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第37期(总第453期)公司丑闻与商业伦理

发布日期:2004-09-07 07:04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公司丑闻与商业伦理

 

2004年9月11日晚,美国商业、技术与伦理研究所(IBTE)主任Albert M. Erisman 博士在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万众楼就商业伦理问题作了一个演讲,下面是演讲的主要内容。

究竟什么才是商业伦理?可以通过几个案例来引出我理解的商业伦理。美国安然公司曾经是一家非常成功的能源企业,然而前不久该公司通过假账掩盖巨额债务并虚报盈余的丑闻暴露了,现在已经破产。负责审计安然公司财务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Andersen),也因此破产。类似的公司还有美国Tyco公司与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WorldCom公司,Tyco公司的CEO,用公司的钱,过着极为奢侈的生活,现在被指控从公司盗用了六千万美元,即将接受法庭的审判。波音的首席财务官Mike Sears因涉嫌“非道德交易罪”被解雇了,美国司法部门正在调查此案。意大利奶制品公司帕玛拉特(Parmalat)公司总裁被指控涉嫌指使制造假账,并且侵占数亿美元。这些问题不仅仅出现在美国,商业社会的丑闻还在不断上演。

为什么会这样?我归纳了几点原因,首先,信息时代中,公司管理者在快速处理大量信息时容易“短视”,而许多对短期有利的行为往往有损公司及个人的长期利益。此外贪婪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网络公司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一批批几乎是一夜暴富的年青人,这些年青创业者甚至还没有成立合法的企业就获得了几百万上千万的巨额收入。这就刺激了许多经理人的贪念,他们觉得自己应该拥有更多的财富。再者,技术进步与商业活动复杂化也使得更加隐蔽的手段成为可能,有些手段甚于还没有法律明文禁止。美国一家生物制药公司(ImClone) 研制了一种治疗癌症的药品,但最终联邦药品监管部门决定不批准这种药出售,该公司CEO(Sam Waksal)利用这一内部信息在股市上大赚一笔。在事发被判入狱87个月后,他说自己太自负了,自认为不会被发现。他告诫所有公司高级管理人,在一个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管理者很容易忘记自己的信念与伦理,忘记了对法制的信念。

商业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认为企业的目的在于股东利益最大化,我不这样认为。因为股东利益最大化往往就意味着追求高股价,而追求高股价的公司往往是短视的,短期抬高股价的决策往往无益于企业的长期价值。Allan Kennedy在《股东价值论的终结》一书中指出,企业追求短期高股价的决策往往损害了其长期利益。我认为,商业的核心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他人”,服务对象不仅包括股东、还包括顾客、员工、供应商、政府监管人员以及所在社区等。向顾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可能在短期会提高成本,但会带来长期的收益;企业雇用员工,要的是员工的头脑而不是体力,要的是员工发挥积极性与创造力,因而充分考虑员工的利益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也会使商业经营更为成功。

那么什么是商业伦理呢?有人认为就是不违法。商业活动当然应该合法,商业伦理是关乎个人与组织内在价值的,可以指导企业在法律规范缺失时的决策。在一些特定环境下,法律规范与伦理规范是相冲突的,遵守纳粹德国的法律就不符合伦理规范,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在现代社会,技术进步与全球化带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法律相对于一些新兴事物具有滞后性。商业伦理不仅仅是要避免出错减少损失,它还对管理者的任务具有导向性。合法是必要的但仅仅合法是不够的。商业伦理还包括符合组织的发展战略,对商业行为方式与目的都有要求。波音公司前首席财务官Mike Sears在被解雇后说到,他从来没有从事任何他认为与公司政策相左的工作。但我们从事后来看,他的所作所为确实违反了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

也有人对商业伦理是持否定态度。例如有人认为人们在工作与生活中都应该保持一贯的伦理规范,不存在不同于生活伦理的商业伦理。我也认为应该保持一贯的伦理规范,但我不认为商业伦理只是个人生活伦理在工作中的表现。有些人认为商业伦理就是财务数据真实,是“黑白分明”的简单问题,但实际上商业行为往往无法如此简单地一分为二,相信在座各位在商业活动中也遇到过“左右为难”的情况,商业伦理还需要考虑许多更深层次的价值问题。还有人认为,与企业战略规划、领导层培训一样,商业伦理是商业成功的要件。我也认为商业伦理有助于促成商业的成功,但这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商业伦理与公司的社会责任也不尽相同,公司对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是商业伦理的一个内在要求,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社会责任往往有助于公司盈利,但不能出于盈利目的而承担社会责任,应该自觉地作为商业伦理规范去承担社会责任,让好的结果自然地产生。

商业伦理规范的领域很广泛,商业伦理对财务数据的准确、合同的遵守、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是很显然的。以人事管理为例,中国企业的老板经常将自己的亲戚安排在自己公司的管理位置,这对于其他人是不公平的,会打击其他员工的积极性。此外,产品质量、环境影响、知识产权、雇用关系也都是商业伦理规范的领域。如果一个公司始终坚持商业伦理,那么其员工会有自豪感,从而会激发出更多的热情与创造性;如果产品始终是可信赖的,最终会获得客户的信任;与供应商的交往也是如此,供应合同不可能是面面俱到的,如果能获得对方的信任,那么合同不完备的问题就能很容易得到解决。当然,有些时候,坚持商业伦理是有代价的,尽管最终会有收益,但长期收益可能是当时无法预见的,这就需要一种勇气。

美国有一家公司叫Costco,曾经有一段时间,华尔街的分析员普遍认为该公司给员工的薪水太高了,而其产品的价格太低了。该公司的CEO回应到,我们这样做是想建立员工对公司的忠诚,我们不想看到过于频繁的员工流动;对于我们的顾客,我们的价格策略是要让他们相信这里的产品与价格总是值得信赖的,我们关注的是企业的长远价值。我的一个朋友曾经这样评论到,如果你是以真心诚意地爱护、并尊重员工,员工的士气将会高涨,生产力将会提高,利润也会更多;如果你为了士气、生产力、利润的提升而去爱护、尊重员工,那么这种操纵手段迟早会失效的。这是一条重要的指示:坚持商业伦理是因为它是对的,而不应该是出于功利目的。一家制药公司有种药品非常畅销,上个世纪80年代,芝加哥有一个人食用该药后死掉了。调查发现是因为药品被下了毒,一时间,没人知道该药品是在生产过程、运输过程还是在零售终端被下了毒。如何处理这一事件?该公司的作法是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将该药品从零售架上撤下来,停止出售,等待检验。一般的做法在事发当地做回收与检查,因为全国范围内这样做是要花费相当大的成本的,后来发现,药品只是在零售终端被下了毒。有趣的是,经过这一事件后,公众对该公司的信心倍增,不久该公司收入大升。这个例子再次说明了,当长期利益无法预见时,坚持正确的商业伦理的勇气往往是会有所回报的。

“正确”的标准是什么?各国各地人们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与经历也不同,即使在同一个国家,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与经历,人们对“正确”的理解也各不相同,但我们总可以从基本的价值观中找到一些共同的商业伦理。

商业伦理不仅仅是公司领导者应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每一个人,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与思考的,当然领导者拥有较多的权力,这方面的职责也更重大些。哈佛商业院最近宣布,他们将在MBA课程中加入商业伦理。

坚持商业伦理还可以减少商业管制。管制的原因往往是已有法律无法有效规范人们的行为,如果人们都坚持商业伦理少钻法律空子,那么管制就可以大大减少了,管制的增加对绝大部分公司都不是一件好事。管制并不是解决公司做假账等问题的有效方法,人们总会有办法规避这些管制规则,关键是引导公司坚持商业伦理,加强自律。

 

 

(整理人:张晓亮、卢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