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出版物展开 / 收起
出版物
sidenav header background2005年第65期(总第550期)资本充足率要求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发布日期:2005-11-04 09:50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005年10月19日,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李连发博士在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进行了题为“资本充足率要求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的讲座。本期简报报告讲座主要内容。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当局往往具有不同的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力图确保银行能够发放充足的贷款,以保障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而监管当局目标是限制银行的借贷,以便防止承担过多的风险。为了避免政策目标之间自相矛盾,中央银行在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银行面对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会带来什么影响;是否存在一种既体现了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又能够使经济稳定增长的最优货币政策呢?
中央银行知道,金融中介对于宏观经济稳定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运行良好的金融系统,经济发展就会渐渐趋于停滞;而监管当局的职责是保障金融系统平稳运行。货币政策当局和监管当局的目标可能是不一致的:在经济低迷的时期,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可能恶化。对此监管当局的自然反应是,要求金融机构减少放贷业务量,以保证其在面临风险的时候具有足够的资产储备;监管当局往往通过资产充足率来对银行贷款做出限制,这种限制在经济衰退的时期更加严格,而在经济繁荣时期变得宽松,而金融中介作用的减弱是和经济的衰退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看起来好像是规制加剧了衰退。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2001年指出,对资本充足率的管制“具有扩大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潜能”。
Blum and Hellwig (1995)率先从理论上阐述了这种现象,他们通过理论模型,解释了资本充足率要求如何加剧经济波动,是对这一问题的开创性研究。但是由于其仅仅着眼于银行系统的行为,因此对于问题的分析是不完善的,他们没有考虑中央银行对于经济波动会做出反应,这个假设是不现实的。
如果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的时候,潜在的考虑到了资本充足率要求可能对金融体系的行为造成影响,那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资本充足率要求带来的效应还会持续么?我们通过建立了一个最优货币政策的模型得出结论: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在决策的时候,一旦考虑了其金融系统的资产负债表的状况,资本充足率限制对金融系统的影响就会被完全抵消。在给定的经济发展和通货膨胀水平下,银行系统面临的压力越大,在最优货币政策下,中央银行便会把利率设定的越低。
我们分别建立了一个静态的和动态的模型。模型的要点如下:静态模型是一个包含银行部门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这样做是为了用最简单的方式刻画银行部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银行可以通过利率影响总需求,利率越高,通货膨胀率越高,社会总需求越低;对于借贷市场来说,银行吸纳存款,发放贷款,当银行资本存量下降时,放贷能力受限制。在没有资本充足率限制的情况下,银行的放贷能力取决于银行存款和资本存量,当银行面临资本充足率限制时,借贷能力便可能小于没有限制的情况。接下来把宏观经济指标和银行行为联系起来,银行存款的规模由经济总产出和利率决定,银行资本的规模由经济总产出决定,实际贷款需求由实际贷款利率和经济总产出决定。在经济主体理性预期等假设下,当借贷市场和商品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时候,结论是:第一,当产出受到一个外来冲击的时候,如果银行系统面临资本充足率要求的限制,那样实际产出对冲击的反应比没有资本充足率要求的情况更大。也就是说,资本充足率要求会放大经济周期波动,换句话说,当银行受到资本充足率要求时,产出对于借贷利率的敏感度更大。第二,当银行面临资本充足率要求时,银行借贷占银行资本的比例越高,社会总产出对冲击的反应越大。
下面我们假定货币政策当局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到了资本充足率要求。中央银行的目标是稳定经济,通过改变短期利率来降低通货膨胀率和产出的波动,我们还假定中央银行确切的知道总供给和总需求受到冲击的大小。由于中央银行明白资本充足率要求会对银行的行为造成影响,于是会根据银行受到资本充足率要求的限制与否来制定不同的货币政策。结论是,货币政策能够抵消总需求的冲击,但是总供给的冲击将导致在总产出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取舍关系(trade-off)。令我们感兴趣的是利率的决定,当银行系统受到资本充足率要求的限制时,利率对冲击的反应更大;当银行面临资本充足率要求时,银行贷款占银行资本的比例越高,社会总产出对冲击的反应越大,利率对于总供给冲击的反应就越大。最后,当货币政策是最优政策时,总产出和通货膨胀率只和供给冲击有关,和资本充足率要求没有关系。中央银行如果考虑到资本充足率要求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那么资本充足率未必会放大经济波动。
推广到动态模型:假定通货膨胀和产出波动对经济的影响是持续的,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有滞后,结论和静态模型完全类似:当银行系统受到资本充足率要求的限制时,利率对冲击的反应更大;当银行面临资本充足率要求时,银行借贷占银行资本的比例越高,社会总产出对冲击的反应越大,利率对于总供给冲击的反应就越大;货币政策是最优政策时,总产出和通货膨胀率只和供给冲击有关,和资本充足率要求没有关系。
我们通过拟合,给出了中央银行最优反应的大致数量级,但是当我们把这些假设用美国,德国(统一前)和日本的数据来检验,并估计其货币政策走向的时候,我们发现资本充足率和货币政策制定者的行为在美国是符合理论的结果的,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采取的政策和我们的理论推导一致,当经济分别处于衰退和繁荣的时期,相应的降低和提高利率,以抵消银行面临的压力;相反,德国和日本的政策制定者在总产出下降的情况下却提高了利率,和理论的预测相反。
(江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