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denav header background
sidenav background

“求知寻是”系列讲座——香港住房保障60年

发布日期:2011-11-29 11:04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安得广厦千万间:香港住房保障60年

时间:2011年12月1日周四,晚7:30-9:30

地点: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410

主办:新华通讯社《财经国家周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CCERCLUB

主讲嘉宾:蓝列群女士,曾任香港特区政府房屋署助理署长,及香港领汇管理公司资产管理总监,持有英国皇家规划师等多项证书。领汇基金是亚洲最大最成功的房地 产投资信托基金之一,蓝女士全程参与了其上市和运营工作,并实现了自身从规划师、政府公务员,到地产金融专业人士、政策咨询智囊的角色转变。

内容简介:

“我们建造自己的屋舍,然后又由这些屋舍来塑造我们”,邱吉尔曾这样形容建筑,而在宏观层面上更是如此:一个有效、公平的住房制度,对个体的决策乃至社会的心态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回到1953年圣诞前夜的香港,九龙寮屋区一场大火导致5万多人流离失所,催生了“公屋”的萌芽。历经60年的发展,香港的住房保障制度在申请管理、融资建设、法律规范等方面已经非常成熟。蓝女士的演讲既有历史的尺度,也有细节的真实,她将告诉我们:

l  香港城市建设的“高密度”,土地利用的“有效率”,可不是仅仅靠着土地私有的产权,就自动配置起来的。其一直伴随着政府对发展权的强力控制,以及对城市运作规律的不断探索。

l  一般印象中“自由放任”的经济奇迹、“不干预”的资本主义,在七十年代以后的香港就不复存在了,土地和住房就是最明显的例证。相反其逐渐发展出一个公私合作、有效治理、三权分立行政主导的独特模式。

l  最后,资产投资和土地政策是否会绑架政府的发展战略;从房价飙升到贫富悬殊,这方面的民生问题与公共政策,又是如何影响香港政治经济走向的。

这对于大陆有着特别的意义:我们的公有土地批租制度直接移植于香港,而城市管理方面,香港将是大陆又一个经验的宝库。遗憾的是,我们有的东西学了,有的东西 却没有学,而且两方面都存在不少有意无意的误区。——了解“香港住房保障制度的60年”,不仅能帮助我们破除对市场和政府两极化的简单看法,更能展示制度 的形成过程,为思考大陆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的借鉴。(史晨,《财经国家周刊》研究总监)

附:

“求知寻是”系列学术讲座,是由国家发展研究院双学位同学运作的讲座项目。旨在为渴望求知的同学,搭建课堂以外了解中国崛起和社会转型中重大问题的平台。

《财经国家周刊》是新华社唯一的财经类周刊,与《瞭望》时政期刊群一起,构成中国发展和转型的政策气球。其新成立的智库事业部正在招募研究和采编复合型的人才,将面向在校和应届毕业生提供实习和工作机会,请感兴趣的同学们关注后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