共创日”平行分论坛。
本场活动邀请到来自经济、法律、医疗健康、营销等多个领域的六位专业人士,围绕新时代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这一核心议题,探讨科技与跨界创新如何助力公益慈善新发展,探究行业发展的规律并展望未来。期待唤起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公益慈善事业,并推动其高质量发展。
论坛由北大国发院管理学长聘副教授、全球女性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马京晶主持。
主题演讲环节,北大博雅青年学者、国发院经济学长聘副教授余昌华主讲“科技发展与未来展望”,从宏观角度以扎实的数据分析科技在发展中的作用。他总结表示,经济要持续增长离不开技术革新,但是技术创新并非线性增长,也不是一帆风顺,这期间既要制度创新也要企业勇于探索,建议公益组织多关注技术发展的初始阶段等薄弱环节。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一部项目主任丁孟宇主讲“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共享发展问题研究”。他总结表示,中国的共享发展速度非常快,预计在2035-2050年,通过降低基尼系数和提高共享发展指数,我们有望成为低收入差距和人口规模巨大的共享发展国家。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中国代表处健康创新与合作部高级项目官员杜珩主讲“科技创新促进全球健康公平”,主要介绍了基金会及其贡献。盖茨基金会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解决全球健康公平性问题,成功研发出针对中低收入国家疾病负担的疫苗,并通过创新交付机制和筹资机制提高疫苗可及性和可持续性。
北大国发院助理研究员、南南学院助理研究员王进杰主讲“中国高净值人群的捐赠特点分析”,这是与马京晶老师等联合开展的研究。为推动高净值人群捐赠,研究建议:提供纳税优惠和奖励计划;推进慈善组织根据高净值人群特征定制捐赠项目;联动个人、企业、政府和慈善组织共同设计项目;加强慈善教育和宣传、培养慈善人才;加强慈善反馈、搭建高净值人群慈善网络,促进经验分享和联动效应。
北大法学院副教授、北大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分享“互联网公益——科技与公益的双向奔赴”。她提出,互联网对公益慈善的影响已从支付和宣传渠道发展到全方位、立体式影响,公益慈善反过来影响互联网企业和平台,公益互联网阶段正在到来。科技与公益的结合使公益更专业有效,科技因公益而具有人文价值。
最后由腾讯基金会运营管理部负责人高滢智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主题为“和合共生:馆院公益创新与文化资源普惠”,以丰富的案例介绍跨界创新与企业实践的融合。她介绍表示,和合计划来源于“和合中国”,旨在让受助的弱势群体更受尊重、捐赠人也能有更好的体验。
主题分享结束,嘉宾们还就听众们的踊跃提问深入交流。
文字:王志勤 编辑:王贤青
国家发展研究院官方微信
Copyright© 1994-2012 北京大学 国家发展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5075号-1
保留所有权利,不经允许请勿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