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第30期(总第317期) 美国经济中期预测与美国银行业发展——CCER-NBER第五次年会简报之一

发布日期:2002-07-15 07:27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与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第五次年会于2002年6月30日-7月2日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万众楼”举行。本期简报简要介绍美国NBER主任Martin Feldstein教授关于美国经济增长中期预测和哈佛大学Ben Friedman教授关于美国银行业发展问题的发言内容。

美国经济增长的中期预测
Martin Feldstein
    2001年夏天,NBER发表声明,认为美国经济开始出现了衰退,并在同年11月发表看法,认为衰退实际上从2001年5月开始。如何准确把握经济膨胀和衰退的时间对每个国家和研究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NBER的判断是根据不同领域的专家对美国经济不同领域的统计数据进行认真估计后做出的。当时我们主要根据就业率、总产出、销售和收入4项主要统计指标的下降趋势判断经济正处于衰退之中,并且衰退从5月开始。现在,经济出现了复苏的迹象,那么,复苏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趋势能否持续下去成为我们密切关心的问题,做出判断还需要有更多的统计数据来支持。

    我个人认为,美国经济已经恢复了增长,并且已经持续了4个月。事实上,在NBER内部对这个问题也有不同看法,我们对此也多次展开过讨论。最近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季度美国GDP增长幅度达到5.6%,真实GDP的增长甚至可能达到6.1%,这是一个非常强劲的增长势头。与此同时,存货结束了下降趋势,出现大幅增长,最终消费上涨了2%,就业率也出现回升。所以,我认为,美国经济已经摆脱了衰退,开始出现增长。在2002年1季度,私人消费、存货投资和政府开支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他国内指标也有不同程度上升。

    如果我们关注近期美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就会发现经济增长并不是一个突发事件或者说是低谷之后的短暂反弹。首先,过去1年美联储大幅下调利率利息率,2000年12月的联储利率为6%,但现在只有1.75%,我认为,利率下调对经济的刺激作用非常明显。联储之所以能够容易地运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首要原因是较低通货膨胀率使联储不必担心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带来通货膨胀率的快速上升。同时,雇佣成本统计指标的增长开始放慢,在过去几个月中只上升了不到4%,这是因为生产率的快速上升,单位劳动使用成本下降,并且下降速度非常快。虽然货币总量的上升比较缓慢,但这并不会对货币政策的作用造成很大影响,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联储虽然成功地降低了短期利率,但是长期利率仍然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

    另一个刺激增长的因素是财政政策。布什总统在衰退出现之前就开始实施一个持续性降低税率的计划,美国已经有了很多年财政盈余,因此,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并不会导致政府的收支恶化。这项计划的降低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刺激经济增长,第一,它可以增加人们实际可支配收入,第二,有助于人们形成税率降低预期,从而增加消费和投资。

    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一个不确定因素是商业投资。2002年1季度对生产设备和软件的投资仍然是下降的,但是同时期IT行业的投资有非常明显上升,而且设备的生产和进口也出现了上升。我个人认为,最终消费、盈利水平和现金流水平的上升有助于恢复企业的信心,因此,投资增加只是早晚的事。基于此,我认为2002年美国的投资水平肯定会上升,全年的GDP增长率可望达到3.5%,在通货膨胀率低于2%的情况下,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

    拉动经济增长率提高的最主要因素,在我看来是生产率的迅速提高。生产率指标可以用1单位投入的产出水平来衡量。生产率提高可以从4个方面促进经济增长:促进真实GDP增长;促进劳动力收入提高,从而增加消费;促进投资回报率增长,从而增加投资;有利于降低劳动力成本和通货膨胀率。从一些简单的事实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生产率提高的幅度:1970年-1995年,生产率平均每年仅提高了1.6%,1995-2000年上升至年均提高2.7%,2001年下降到1.9%,但在2001年4季度和2002年1季度,生产率的上升幅度分别高达5.1%和8.4%。造成生产率快速提升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除此之外,美国的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很强,因此,新技术很容易扩散;美国公司对管理人员的报酬方式也提高了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更愿意采用新技术,提高生产率。后两种因素促进了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从而提高全社会的生产率,这也是造成美国和拥有相似技术水平的西欧国家之间经济增长出现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那么,在今后10年中,美国经济增长前景怎样?根据美国政府的预测,在今后10年中,美国年平均劳动力增长1.1%,企业(business)生产率增长2.5%,GDP生产率增长2.0%(企业生产率指标覆盖范围较窄,不包含住户拥有的住宅和政府部门等,这些部门生产率增长较慢)。由此估计美国GDP年均增长率为3.1%,这比10年前预测要高出整整一个百分点。

    尽管我对美国经济增长基本持乐观态度,但是一些因素很可能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在这里我想强调2个因素。第一是美国储蓄率可能的大幅度增长,第二是美国经常账户的赤字。

    在1990年-2000年,美国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增长中,私人储蓄率(包括企业储蓄)从7.8%下降至1%,全社会储蓄率则从4.6%上升到5.6%,这是因为政府的储蓄增加了。过去10年中居民储蓄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股票市场的快速增值促使人们将更多的资金投向股市。但是,现在的一些因素会促使人们提高自己的储蓄率,这些因素包括:股票市场低迷;未来税率可能提高(这只是一种可能,并不代表一定发生);恐怖主义行为增加了不确定性。储蓄率的快速提高可能会引起衰退,除非投资或者出口同时出现大幅度的上升。

    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美国巨额经常账户赤字,2001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4170亿美元,约占当年GDP的4.1%。经常账户赤字可以通过资本账户盈余来平衡,换句话说,就是资本净流入来弥补。预计2003年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将达到5500亿美元,超过GDP的5%。现在,外国在美国的净资产累计达到94,000亿美元,对应的美国在外国的净资产为72,000亿美元,净流入美国的资产大约是22,000亿美元。尽管如此,美元贬值似乎仍然不可避免,这是因为:1、经常账户赤字过大,超过5%,给美元造成了巨大的贬值压力;2、美国的利率水平不足以吸引投资者投资于美国债券;3、股票市场的低迷也会降低国外投资者的投资意愿;4、欧元升值会吸引资金流向欧洲。美元贬值有助于改善经常账户平衡,但是同时也会造成资本净流入减少,这将提高美国的实际利率;另一方面,美元贬值引发国内通货膨胀,造成名义利率的升高。这些都不利于美国经济的增长。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元贬值带来的出口增加有可能弥补国内需求的不足,从而保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两种作用究竟哪个更强,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美国的银行业
Ben Friedman

美国商业银行的规模和经营范围

    从绝对数量上说,美国银行的资产总值在不断扩大, 并且同GDP的比例大体保持不变。但是,银行的市场份额正在逐年下降,在信贷市场上,银行贷款的比例越来越小,银行资产占美国经济融资总额的比例也越来越小。近年来,美国金融自由化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直接融资得到了巨大发展,传统银行融资的份额正在不断缩小。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可以读出很多关于银行业经营情况的信息。从资产分布情况来看,美国银行持有的各种证券在资产总值中比例正在不断下降,各种贷款占资产总值比例基本保持不变,而持有房地产的比例却逐年升高,这反映了近年来美国银行投资的重点正在逐渐由证券向房地产转移。从银行的负债情况看,原先作为主要资金来源的活期存款账户的份额从50年代的70%下降到今天的10%左右,小额储蓄存款的份额则从15%上升到45%,成为今天银行的最主要资金来源,大额储蓄存款的份额也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这种变化反映了技术进步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支付技术的进步和手段多样化使银行即使在对应的储蓄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满足客户支取资金的需要。

    在这里,我们进行国际比较的重点放在资本市场和银行的关系上。在世界上的主要发达国家中,银行资产都超过了资本市场的总值,德国等国家的比例甚至可以达到2:1,而美国这一比例恰好反过来,是1:2。从银行的资金流向看,商业贷款仍然是美国银行资金投向的最主要方向,占银行贷款总额的60%。但是如果换个角度观察就会发现,银行在向企业提供资金方面的地位已经大大降低了。1994年,美国非金融类企业的负债中,银行贷款只占不到20%;企业债券的比例超过了50%。这种变化说明以银行为主导的融资方式正逐渐让位给证券融资为主的方式。

银行系统快速恢复健康的主要原因

    80年代末,美国爆发了严重的银行危机,1988年破产的银行数量高达200家,政府当年为了治理危机耗费的资金超过90亿美元。但是今天,美国银行业已经完全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银行的破产率和用于银行破产问题的花费都接近于0。是什么原因让美国银行如此迅速地走出危机,有6个方面因素的作用是最值得关注的。1、银行恢复了稳定的盈利能力。这部分缘于银行成功地降低了经营成本,换句话说,提高了经营效率。技术进步和银行经理人员越来越注重节约是其中的关键。2、银行间的合并与重组,从80年代末开始,美国银行业掀起了合并的浪潮,虽然同其他发达国家比,美国的商业银行数量仍然很多,但同过去相比已经大大减少了。3、美国银行的地区性分支机构逐年增加(包括国内分支机构和国外分支机构的数目)。4、同过去相比,银行更有效地控制了信贷风险(Credit Risk),不良贷款(NPL)比例大大降低。由于技术进步,银行现在拥有越来越多的手段来评估和控制风险,这方面进步也是为了适应原来越严格的银行监管制度的需要。5、尽管银行在贷款市场上的份额逐渐下降,但是,银行从其他中介服务中获得的收益正稳步上升。对某些大银行来说,其他收费业务的收入已经超过了传统的贷款业务的利息收入,这些业务成为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6、宏观经济长时间运行良好,实际利率稳定是美国银行能够快速走出危机的大背景。

银行监管的发展

    80年代,美国银行业爆发了重大的危机,这是双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对金融自由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要求赋予银行经营者更多的权力,放松对银行进入新领域,行使新功能的约束;2、政府对银行监管制度持消极态度。后来的经验表明,银行监管同金融自由化并不对立,相反必要的有效的监管是实现金融自由化的基本条件之一。

    近年来,美国银行业的监管制度发展主要体现在下面5个方面。第一、参与并执行巴塞尔协议。第二、建立了缩写为“CAMELS”的银行评估和监管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银行监管的主要内容被分解成六个方面:1、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2、资产质量(Asset quality);3、管理水平(Management);4、盈利状况(Earnings);5、银行资产负债的流动性(Liquidity);6、对市场风险的敏感程度(Sensitivity to Market Risk)。所有银行评估和监管工作基本都围绕这六方面的指标展开。第三、建立了一套快速纠偏机制(Prompt Corrective Action),以便监管当局对出现问题的银行及时采取措施。一旦在审查中发现银行某方面指标不合格,监管者有权利采取措施,甚至包括暂停该银行的经营,来处理银行出现的问题。第四、对建立统一(unified)的银行监管体系作了一些努力。第五、尽管美国在1999年通过了允许银行混业经营的法案,但令人意外的是,我们并没有发现期望中银行大举进军证券业的局面。虽然,我们没有观察到银行大规模进入证券业的趋势,但是银行持有各类金融衍生工具价值不断上升确是一个事实,在经历了94-95年短暂的下降之后,银行持有金融衍生物的价值从96年开始上升,1995年底这一数字仅为5万亿美元左右,到2001年底已经达到23万亿美元,是同年GDP的2倍多,这种上升幅度远远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这可能成为美国银行监管者今后所要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韩靖、卢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