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首页
- 新闻
国发院学术下午茶系列讲座|黄清扬:环境治理的几重权衡
发布日期:2023-12-12 10:31 来源:
自2022年秋季学期起,国家发展研究院开始推出学术下午茶系列讲座,旨在促进国发院师生内部跨领域交流,鼓励老师们分享新的研究想法,促进思想的交流和潜在的学术合作。本次下午茶是2023年秋季学期的第十一次活动,于2023年12月11日下午2点至3点在承泽园333教室举行。本次下午茶由黄清扬老师主讲,张丹丹老师主持,题目为《环境治理的几重权衡》。黄老师系统性梳理了环境经济学当前的重点议题,并探讨了中国环境治理背后的政治经济学逻辑。讲座讨论氛围浓厚,轻松愉悦,与会师生在享用下午茶之余,通过交流获得了丰富的学术灵感。
下午茶开场介绍黄清扬老师首先回顾了环境经济学领域应用简约式实证方法的文献中关注的几个重要议题。
第一个重要议题便是环境污染的外部性有多大。外部性可拆分为经济行为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污染造成的成本两部分,而两部分各自承接一脉文献。一方面,在经济行为对环境影响的话题中,既有关注企业生产排放影响的研究,也有基于家户行为和农业生产环境效应的讨论。除此之外,也不乏学者从交通拥堵、国际国内贸易视角来探究行为和环境的关系。另一方面,环境污染的经济社会成本研究主要采用两个视角:既涉及环境污染的直接影响,如个体健康、个体认知和劳动、以及农业生产效率;也涉及微观个体对环境污染的策略性反应,如个体在防护性支出、人口流动、住房市场上的应对。
黄清扬老师畅谈环境经济学重要议题基于外部性的诸多影响,第二个核心议题便是针对外部性的环境监管和治理。研究该议题的一个视角是把环境规制作为右手边变量,刻画环境规制对排污行为的直接影响和经济成本。例如,对企业排污量和产出效率的影响,统一排污标准叠加异质性企业的效率损失,以及黄老师求职论文所关心的选择性环境治理导致的配置问题。另一个视角则是把环境规制放在左手边,探究规制政策制定和执行背后的政治经济学逻辑。在中国情景下,研究既关注信息不对称下的央地博弈,以及信息不对称在环境规制目标、约束和欺瞒行为中的作用,也关注高度地方分权下地方政府选择性治理的行为。黄老师强调,环境规制的政治经济逻辑具有一般性意义,其适用性并不局限于中国,不少研究在选举制的制度背景下也发现类似现象。还有一个视角是基于最优政策考量,将外部性和环境规制结合,讨论环境污染的外部性损失和环境治理的经济成本孰轻孰重。
针对外部性和环境规制两方面的文献议题,与会老师提出了一些可供探索的视角,例如规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不同环境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等等。
随后,黄清扬老师结合文献前沿,介绍对中国环境治理现实的思索。他首先提出中国环境治理中的突出现象:高标准立法、普遍性违法、选择性执法。与会老师深感共鸣:数据治理、税收征管、金融监管、劳动政策等方面都存在立法标准高、实际执行灵活的现象。黄老师进一步指出,这一现象背后其实涉及三重行为主体的权衡:立法端的中央政府,执行端的地方政府,以及守法端的企业。三个行为主体的权衡有其内在逻辑,各自具有值得深挖的研究视角。
黄老师首先切入企业部门视角。企业部门的权衡在于面临污染监管导致的额外经济成本时如何选择。监管惩罚强度是立法和执法强度的结合,这不仅包括政府环境监管目标等相对强度,也取决于企业面临的其他领域规制的强度,还受到运动式治理的影响。如果监管惩罚概率低,企业按照法律标准生产成本高昂,违规却未必被惩罚,很可能选择普遍性违法。如果惩罚概率高,企业可能选择退出、减少产出、或者改进投入技术流程等策略——其中,信贷约束等企业资源能力对企业反应选择至关重要。基于企业部门权衡可以衍生出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利用企业排污量、投入产出和TFP等,倒推监管严格程度,这在黄老师的求职论文中有所应用;二是识别不同监管政策下企业的退出或迁移,这对数据库质量和识别方法均提出一定挑战。黄老师同时分享了他近期的一项研究计划——从企业退出和迁移的视角评估激进减碳政策的经济后果。
接下来,黄老师介绍了中央政府面临的权衡,该权衡的核心在于中央政府政策目标选择。一方面,政府的环境监管和其他政策目标可能冲突,政府在多个治理维度国家能力的“总预算”存在约束,强化其他政策目标则可能降低环境监管。另一方面,环境监管内部的治理目标之间也可能存在更深入的策略互动,包括重点监测污染物的名录变动和同时评估地方政府排污总量与环境质量水平的“双重责任制”等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现象。同时,中央政府目标还需要佐以精细化治理手段。单纯推出治理目标容易导向粗暴的监管。因此,中央政府如何通过协调政策组合、推动企业更多向降低排污强度而非减产或退出的方向行动,是值得进一步思索的问题。基于中央政府的权衡问题可衍生出一系列研究工作,黄老师随后重点介绍了他们近期的工作——政策目标和支持手段的轮动对企业生产/排污结果与减排方式选择的影响。
之后,黄清扬老师把视角转向地方政府的权衡。他指出,地方政府的基本特性是多重任务,其行为对应晋升锦标赛、行政发包制等模型特征。多重任务约束使得地方政府面临各类权衡取舍:激励目标之间的权衡、欺瞒与执行的权衡、自由裁量权在选择性规制中的表现等等。基于地方政府的运作逻辑可以衍生出丰富的研究视角,例如黄老师求职论文关注的选择性规制问题,央地互动下的监管垂直化趋势和结果等诸多话题。
在介绍完毕中央-地方-企业三重权衡的分析框架后,黄老师展望了环境规制研究的前景和面临的挑战。其一,环境规制行为和企业行为难以直接观测,目前大部分研究主要依赖间接手段推断。因此,数据和测度是未来科研需要攻克的难关。其二,企业级别微观数据在较新年份缺失严重,难以用其研究近十年来的政策效果,例如新环保法、环保督查等等。其三,从文献、数据、概念出发的研究需要回应现实决策中的目标、约束和权衡取舍。环境规制研究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黄老师表达了未来在这一问题开展观察、交流、调研及合作的浓厚兴趣。
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下午茶分享会圆满结束。黄清扬老师的讲座横跨环境、发展、政治三个领域,给与会师生带来不可多得的思想盛宴。讲座虽在下午三点结束,与会师生却热情不减,333教室仍然回响着热烈的讨论声。
文字撰稿:赵家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