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讲座会议展开 / 收起
- 首页
- 讲座会议
- 【朗润·格政】学术论坛
- 新闻中心
讲座会议
sidenav header background第146期朗润•格政暨《中国2049:走向世界经济强国》新书发布会举行,探寻中国经济的新挑战与战略应对
发布日期:2020-08-18 10:44 来源:
2020年,中国要在第一个“一百年”目标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开始向第二个“一百年”目标迈进。值此“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中美两大著名智库——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组建联合课题组对未来三十年的中国经济展开前瞻性研究,研究成果的中文版《中国2049:走向世界经济强国》近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为此,2020年8月13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朗润·格政】第146期暨北大博雅讲坛第313期在线论坛,特邀课题组专家带来主题为“疫情与国际新挑战叠加下的中国经济展望”的分享,并举行了《中国2049:走向世界经济强国》新书发布会。
北大国发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教授,北大国发院副院长、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教授,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查道炯教授是这本书其中三个章节的作者,他们分别发表主题演讲,并进行圆桌讨论。活动由北大国发院研究员王勋主持。
姚洋教授在演讲中回顾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和经验,展望了第二个百年目标,即到2049年我们能否成长为经济强国。他认为,改革开放之前的三十年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由“非常规的经济和社会政策”主导,为增长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中国比较灵活地应用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政策建议,经济增长取得了非常显着的成就。这些政策建议最核心的内容包含三个方面:动员劳动力、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展望未来三十年,中国还要尽可能继续遵循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考虑到劳动人口减少这一不利因素,我们要在资本积累,特别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方面再多下功夫,同时在城市化和教育水平上多做工作,把这两个收敛因素用足,以最大努力去追求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
黄益平教授分析了中国未来三十年面临的新挑战,论证了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和改革的必要性。他认为,中国过去四十年实行“双轨制”改革策略,成效良好,维持了经济与社会的稳定,但市场化改革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不对称性发展,制约了整体经济进一步的发展。未来三十年,中国面临三个新挑战:从低成本到中高成本,从全球化到贸易战,从人口红利到老龄化。经济环境的巨变使得经济增长模式必须不断做出调整,并且双轨制改革政策也遇到了瓶颈,对增长和效率形成约束。他建议未来在四个方向进行改革:终结“双轨制”改革策略,进一步推进要素市场改革,采取措施支持创新与产业升级,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开放策略。
查道炯教授详细分析了中国国际发展环境的新变局与挑战,并提出应对方法。新冠疫情导致世界经济萎缩,放大了各国追求产品链、产业链“安全、可控”的紧迫性,各国在能源、粮食或更广泛的涉外经济领域都增加了对“依存度”的忧虑,担心受制于人。中美经济关系方面,与中国“脱钩”的主张在美国一直存在,并且美国对中国经济制裁的广度和深度都在增加。应对“脱钩”,中国应坚持技术标准的全球性互联互通,妥善处理“技术落后”的忧虑,优化产品加工集成和跨国物流组织能力。对于未来三十年应如何经营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查教授建议从五个方面努力:管理好与其他市场之间的经济距离,加强合规制度的建设,调动全球人力资源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在国际制度层面最大限度发挥合作精神,应以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作为外交的首要目标。
主题演讲之后,三位教授展开圆桌对话,就中国在国际发展环境中的有利条件,金融体系如何支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未来应如何改进制度建设,数字经济的发展前景,中国启动双循环等问题分享了各自的见解,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最后,《中国2049:走向世界经济强国》新书发布会举行,北大出版社特别播放了本书的宣传短片。本书由北大国发院与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联合课题组历时一年多共同研究出版,发起人为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教授。本书旨在研究中国如何在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围绕中国过去四十年成功的原因、未来三十年的新挑战,以及政策建议三个方面,来自中美两国的25位专家学者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进行了前瞻性的分析。本书英文版由布鲁金斯学会出版,中文版于2020年8月由北大出版社出版。
撰稿/王志勤 编辑/王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