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出版物展开 / 收起
出版物
sidenav header background2001年第12期(总第234期) 价格控制与粮食市场稳定
发布日期:2001-03-05 11:30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001年2月23日,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博士在中心致福轩做了题为“价格控制与粮食市场稳定”的讲座,以下是其讲座摘要。中国对粮食市场一直有很强的控制。改革开放以前,粮食市场的运作完全处于政府部门的控制之下。到了80年代,政府陆续出台了农业生产责任制等改革措施,放开了部分粮食市场。而在90年代后期,随着粮食购销三项政策的实施(统购统销、封闭运行、顺价销售),实际上政府又加强了对粮食市场的控制。
政府这种行为的背后有着这样一个逻辑:粮食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粮食供给的较大波动会给经济运行带来很大冲击;并且,中国一半以上的人口是农民,粮食价格的波动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由于粮食市场存在着“蛛网效应”,同时粮食供给的弹性相对而言要比粮食需求的弹性高,因此,粮食市场中的任何一个外部冲击都会被逐级放大而发散,表现在市场中就是粮食供给和价格必将振荡波动,进而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在上述逻辑下,政府介入粮食市场、控制粮价似乎就顺理成章了。
但是,也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政府控制粮价的效果如何?是不是好心办了好事呢?
王小鲁博士对此进行了计量分析。他在1985年至1999年的全国分省农业数据的基础上做了一个计量模型,这个模型包括以下几个联立方程:短期粮食供给函数、定购价格函数、议购价格函数、市场价格函数和粮食净进口函数。他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对这个联立方程组进行三阶段最小二乘回归,得到了对这5个函数的估计值。
以上述估计为基础,王小鲁博士对中国粮食市场在面对外部冲击时如何调整进行了模拟分析。主要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是粮食市场遇到永久性冲击,政府不做出重大政策调整,也就是保持议购价格的弹性不变。这种情形下模拟的结果是,政府对粮食的调节不足以使粮食市场恢复到原来的均衡水平。另一种情况是当对粮食市场的冲击达到某一水平,如粮食产量的波动达到一定百分比时,政府便做出重大的政策调整,也就是说不再按照以前的收购价格弹性来调整价格,而是突然以比原来高3、4倍的弹性来调整收购价。这种情况下,模拟的结果是,如果冲击是暂时的(如自然灾害),则政府对粮价的调整,由于信息滞后,反而使粮食市场震动反复,并且粮食市场无法恢复到原来的均衡水平。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政府对粮食市场和和粮价的控制没有起到控制波动的作用,由于对粮食市场的反应过激且滞后,在一定程度上是扩大了粮食市场的不稳定性。另外,由于政府粮食供销控制了大部分市场,靠自发调节运作的粮食市场被挤压到一个很小的空间,所以其稳定粮食市场的作用有限。第三,政府控制之下的粮食进出口同样对国内市场反应迟钝,不能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在某些年份
最后,王小鲁博士提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第一、主要靠政府来调节粮食供求的政策应该转变为主要由市场来调节。第二、建立小规模的粮食专项储备,在边际上调节粮食供给,同时这种粮食储备不能以盈利为目的。第三、对粮食市场的调节必须建立在健全的信息收集体系基础之上。最后、粮食进出口应该市场化,但同时对国际市场的开放必须循序渐进。
讲座后,经济中心的卢峰教授做了一个简单的评论,以下是其评论摘要。
卢教授认为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首先它探讨了一个真实经济中的问题。20年来中国在粮食问题上的反复反映了人们内心这样一个问题:粮食的价格信号和产量之间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根据市场经济的原理,商品的价格信号会把市场调节成一个稳态,而这个稳态也与社会的一些目标相吻合。但是由于粮食是一个特殊的商品,在一定阶段粮食的需求弹性非常低,即所谓的“民以食为天”。万一由于蛛网效应或其他原因,价格调节无法达到均衡状态,结果和社会的一些基本目标如安全目标等相冲突怎么办?因此人们对市场调节有很大的顾虑。在这个问题上,王小鲁博士的文章做了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第二,卢教授认为这个报告的研究方法很有创意。前人类似的研究基本上是局部研究,比如研究粮食净进口、净出口、粮食产量等和价格的关系,而忽略变量间的内生关系。这个研究通过一个联立方程组内生化了上述变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这是很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