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日报》卢锋:中国经济本轮调整为何更困难?

发布日期:2015-09-11 01:38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_MG_7876

在日前召开的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上,中国财政部长楼继伟表示,中国过去几年依靠政策刺激取得了9%到10%的增速,但这种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也超过了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未来5年中国经济将迎来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

中国结构调整如何顺利度过阵痛期?近日,在朗润•格政论坛:中国未来五年的增长与改革暨《北大国情报告:在朗润园读懂中国》新书发布仪式上,​北大国发院教授、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处于调整隧道的最深部位,政策应对“等不得,急不得”,如果内外大体平顺,中国经济增速能够在6%-7%之间筑底,中期完成调整后会在下一轮景气阶段冲刺高收入水平。

需关注发展中国家增量市场

卢锋认为,近年来中国经济运行遇到了内部和外部多方面困难,相当程度是对新世纪超预期追赶派生扩张失衡进行深度周期调整的产物。本轮调整在发生背景、形成机制、展开路径等方面呈现系统性特点,叠加结构转变,内涵尤其深刻,因而时间较长困难较多。

第一方面,从扩张失衡的环境背景看,超预期追赶提速与高出口导致对全球市场乐观预期,通过高投资派生较大规模产能过剩,需较长时间化解。

卢锋认为,当前全球经济调整,对中国经济有非常深刻的影响。过去中国在世界经济史上是一个小经济体,但变成世界工厂以后,拥有了30%左右的出口增长。这导致了中国过度投资带来产能过剩。

中国已经透支了发达经济体的存量市场。虽然随着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有可能在发达国家进一步扩大出口。但是与过去无法同日而语。发达国家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拉动作用会呈现数量级的下降态势。

但是发展中国家却是增量。中国近期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速要比发达国家高的多。所以今后外向增长的一个重要管道是进一步推进全球化,通过 “一带一路”政策与发展中国家一起发展。

卢锋认为,中国下一步出口需要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增量市场而不是仅仅盯着发达国家的存量市场。全球增量格局的变化对于中国后续格局调整具有参考意义。

第二方面,从扩张失衡的环境机制看,资产价格飙升,影子银行扩张,杠杆率过高,面临较为复杂的存量调整和局部资产负债表修复问题。卢锋指出,宏观调控对金融的干预更多表现为数量控制,这就难免形成了中国金融抑制有增无减的环境。在这种抑制背景下,导致了金融“创新”。所以我们看到影子银行业务如P2P在中国野蛮生长的情况。

第三方面,从调整进程短期中断看,大规模刺激中断了早先调整,客观加剧某些失衡因素。最后从叠加结构调整特点看,要素价格上升与重工业接近锋值倒逼转型升级,叠加结构调整使本轮周期调整更加困难。

本轮调整中对中国的有利条件

卢锋指出,首先本轮经济调整期间民生改善和民生就业形势十分稳定。这两年中国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工资与居民消费仍较快增长。劳动力市场与社保体系稳定运行,政府社会政策重视“托底”,使得民生领域形势较为平稳。虽然少数调整最严峻地区面临欠薪困难,不过就全国总体而言民生就业形势比较稳定。

其次,中国的贸易条件十分罕见地出现了三年持续改善。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4年,由于贸易条件改善增加的国民收入占GDP比重分别为0.9%,0.24%和0.66%。但是,考虑贸易条件的国内总收入GDI增速分别约为8.6%、7.9%、8.1%。这说明尽管中国GDP名义增速放缓,但是考虑贸易条件对国民福利的改善还是十分可观的。

最后,在中国经济调整期间会有一大批中西部省份利用相对通缩的环境实现快速追赶。这些地区在过去普遍存在“一增长就通胀,一通胀就紧缩”的问题。这一次可以利用调整机会实现“弯道追赶”。给中国长期区域发展不均衡提供改善机会。

卢锋称,目前中国的调整期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表现为:“挤水分”消化上游部门虚高过剩产能;“去泡沫”调减商品和资产虚高价格;“减杠杆”限制政府债务扩张,监管影子银行;“转预期”转变“政策是跌出来的”预期。

谈到下一阶段中国结构调整新的增长动力,卢锋指出,沿海较发达地区前沿创新活跃。一批西部地区有望实现“弯道追赶”。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简政放权改革举措鼓励“双创”活力。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