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第31期(总第253期) 机构投资行业的资金管理模式

发布日期:2001-07-06 05:44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001年5月15日(星期二)美国Barclays Global Investors公司的黄河博士在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致福轩做了一个题为“机构投资行业的资金管理模式”的讲座。黄河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而后进入一家美国的投资银行工作,有着丰富的关于资产管理的实际操作经验。在讲座中,他简要介绍了美国资产管理的概况以及运作策略、投资回报、投资风格、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以下是其讲座摘要:

    首先,黄河博士简要的介绍了美国金融市场概况。美国的股票市场的市值大约为17.2万亿美元(2000年底的数字),政府债券为9.3万亿,企业债券5万亿,共同基金6.2万亿,养老基金9万亿,人寿保险基金3.1万亿。如果单看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股票6.6万亿,而机构投资占10.6万亿,这说明在美国的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包括共同基金、养老金、保险公司等等)占据了大部分份额。信用市场与股票市场相比要大了很多,有27万亿的市值。在信用市场上,个人拥有的信用工具只占10%。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基本上在一个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上,机构投资者所占比重非常大。

    而后,黄河博士介绍了美国资产管理公司一些常识。资产管理公司的帐户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大投资者开设的,他们可以开设独立帐户;但是大部分客户开设的是普通帐户,他们参与某个金融产品,然后按照投资的比例获得相应的回报。资产管理公司和共同基金一样,都属于一种托管的结构(trust),它所管理的资金和自有资金是完全不同的,并且必须要截然分开。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者拥有一定的托管资金的份额,但这和股份制不同。在这里,投资者没有投票权,这里也没有股东大会,客户可以将他所拥有的share兑现,但是不可以转让。托管资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所得是免税的。美国的法律规定资产管理公司必须雇佣独立审计,因此美国的资产管理公司同时进行独立审计和内部审计。

    通常,如果资产管理公司的规模比较大,这种规模效应就会使得客户交易出现netting,也就是如果某个客户想将手中的share换成现款,由于大数定律可能同时存在另外一个人想买这个share,这样客户提款和入帐时就可以在公司内部直接转移。这就省去了许多交易费用。

    接着,黄河博士从投资策略、投资风格、投资回报和风险管理这几个角度介绍了资产管理的一些知识。一般说来,个人投资者追求最大的收益,但是机构投资者却不一定,机构投资者可能追求稳定的现金收入,或者追求资产负债的平衡,或者追求一定的资产流动性。那么如何衡量这些投资策略的绩效呢?70年在美国兴起了用指数作基准衡量机构管理者的资金的绩效的方法。现在,绝大多数基金、机构资产管理者都有一个定量化的指数来衡量投资绩效,并且这个指数的功能还不仅仅局限于此,它同时还可以帮助投资者设计投资策略。

    从投资风格方面来看,资产管理者的投资风格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混合型,也可以是单一型。近年来,大客户为了分散风险,不仅仅追求金融产品的种类的多样性,越来越将追求投资风格的多样性当成目标之一,并且还力求各种投资风格之间的弱相关性。

    从投资回报和风险角度看,当前机构投资回报和风险的主要来源为:债券证券种类的选择、货币的选择、利率的选择、产业间的资产分配、在市场上的信用等级选择、产品结构的选择。以上这些因素占机构投资者收益和风险来源的主要部分,个别金融产品的选择不是很重要。对于一个追求回报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交易商而言,重要的不仅仅是投资策略,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交易的技巧,比如market timing,你什么时候买进、卖出;还有交易频率,这涉及交易费用的增加;还有就是流动性。

    单从风险管理角度看,在美国的金融市场,风险的定义因投资者而异。比如说对于不同的投资者而言,他可能看中的是汇率风险、利率水准的风险、利率陡度的风险或者利率凹度的风险。管理风险比较标准的方法就是“化整为零”,分析出各种风险,然后精确地用计量的方法数量化,将一个基金的风险拆成许多小块,然后对这些小块进行管理。风险主要分为四大块:市场风险,交易对方的信用风险,抵押风险,证券发行的风险。当前美国金融界有一个比较新的概念:风险预算(risk budgeting)。如果要追求高收益要高风险,但是高风险并不保证高收益。一个客户经常给定一个风险的基准,资产管理者的投资行为带来的风险必须控制在“预算内”。这样资产管理者需要一个计量化的手段,来寻找某种投资工具在有限的总体风险下获得最高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