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出版物展开 / 收起
出版物
sidenav header background2008年第27期(总第722期)第十届CCER-NBER“中国与世界经济”年会简报之一
发布日期:2008-07-15 10:03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008年7月3日至4日,第十届CCER-NBER“中国与世界经济”年会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万众楼举行。来自NBER、CCER以及清华大学等机构学者围绕有关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议题互相交流并进行讨论。本期简报将主要介绍年会第一场主要内容。本场有三位报告人发言,分别是CCER卢锋教授,哈佛大学Gita Gopinath教授,清华大学白重恩教授。
卢锋:近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长和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GDP(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接近10%。最近5-6年中国经历新一波景气增长,GDP年增长率连续达到或高于10%,国际贸易快速增长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国,2007年贸易额超过2万亿美元。卢锋教授认为,以下因素驱动中国经济迅速增长。
一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世纪之交以来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大幅提升,年均增长率达到15%上下。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也保持6%以上年均增长率,近年百分数增速甚至超过两位数。
二是资本回报率增长。自1998年以来,工业部门的净利润/资产比、净利润/权益比强劲增加,2007年分别达到约6%和15%。虽然2007年公司盈利能力统计值可能受到显著通胀和股市价格飙升等因素额外拉高影响,但是总起来看资本回报率增长对近年投资和经济增长推动效应产生重要积极影响。
三是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推进。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业劳动人口比例逐年下降,截至2007年已降至约40%,过去5-6年这一指标变动速度显著加快。城镇化进程发展迅速,房屋建筑和高速公路里程快速增长都显示这一进程加快。
四是以人口抚养比下降或劳动力占总人口比例上升衡量的人口视窗(demographic windows)或人口红利(population bonus)影响。目前我国仍处于人口红利后期阶段,这一因素仍是推动我国GDP高速增长的动力之一。然而依据人口学界对我国人口结构长期变动趋势研究和预测,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2010年前后将达到顶峰,之后将会逐年下降,因而这一因素对经济增长作用不久将发生逆转。
五是国外投资的拉动。1993年以来,总的国外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FDI)都维持在较高水平,2007年更是达到近700亿美元之巨。我国目前国内储蓄大于投资,并不缺钱;然而大规模FDI流入不同程度伴随成熟技术、管理方法以及国外市场,有利于解决我国资金富裕和资本不足问题,因而仍对我国经济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
卢锋教授预计,如果中国能保持迅速增长势头,假定人民币相对美元趋势升值继续展开,到2025年,我国的人均名义GDP有望达到一万二千美元(基于2005年美元价值)。虽然中国经济发展基本面长期看好,同时也应注意到过去5-6年经济高速增长也累积产生一系列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外部不平衡。集中表现为贸易顺差快速强劲增长,2005-2007年在经济增长显著高于潜在供给能力同时,贸易顺差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每年都在20%-30%之间,与此前20多年顺差增长逆周期的经验形态形成鲜明对照。加上资本项目盈余以及近来境外资金违规渠道流入,外汇储备几乎呈指数形态增长,截至2008年3月底已达到1.68万亿美元,6月底达到1.8万亿美元左右。
卢锋教授介绍了解释外部失衡两种视角,一是认为外部不平衡根源于我国的高储蓄率,然而这一解释基于宏观经济变量等式定义关系,在提供经济假说方面存在明显局限。二是从相对价格角度看,外部不平衡基本根源是人民币实际汇率偏低,与中国经济追赶过程中生产率相对增长的基本面因素要求不相适应。
二是不断增加的通货膨胀压力。2007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压力显著增加,表现为CPI(消费者物价指数),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和RMPI(原材料价格指数)较快增长。卢锋教授也介绍了对通胀现象的两种解释观点。一种是结构主义分析观点,认为物价上涨是不同部门和方面供给逆向冲击通过成本推动带来的结果,因而需要主要采用结构性措施应对。另一种是货币分析观点,认为一段时期经济偏快增长累积失衡压力,通过广义货币过快增长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因而应当主要采用总量调节手段应对。
三是剧烈波动的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2007年,房地产价格和股市指数大幅上涨,但是进入2008年后,房地产市场疲软,沪深两市指数剧烈震荡,这些成为宏观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
之后,卢锋教授介绍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政策基本原则中国决策层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念。大体包含两层面内容:发展是硬道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只有通过经济发展来解决;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平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于这样的原则,当前我国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宏观经济政策:
在涉外经济政策方面,我国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逐步使人民币汇率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减少出口退税,降低特定进口商品的关税;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建立CIC(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尝试在全球范围进行多样化投资;通过QDII(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逐步扩大国外证券投资管道。
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综合采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公开市场操作政策,利率政策,以及窗口指导和信贷数量控制政策。卢锋教授指出,在现阶段窗口指导和信贷数量控制政策仍然发挥显著作用。
另外中国政府还实行不同种类结构性政策调节宏观经济矛盾。这方面政策包括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对母猪提供保险以鼓励生猪生产;限制粮食出口鼓励进口;发改委实行临时性价格管制措施等。
卢锋教授预计,如果目前紧缩宏观政策能适度坚持到位,今年我国GDP增长率可能降到略低于10%,年底CPI增长率将降至约5%左右,全年CPI增长率约为6%-7%。卢锋教授最后总结道:中国经济新一轮景气增长,再次证明三十年改革开放发展道路选择的正确和成功。最新增长经验也提示,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增大,中国与世界经济互动会给国内宏观经济稳定带来各种比早先时期更为广泛和深刻的挑战,需要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对这一领域问题提出新的思维和应对方针。短期内,我国需要继续保持一段从紧货币和宏观政策,有效遏制通货膨胀增长势头,从而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增长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
Gita Gopinath:国际贸易商品价格与汇率传递
Gita Gopinath教授研究了国际贸易商品价格与汇率之间的关系。两国货币相对汇率每变化一个百分点,两国贸易商品价格调整的幅度,称为汇率传导弹性。在这一研究领域,我们感兴趣的问题有:汇率变化多久后,贸易商品会重新定价?价格粘性程度有多强?当价格调整时,汇率传递弹性有多高?贸易商品标价所采用的货币种类在价格调整中扮演何种角色?以及为何在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中,汇率传递弹性如此之低?
Gopinath教授分析了美国劳动统计局提供的微观数据,发现美国进口商品价格平均调整间隔为10.6个月,出口商品价格平均调整间隔为12.8个月。其中进口自中国的商品价格调整间隔为13.5个月,这意味着,在美元不断贬值、人民币不断升值的环境下,进口自中国的产品约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才重新定价,在此期间,汇率变化将给中国出口商带来不可忽略的损失。美国进口及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价格粘性,而且进出口货物中都有采用美元标价的商品,甚至进口自中国的所有商品几乎都采用美元标价。这一现象很特别,世界上很少有其他国家在进出口贸易中以如此高的比例采用本国货币标价。Gopinath教授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外国出口商的竞争。另外,1994至2004的数据表明,美国进出口商品重新定价时间间隔有逐渐延长的趋势,Gopinath教授认为原因之一是来自中国的商品所占比重的逐年增加。
这些事实背后隐藏着众多疑问。尽管美元贬值幅度较大,进口商品价格变化幅度却很小。Gopinath教授认为,其中一个因素是进口商品价格合约期限较长所带来的价格粘性;另一个因素是来自中国等国家的进口商品所占比重的上升,因为进口自这些国家的商品拥有较长的价格调整期限。Gopinath教授还提及了同质商品和异质商品的影响,由于异质商品的不完全替代性,如果进出口商品更多地偏重于异质商品,那么价格调整频率也将有所下降。
Gopinath教授选取12个国家对美进出口贸易的市场交易数据,定量分析汇率传递弹性。这12个国家分别是:德国、瑞士、意大利、日本、英国、比利时、法国、瑞典、西班牙、挪威、奥地利和加拿大。这些国家以非美元标价的货物总量不低于全部货物总量的5%,且货物种类在10种以上。Gopinath教授采用传统模型,加总12个国家美元标价和非美元标价商品的数据,用价格变化数据对汇率变化数据进行回归,由此得到加总的汇率传递弹性。研究发现,汇率传递短期弹性约20%,两年内,汇率传递弹性逐步缓慢上升到约30%。
通过区分美元标价商品和非美元标价商品,Gopinath教授发现不同货币标价商品的汇率传递弹性不同。非美元标价的商品短期汇率传递弹性为90%,此后两年内,此弹性基本保持不变;而美元标价的商品对汇率变化反应较慢,汇率改变后,需要两年时间,汇率传递弹性才从0增加到约10%。这表明,非美元标价商品的汇率传递反应迅速且程度较完全,而美元标价商品则相反。
接着,Gopinath教授将这一模型应用于国别数据,发现对于这12个不同的国家,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而且不同国家非美元标价和美元标价商品加总的汇率传递弹性的不同,可以通过这两种商品各自的汇率传递率和两种商品相对比例来解释。
白重恩:中国要素收入分配
我国要素收入分配结构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要素收入比重从1978年的37.34%上升到2006年的45.23%,税收占总产出的比重由1978年12.85%上升到2006年14.16%,劳动要素收入比重由1978年49.8%下降为2006年40.61%。2003到2004年间,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的收入相对比例显著跳跃。其中,资本收入比重由2003年39.93%跃升为2004年44.35%,劳动收入比重由2003年46.16%下降到2004年41.55%。那么,是什么因素引起我国要素收入分配的变化,2003年到2004年间资本收入比重的跳跃式增加又当如何解释呢?
研究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要素收入分配的变化可能引起规模收入分配的变化。正如《Bussiness Standard》中的文章所提到:“要素收入分配是所有再分配的源泉”,“经济中劳动力要素分配比重下降也许会成为经济增长的隐患”,“能否通过政治政策提高劳动力要素比重,这或许是中国所面临的一大问题”。《Economist》相关文章也涉及到中国要素收入分配的问题:“近年来,很多国家都经历了劳动力要素收入比重下降的过程,但是没有哪个国家下降程度如中国这般巨大”,“这一事实部分地反映出中国劳动力过剩的现状”。很多经济学家也注意到这个问题,提出了大量的政策建议,政府部门正在考虑实施各种政策解决这个问题。
白重恩教授详细分析了2003年到2004年要素收入比重剧烈变化的原因。他认为,这一变化可以归因于统计方法的改变、体制变迁和工业生产中劳动力比重变化这三个方面的因素。2004年前,自营业者所获得的收入被算作劳动收入,而2004年起,这些收入被划入资本收益。另一方面,在2004年的经济普查中,在将近一半的省份,国有及集体企业的营业盈余被划归劳动收入,这也使得当年工业部门的劳动要素收入比重显著上升。白重恩教授依据这些信息,对2004年数据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调整后的数据表明,统计方法改变在所有影响因素中占约51%的比重。
经济结构的变迁也是那两年要素收入比例变化原因之一。第一产业的劳动要素收入比例明显高于其他部门,其中部分原因是统计数据时将农业人口总收入计算为劳动收入,从而高估了第一产业劳动要素收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第一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不断下降,而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由于第三产业中劳动力比重比第一产业低,所以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劳动力要素收入比重不断下降。白重恩教授估计,如果去除经济结构变迁因素,2004年劳动力要素收入比重应该是53.6%,而非当前估计的57%。白重恩教授认为,经济结构变迁因素在导致劳动要素收入变化的所有因素中约占31%的比重。
白重恩教授认为影响因素还包括产业内部技术变化,这一因素在所有因素中约占15%比重。通过建立一个劳动力、资本替代的理论模型,白重恩教授将产业内部劳动力要素比重影响因素归结道四个方面:(1)所有权效应,当企业追求大的企业规模时,劳动力比重相对较高;(2)垄断力量效应,当企业具有更强的垄断力量时,劳动力比重相对较低;(3)劳动价格、资本价格的比率能有效反映产业中这两种要素的比重;(4)要素替代弹性决定了劳动和资本要素产出率。
之后,白重恩教授采用国家统计局1998到2005的年度调查数据,通过系统GMM方法,检验了这一模型。实证结果很好的契合了理论模型,佐证了所有权效应和垄断力量效应两大因素,同时也得到如下结论:资本和劳动要素的替代弹性并非显著地偏离1,资本和劳动相对价格不是劳动要素收入比例变化的显著原因。
(张承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