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C1999026比较优势战略及其实施的制度基础

发布日期:1999-11-16 12:47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经典的贸易和发展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国家,其比较优势产业是从初级产品开始的,随着收入水平增长高于世界其它国家的水平,它的比较优势产业就会向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越是人口稠密、资本资源稀缺的国家越是如此。纺织品和服装产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成为许多国家比较优势战略实施初期的首选目标之一(Anderson Kym, Park Young, 1989)。中国在建国伊始,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便宜,资本供给严重不足,利率水平相当高。而重化工业资本密集程度高、建设周期长,与我国当时的要素禀赋情况相矛盾。发展重化工业,就必须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牺牲其它部门的利益,人为降低发展重化工业的成本,为重化工业提供廉价的劳动力、资金、原材料。其结果,有限的资源被倾斜配置到少数几个重点发展产业上, 而其它比较优势产业包括纺织业则得不到起码的资本。因此, 这一阶段我国纺织工业的要素禀赋优势根本无法发挥,纺织产品长期处于短缺状态。更为严重的问题是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所形成的国有企业缺乏激励的机制,成为国有企业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根本原因。 
       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纺织产业作为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业部门,它的发展与变迁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在转型时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代表性。更为重要的是,作为非国有经济代表的乡镇企业大多数首先进入的行业、进行初始的资本积累是纺织工业。我们的讨论也将主要集中在乡镇企业的在早期的要素组合过程中,如何依据市场交易来形成其产权合约,这些产权合约正是早期乡镇企业发展开始出现市场化交易的制度基础。因此我们将主要通过对乡镇企业早期要素获得和产权合约形成的分析,来说明形成竞争的制度基础。

 

 

详文请见文件下载

 

相关下载: No.C1999026   No.C1999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