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国发院启动“商学共创日” 全天六场活动精彩纷呈

发布日期:2025-01-15 12:00    来源:

2024年12月29日,北大国发院首期“商学共创日”正式启动,全天包含承泽商学、EMBA论坛、MBA讲坛、DPS博士论坛、公益慈善论坛、AI碰撞局共6场不同主题活动,特邀多位知名学者、杰出企业家和校友嘉宾,围绕最热门的商业话题展开30多个嘉宾的主题分享和对话交流。活动吸引近千人到场聆听,承泽商学、EMBA论坛和AI碰撞局同时在多个平台直播,MBA讲坛和DPS博士论坛后期播出。

出席首期共创日活动并参与分享的嘉宾,包括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国发院院长黄益平,北大国发院副院长、BiMBA商学院院长黄卓,北大国发院教授李力行、邓子梁,副教授王敏、余昌华等国发院教研团队成员,以及双童吸管董事长楼仲平、中坤集团创始人黄怒波等知名企业创始人和管理者,还有新希望集团常务副总裁、国发院EMBA 2009级校友李建雄,安踏集团副总裁、国发院MBA 2000级校友和DPS 2023级博士李玲,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副总裁、国发院EMBA 2022级校友杨帆等优秀同学和校友,以及多位来自业界的嘉宾。

活动日当天,学院EMBA、MBA、DPS博士、承泽企业家等相关项目负责人还特设展台提供咨询服务,学院传播中心亦邀请到北京大学出版社、中信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颉腾文化、承泽读书会、风入松书店等知名出版机构、书店或读书社群举办经管图书展。

一、承泽商学第14期暨国发E23新知论坛第2期聚焦宏观经济

共创日上午首场活动是承泽商学暨新知论坛,主题为“中国经济2025”,由北大国发院联合网易财经和国发院EMBA 2023级同学主办,由国发院传播中心主任王贤青主持。

5大主题演讲首先由统计学者许宪春主讲“中国经济2024年的盘点与2025年的看点”,他分享的两方面具体内容,一是对2024年经济运行总体情况的分析和判断,二是对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治局会议相关内容的思考。

北大南南学院教授、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查道炯主讲“中美关系与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他提出,从企业角度来看,应该更加重视稳定生产链及其跨国性关联,而不是传统的供应链或价值链,同时要提高尽职调查的精准度和灵活度。

北大博雅青年学者、国发院经济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力行主讲“2025年的经济压力与财政空间”。他认为,政府或中央信用替代市场信用不利于地方和企业发挥积极性,也与产权改革经验不一致,而将部分公共职能推向市场的结构性改革,有助于降低政府压力。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赵伟主讲“2025年走出低谷”。他表示,外需支撑减弱带来的冲击开始体现,同时产业变化各异,开放促改革仍是最佳思路,预期中国经济2025年可能呈现N形或倒V形(前高后低)走势。

最后由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国发院院长黄益平主讲“中国经济新动能”。他提出,中国经济从原来主要由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转变现在由资本密集型产业推动,为应对变化,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最大程度地开放同样重要,当然国家安全也很重要,市场发挥作用要找到开放和安全之间的平衡点。

二、EMBA论坛第97期“寻找变局时代企业增长的蓝海”

EMBA论坛由北大国发院EMBA中心创办,不定期邀请各领域学者和资深从业者研讨经济形势、交流管理心得。本期论坛是共创日上午第二场活动,由国发院EMBA中心联合承泽企业家研修项目主办,同样由国发院传播中心主任王贤青主持。

五位嘉宾的主题演讲内容涉及企业出海、AI时代的增长机遇,以及农业、制造、建筑等传统企业在变局时代的发展实践。

北大国发院教授邓子梁主讲“中国企业出海的战略机遇与挑战”,重点介绍出海的历史机遇、动机、布局、地缘政治、区域选择,并具体到全球研发、物流管理、本土落地和出海进入模式等内容,他提醒企业谋定而后动,要基于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出海以及怎么出海。

北大国发院副院长、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黄卓主讲“AI时代的企业增长机遇”,指出AI将给产业链、产品服务和创新、个体的工作效率提升,以及消费和生产等方面带来诸多机遇。对此,企业家领导力提升、企业相关战略和布局至关重要,同时要促进AI与人和谐发展,这包括促进人机协同、建立学习型组织。

随后三位国发院校友依次结合企业实践做分享。新希望集团常务副总裁、国发院EMBA 2009级校友李建雄分享的主题是“生存与增长”;安踏集团副总裁、国发院MBA 2000级校友、DPS 2023级博士在读生李玲以“战略与创新”为题分享企业案例;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副总裁、国发院EMBA 2022级杨帆主讲“建筑企业出海的机遇和趋势”。

三、MBA讲坛第82期热议“出海的产业机遇与职业挑战”

MBA讲坛于2018年推出首期活动,本期讲坛是共创日下午首场活动,由北大国发院MBA中心联合学院校友部、南南学院和CHO100主办,由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助理院长、MBA中心主任于斌主持。

四位主题演讲嘉宾及其演讲主题依次为:北大国发院经济学长聘副教授、环境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敏主讲“中国经济与全球化发展”;中国银河证券高级经济学家、海外业务协同负责人、原银保监会博士后兰春玉主讲“变局时代企业出海的方向与实践策略”;艾丰工品供应链管理公司的创始人、国发院MBA 2007级校友和DPS 2024级博士校友陈宇翔主讲“从供应链管理角度看企业出海”;商务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副会长、贸易数字化专委会主任、环球慧思公司董事长邵宏华主讲“全球经贸新格局和中国企业出海新机遇”。

嘉宾们或从宏观经济学视角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和外贸方面的数据,总结农业国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并就政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给出建议;或梳理出海的全球大背景、行业投资方向以及出海东南亚的实践和挑战;或从供应链管理的微观层面介绍其关键环节、发展趋势等。大家的分享既有系统性前瞻,也有实战案例,共同为企业把握全球趋势、稳健出海提供有益参考。

主讲结束后,嘉宾们还与听众进行热烈的问答互动。

四、DPS博士论坛第48期暨辛庄课堂探讨“实践智慧和企业家精神”

DPS博士论坛由北大国发院-美国福坦莫大学DPS(Doctor of Professional Studies in Business)金融管理博士项目部主办,本期论坛是共创日下午第二场活动,由DPS博士项目部联合辛庄课堂举办,由北大国发院DPS博士项目主任张宇伟主持。

两位致辞嘉宾依次分享,首先由北大国发院副院长、BiMBA商学院院长黄卓致辞,主题为“企业家精神与学术智慧”,他表示学术与商业相辅相成,学术研究能为企业家提供理论框架和批判性思维,而企业家从实践中得出的经验能为学术研究提供新思想和新素材。第二位致辞嘉宾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副社长时静,他特别介绍了出版社的发展历程和极具影响力的书籍。

随后,三位主题演讲嘉宾及其演讲主题依次为:北大国发院DPS博士、《U型曲线》作者王海山围绕著作主讲“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北大国发院DPS 2015级博士、《临界点》作者刘长征基于著作分享“中国工业化进程与产业转型的底层逻辑”;双童创业共享平台创始人、双童吸管董事长、辛庄课堂4期学员楼仲平的分享主题为“韧商——从‘鸡毛换糖’到‘吸管大王’”,基于个人和企业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多年积累的企业管理经验和感悟。

活动最后由中坤集团创始人、辛庄课堂联合创始人、北大校友会副会长黄怒波做主题点评。他表示,中国正面临经济模式转型的临界点,中国经济和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特征就是坚韧不拔,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和中国企业家成长历史给出了有力证明。

五、“科技与跨界创新助力公益慈善新发展”论坛畅议新时代的公益慈善事业

本场论坛是共创日下午的平行分论坛,由国发院联合北大全球女性领导力研究中心主办,并得到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支持。论坛由北大国发院管理学长聘副教授、全球女性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马京晶主持。

主题演讲邀请到经济、法律、医疗健康、营销等领域六位专业人士,围绕新时代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这一核心议题,探讨科技与跨界创新如何助力公益慈善新发展,探究行业发展的规律并展望未来。期待唤起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公益慈善事业,并推动其高质量发展。

北大博雅青年学者、国发院经济学长聘副教授余昌华主讲“科技发展与未来展望”,主要从宏观角度,以扎实的数据分析科技在发展中的作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一部项目主任丁孟宇主讲“以共享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从理论角度介绍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共享发展的理念、背景、内涵、意义及政策建议。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中国代表处健康创新与合作部高级项目官员杜珩主讲“科技创新促进全球健康公平”,主要介绍了盖茨基金会及其贡献。

北大国发院助理研究员、南南学院助理研究员王进杰主讲“中国高净值人群的捐赠特点分析”,这是与马京晶老师等联合开展的研究,主要从行为和心理角度关注高净值人群的捐赠行为、心理特征并给出建议。北大法学院副教授、北大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分享“互联网公益——科技与公益的双向奔赴”。她提出,科技与公益的结合使公益更专业有效,科技因公益而具有人文价值。最后由腾讯基金会运营管理部负责人高滢智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主题为“和合共生:馆院公益创新与文化资源普惠”,介绍跨界创新与企业实践的融合。

主题分享结束,六位嘉宾还就听众们的踊跃提问深入交流。

六、AI碰撞局第9期暨承泽商学第15期共话“AI 背景下的未来技术、公司和人”

AI碰撞局由北大国发院数字中国联盟的校友们联合发起并主办,本期AI碰撞局暨承泽商学活动主题为“AI 2025:未来的技术、公司和人”,是商学共创日最后一场活动,由北大国发院传播中心主任王贤青主持。

北大国发院副院长、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黄卓,北大国发院助理教授侯宏出席活动并做主题分享。

黄卓主讲“AI时代的领导力与商学教育”,他表示,AI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对企业的领导力和商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商学教育要注重培养有数字化思维、跨界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并在适应时代变革的同时回归领导力和教育的本质。

侯宏主讲“人工智能条件下的知识创造型组织”。他指出,AI驱动的快螺旋加速了知识的利用和创新,但持续的知识创造仍然依赖于慢螺旋中的隐性知识转化和创造。在AI时代,企业不仅要利用AI技术加速知识的流转和创新,还要注重持续创造新的知识。只有平衡知识的利用与创造,企业才能在长期竞争中保持优势。

主讲结束后由智能跳越创始人李智勇主持两场主题对话。

首场对话主题是“重塑教育——AI驱动下的价值创造、全景逻辑与常识回归”,特邀知智教育创始人兼CEO、前快手教育运营总监李卓做案例分享,并与AI师傅+AGIClass.ai创始人兼CEO孙志岗和国发院助理教授侯宏同台对话。

嘉宾们围绕AI时代教育还可以教什么、未来什么不可能被替代、哪些价值会被AI放大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并与听众们热烈互动。讨论中有嘉宾认为,基础学科的学习在掌握具体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建立共识和共同语言;未来教育应基于AI已实现来探讨人类所需的新技能;人与AI可能最终促成智能文明诞生。同时也有观点反驳称,未来不需要共识,超级个体可以与多个AI代理形成闭环工作。

第二场对话主题是“决策智能的技术逻辑和应用实践”,特邀杉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斯坦福大学博士罗小渠结合企业案例做分享。他提出,决策智能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涉及组织、人和文化等复杂挑战,随着AI技术进步,决策智能将在未来5-10年内对人类的决策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最后主讲嘉宾罗小渠与国发院BiMBA商学院副院长杜晓梦、国发院副研究员朱丽对话交流并与听众互动。大家在讨论中提出,AI在决策中起辅助作用,在价值观、道德和情感决策方面人类仍有不可替代性;数字化有助于提高效率,同时会遇到组织结构和人性复杂性的挑战。

至此,北大国发院首期“商学共创日”活动圆满结束。活动通过不同主题的论坛交流,既深入探讨当前宏观经济、企业增长、出海战略等热点问题,又前瞻性地讨论了AI等技术对未来企业和社会的影响。活动有力地将商学教育和商业实践紧密连接,为参与者提供交流思想和分享经验的平台,既有助于促进学术研究与企业实践结合,也为未来把握商业机遇和应对挑战提供有益思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