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德明:由电影《美丽心灵》说起

发布日期:2015-06-04 02:24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约翰纳什于5月23日离开我们,也许他永远不会离开我……

绝大多数的人知道纳什和他的故事是经由2001年的电影”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片中的疯癫天才和他所经历的伟大爱情故事是电影的主旋律,至于纳什在数学和经济学(博弈论)所做的贡献,很少人能够在看完电影之后,准确的说出内心的感受,甚至还有些难为情的承认“不记得或者看不懂说啥”。严格的说,看完电影之后能够完全理解纳什对于数学和经济学的所做贡献的人,必须是在看电影之前,对于相关的文献有相当深入的认识,才能毫不费劲的了解那三分钟在讲些啥玩意;即使对于此类“行家”,以下我要说的话也并非毫无争议。所以,还是让我从那三分钟的电影片段说起。



电影进行到第19分钟,场景是纳什和哥儿们在酒吧里,5个美女走了进來,其中一个是最亮眼的金发绝色。场景在第21分45秒结束,纳什感谢金发绝色后从她身边飘然而过。谈话内容让我快速回转如下:……你们忘了吗?亚当斯密…在竞争中个人对于私利的追求也成就了公共利益(19分45秒)………亚当斯密需要修改他的理论(20分18秒)……也没有羞辱到其他女孩(20分49秒)……亚当斯密说过最好的结果……他说错了(21分35秒)。

简短的对话刻画出在纳什均衡提出之前,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之流对于竞争的传统认识:竞争导致资源不被浪费(竞争中个人对于私利的追求也成就了公共利益)。现代经济学术语就是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竞争导致帕瑞托分配。在酒吧里,纳什终于领悟到这个认识需要修正:竞争不保证资源不被浪费(金发绝色最后无人追求,20分50秒),并且他有数学工具证明这个百年不遇的结论。在1950年之前,同时也在第一定理还没得到完整数学证明(Arrow and Debreu 1954)之前,纳什就已经在博弈论的框架下,得到了第一定理的一个反例。这样伟大的创新却要等到45年以后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认可,也算是一个天大的讽刺。暂且不论世俗荣辱,让我再回到电影本身。

纳什参加工作后逐渐出现幻想,觉得有人要迫害他和家人,甚至产生与(隐形)黑衣客的对话与冲突,一再反映出他已进入一种精神分裂的状态,妻子的照顾和医生的治疗似乎都无济于事。在妻子的眼里,纳什要从梦中清醒,不是从脑袋里找答案,而是在心里(104分30秒)。此后的剧情就在爱情与疯癫之间摆荡,好莱坞电影的美式导演与编剧,最后在得奖盛典上由眼泪与微笑勾勒出完美的结局。经济学与数学的结合真是电影最后时刻纳什的表述:只有在爱情这样的神秘方程式里才能找到真正的邏辑(126分25秒)?

现代经济学家运用纯熟的数理语言来证明定理,更利用统计工具和数据来验证所创建的理论,这种习惯让经济学真正成为像物理或数学一般样的科学了吗?如果真是这样,纳什应该很容易适应之后的环境。在1950年证明了议价解(Solution to the bargaining problem)存在之后,为何他完全不知道议价解已经被应用在电信频道分配与反垄断法等方面(121分20秒)?像纳什这样的天才为何只能在年轻时发表了屈指可数的几篇论文然后油尽灯枯?

不要忘记了50年代是数理经济启蒙的黄金时期。用纳什的疯癫来解释他后来在经济学上基本交了白卷,不如说是经济学不是那种纳什所能够擅长发挥的硬科学,而是一种披着科学外衣的艺术(Art), 说的更通俗一点,经济学其实是一种说服的艺术(Art of persuasion),而这种能力恰巧是纳什天生所不具备的。纳什所倾心的事是不需要对人们去做说服的,就像是数学家破解密码或是物理学家找寻宇宙的奥秘,没有对人们说服的必要!试想在证明议价解存在之后,纳什费劲心思对人们解释他的发现有多重要,在现实生活中多么有价值,或者是指导学生写出更多的论文,那不是一个超级滑稽的镜头吗?

也许就是经济学这种特性“不去说服人们就无法证明本身存在的价值”,让众多(真假)经济学家疯狂的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到了不能自洽也不自知的境界。但是,当多数经济学家及人们同时都被某一种理论说服时,它所发挥的社会力量又是如此巨大。想一想马克斯与恩格斯的共产主义者宣言,或是凯恩斯的一般理论在那个时代的影响。正是如此,大学里的经济学教授忙着说服学生有关经济学的逻辑,研究院里的专家忙着说服政策制定者,投行的朋友们更是忙着区别买方和卖方的身份,身怕一不小心就被居心叵测的对手说服。我可以很容易的举出例子,数学家作出惊天动地的证明,物理学家寻找新的粒子,基本不在乎一般人们有多少被说服。还有一些有趣的人与事,似乎也不太在意说服:曹雪芹是否在说服读者?贝多芬与莫扎特又想要说服谁?梵高作画肯定不知该说服任何人。然而离开了说服,经济学这个行当还能存活几成?

说了半天,其实我的目的不在于对同行们作出任何价值判断;说服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活儿。在说服之前,道义上一定要告知对方,就是想要说服你,我用的工具包括高大上的数学符号和各种数据,也包括屌丝级的上山打猎和菜市贩桔。我的过往成绩(说错或对了那些),数据出处在哪(若是道听途说也要诚实以告),根据的理论有那些(某些学者的研究与文献),可能的缺失与误谬(别人的批评与修正)等等,当然还要加一句:信不信由你。如果经济学的本质就是说服的艺术,那么对于想要说服我的人,或者那些想要说服一般庶民百姓的人,请不要假借科学家的名义提高自己的可信度,甚至欺世盗名宣称自己是能够调控经济的工程师(economic engineers)。

最后,我还要悄悄的告诉纳什:老兄你入错行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