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国发院承泽论坛第34期举办 多位学者研讨中国经济2025年的挑战与机遇

发布日期:2025-04-03 11:18    来源:

2025年3月28日晚,承泽论坛第34期暨《中国经济2025:稳预期、促消费与扩内需》新书悦读会在北大国发院承泽园420报告厅举行。

本期论坛由北大国发院联合中信出版集团主办,特邀北大国发院校友学院发展基金讲席教授卢锋、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围绕“关键之年的潜力与布局”这一主题,探讨202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和难点。活动由北大国发院传播中心主任王贤青主持。多家直播平台和很多线下听众参与。

主题演讲环节,徐高博士以“供给与需求的辩证法”为主题做分享,指出有效需求不足本质上是收入分配问题,表现是想消费的人缺乏购买力,有购买力的人缺乏消费意愿。他强调,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生产力进步与科技突破,而充足的有效需求是重要保障。面对有效需求不足,政策刺激投资虽然不是最优解,但也比强制去产能要好。他进一步提出,经济发展需要供需双轮驱动,即供给侧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提升生产力,需求侧通过优化收入分配刺激消费,同时保持投资稳定,避免在消费回暖前过度压制投资。

卢锋教授以国际视角深入解析中国“供强需弱”与顺差扩张规律,指出1980-2024年中国经历6次顺差高峰,平均7.4年达到一次峰值。最近这次贸易顺差飙升与中外疫情政策差异、美国通胀、中国产业升级等因素有关,而且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特殊的顺差机制。他总结强调,“十四五”期间中国顺差激增并非单纯是货币贬值所致,而是疫情叠加全球通胀背景下“生产强、内需弱”这一结构性矛盾的集中暴发,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叠加物价低迷,导致顺差飙升,既无法推高人民币汇率,也无法通过汇率调节实现贸易平衡。

朱克力博士作为新书《中国经济2025》的主编,从低空经济角度解读中国经济换道超车的关键因素。他提出,低空经济是未来极具想象力且有机会改写中国未来走向的关键领域。他分别介绍了低空经济产业链,以及低空安全、空域分类分级、智能系统、飞行器和应用场景等具体内容。朱克力博士表示,场景、空域、安全、法制、技术、标准是影响低空经济发展的六要素,主张打破物理空间、认知局限、传统介质三大边界,通过建立战略引领、智能技术、制度创新三大支撑,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圆桌对话环节由王贤青主持,就中国经济2025年的重大机遇与关键挑战等问题,徐高博士与朱克力博士同台交流,并回答部分听众的提问。

关于承泽论坛

承泽论坛创办于2022年,是北大国发院基于新的研究报告发布、新书出版,或者因应新的经济、管理议题而面向公众举办的专题论坛或新书悦读会活动,通过理性、开放的研讨和专著作者的领读,助力知识启蒙与公共讨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