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61期简报(总第822期)青年金融家领导力夏令营简报之一

发布日期:2009-08-14 10:14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融部在花旗基金会支持下,于2009717-24日举办了“青年金融家领导力夏令营”,来自海峡两岸35所高校的近百名本科生、研究生参加了夏令营,多位专家、学者围绕金融危机下的产业重组与企业融资这一主题发表了演讲。我们分五期简报报道部分讲演内容。本期简要报道7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周小川行长和7月18日商务部外贸司江建军处长的演讲内容。以下是演讲的具体内容。

周小川:全球经济不平衡与储蓄问题

首先回顾对全球经济不平衡问题的不同看法。早期,西方国家领导人说到全球经济不平衡,都从贸易角度出发。因此,他们大多认为汇率改革能够解决贸易不平衡的问题,从而消除全球经济不平衡。然而,中国人民银行的研究人员发现,全球经济不平衡是一个储蓄不平衡的问题。据此,研究人员对2005年中国的汇率改革持保守态度,同时提出中国要解决储蓄问题,提高消费内需。后来,西方国家领导人也从储蓄不平衡的角度来分析全球经济不平衡。比如说,美国财长亨利·鲍尔森认为全球经济不平衡,是因为中国的储蓄率过高。

那么,如何从储蓄的角度来分析全球经济不平衡?为什么中国的储蓄率如此之高?首先来回顾一些学界普遍的观点。从宏观经济分析的角度来看,储蓄的不平衡是分层的。储蓄分为政府储蓄,企业储蓄与家庭储蓄。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储蓄与企业储蓄的提高都非常快。政府储蓄由于基数较低,基本上不会对总储蓄产生重要影响,但企业储蓄的提高确实是我国国民储蓄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储蓄提高的原因是什么?在中国,由于有大量的劳动力大军,相对来讲,资本就比较稀缺。在企业净产值的分配中,资本分配较多,劳动力分配较少。因此,企业储蓄上升的非常快。家庭储蓄,在基本平稳的状况下有所上升。当然,家庭储蓄的基数非常大,一点上升也会对总储蓄产生重要影响。对于家庭储蓄的不平衡,学者大都归因于社会保障不健全,或者是儒家传统。

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概念强制性储蓄。我在80年代参与国际经济比较研究时,发现计划经济国家,如前苏联,东欧国家,中国,越南等,储蓄率都非常高。这么高的储蓄不是自愿性的储蓄。在市场经济国家,人可以自己决定消费与储蓄的比例。但是,在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物质紧缺。即使你要消费,但是你买不到东西。因此,你就不得不存着。这就是强制性储蓄的最初来历。

当然,中国现在商品消费领域没有这个问题。但强制性储蓄背后的机制,仍然可以被用来分析当今中国的高储蓄率问题。一般来讲,强制性储蓄伴随的都是某种商品或服务的稀缺。当这种稀缺是由管制造成时,它就会有非常大的影响。

行政管制是造成今天强制性储蓄的重要原因。它一般表现为行业不能全面放开,不能平等竞争,不能自由准入。这种管制,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家庭,都会带来强制性储蓄的问题。比如说,中国过去的汽车工业是切割”的。生产重型卡车的不能生产中型卡车与小轿车。各种车辆的生产都有吨位的严格界定。这种行政管制就会导致企业的选择非常少。如果重型卡车的企业需要投资,它就只能投重型卡车行业。假如重型卡车市场上供过于求,那么这个企业就只能把投资的钱存下来。这造成了企业的强制性储蓄。

类似的情况在现在的中国依然存在,而且还很严重。对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投资范围的限制,使得某些行业,如制造业投资过量,产生过剩产能。而某些行业,如服务业缺乏投资,缺乏发展。中国投资的一窝蜂”现象在成熟的市场经济里头,是罕见的。包括最近开始号召清洁能源,很多地方的硅的生产以及风能发电的生产,上的太猛,导致有些领导人都感到害怕。

中国目前的行政管制,造成大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形成强制性储蓄。是我们真的没有地方投资了吗?虽然货品领域,已经放开,但服务消费在中国目前依然投资不足。因为,在这个投资领域,中国的管制仍旧是相当的多:从国际收支平衡表里看服务业下面的几个行业,我们发现在交通运输业里头,邮政,我们是不放的。快递还是中美战略谈判反复争议的一个问题。我们的移动通讯,外国人是进不来的。在金融服务业中,我们的商业银行是外资股权比例总共不超过25%,单个不超过20%;基金管理公司,外资不超过49%;证劵公司,外资不超过33%。这个界限,可以说是世界上非常少有的。教育和医疗,我们基本还把它们作为公营事业。因此,准入的限制更是严格,绝对不是自由投资。还有娱乐业。作为服务业里的一个大头,它的准入情况怎么样?我们的零售商业,按政策,根本就是不准入的。你们看到的进来的外国超市,是没经过商务部批准的。所有服务业中,餐饮业开放的最好。北京最早的高级宾馆,如建国饭店,长城饭店,都是外国人投资建立的。

在这些行业里头,如果我们对外方面准入很严,对民营的投资就也一样有很多限制。我并不是说这些准入限制不合理,而是说这些行业限制比较多,造成民营企业就算有钱想投资也无法实现。

强制性储蓄的机制,在家庭层面也是存在的。我们家庭的服务消费是低的。在2003年,服务消费占GDP比重是39%左右,后来上升到了43%,但现在,又是低于40%。这在世界上的大国经济中,是少有的。居民收入这些年是提升了,但是在服务的花销是限制的。也就是说,同样的道理,居民有钱花不出去,形成强制性储蓄。

另外,我还想跟大家探讨一下这个出口行业。从储蓄角度来看贸易顺差,就知道外汇的积累主要是高储蓄引起的顺差造成的。过去,我们一直鼓励制造型行业出口,导致了出口的产能大幅度增加。一般宏观经济分析会认为出口与内销是完全线性替代的。实际上不是的。很多出口的东西,在国内是不能卖的。比如说,很多电器的各国指标是不同的,只能面向出口。

从更深层次讲,我们的出口导向型战略,其实是外向型战略。现在还有一些西方人把全球经济不平衡归因于出口导向型战略。这是不对的。出口导向型战略最早由亚洲四小龙国家创建,但是这四个国家中,除了台湾始终是贸易顺差,其他三个国家,都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贸易逆差。后来,又有亚洲四小虎国家,也是类似的情况。中国也只是从90年代中期以后才开始顺差的。

最后,全球经济不平衡是一个当前国际上重要的热点,我们需要更冷静地分析研究。中国有一段时间不喜欢听经济不平衡的话题,怕外国人加罪于我们。但是,这个问题迟早是要面对的,关键看我们在哪个层次上与别人讨论。我的意思是,我们必须对这个问题有深入的研究。分析透了,才能讲出道理。也希望大家将来学习,研究的时候,可以从这里找点素材。

江建军:中国外贸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发展前景

外贸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外贸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一是拉动经济增长。进出口对一个国家,尤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起飞是非常重要的。1978-2008年,我国外贸进出口从206亿人民币增长到25616亿人民币,年均增长18%。出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是20%。90年代以来,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5到2个百分点。

二是扩大社会就业。据测算,我国外贸直接带动就业约8000万人,其中60%来自于农村转移劳动力。

三是增强国际竞争力。我国已经有很多行业面对国际市场,有700多种产品的出口量占全球第一。

四是缓解资源瓶颈。我国铁矿石进口占到全球贸易额的一半。净进口的农产品折合成土地产量大约5亿亩,大约全国耕地的1/3。

五是推动产业升级。我国通过发展加工贸易等方式,成功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提供的3次重大机遇,推动国内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实现全要素生产效率提升。据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测算,进口对我国生产率进步的贡献率约为46%。

六是增加经济实力。去年,仅外贸环节税收就达9161亿元人民币,占全国税收收入16.9%。如果加上与外贸关联高的外资企业税收,外向型经济带来的税收约占全国总税收的三分之一,极大充实了国家财力。

七是加快体制创新。我国通过对外贸易,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经济体制不断与国际接轨。目前,我国总关税水平已经下降到9.8%,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配额、许可证制度也已经大量取消。

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监管缺失、风险失控。在非常宽松的货币环境下,金融机构开展了大量高风险业务,放松了监管。杠杆率最高时超过了30倍。二,全球失衡达到不可持续的程度。美国负债累累,而亚洲国家储蓄率非常高。三,多个经济周期重合。四,次贷危机引起投资者信心崩溃,并导致流动性紧缩。

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全球经济下行,外部需求大幅萎缩。我国企业面对的贸易纠纷数量在今年一季度达到了新高。仅仅在2008年,就有20个国家提高了关税。全球40%的反倾销,70%的反补贴都针对中国。不过,与大萧条时期相比,现在的WTO已经能够部分地阻止贸易保护主义。二,贸易融资条件恶化,贸易风险上升;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开拓市场难度增大;四,利用外资规模下降,削弱我国出口增长后劲;五,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削弱我国出口价格竞争力。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保持稳定。但由于大量避险资金进入美国国债市场,美元对其它货币升值,人民币也因此对其它国家货币升值。

中国外贸受影响的主要表现是:一,进出口低位运行,尚未出现趋势性好转迹象;二,进出口量价齐跌;三,中国对传统市场和新兴市场出口均大幅下降。08年11月份起,我国外贸开始呈现负增长趋势。09年,出口降幅依然在两位数。09年6月份进出口出现了反弹。但这是由于今年6月工作日多于去年6月的偶然因素造成的,不代表趋势性好转。

然而,金融危机也给外贸带来新的机遇:一,大宗商品价格在金融危机之后出现下跌。这有利于我国减少进口成本,加快国民经济发展。二、投资机会显现。三、市场结构变化。金融危机之后,消费者从高端商品转向中低端商品,这有利于我国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

我国外贸发展趋势

在短期内,外贸仍将表现低迷。这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一、外需依然低迷,短期内难以明显反弹。目前,各国经济的复苏情况没有预期的好。美国的房贷违约率仍然在上升,失业率在6月份达到9.5%的历史高位,并呈现继续上升的趋势。二、产能利用率降低,出口企业投资意愿不足。今年上半年,我国CPI下降了1.1%。三、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变数增加。WTO公布,最近三个月成员国共公布贸易保护主义措施83项,是自由化措施的两倍多。

经济复苏前,全球贸易将进入低速增长期。这是由于:一,房地产泡沫破裂将长期制约消费;二,全球财富锐减,欧美家庭忙于降低负债;三,个人用于消费的可支配收入减少。

然而,在中长期,我国外贸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原因如下: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二、国际市场需求逐渐恢复。三、新兴市场增长迅速。四、我国竞争力将不断增强;五、扩大全球市场份额仍有空间。

 

(钱振、洪浩整理,未经演讲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