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出版物展开 / 收起
出版物
sidenav header background简报2011年第034期(总第962期):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展望与债券市场发展
发布日期:2011-12-26 09:58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011年11月25日,世界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阿尔多·汉森(Ardo Hansson)、世界银行(总部)库务局资本市场部美国华盛顿特区首席财务官王玲思(Susanna Wong)和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国际部副主任万泰雷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致福轩大教室分别发表了演讲。以下是此次演讲的主要内容。阿尔多·汉森: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经济发展与展望
阿尔多·汉森综合了国际情况与中国近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发表了看法,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他认为,中国的经济正在逐渐放缓,一方面是对从紧政策的反应,另一方面是外部环境所致。虽然很多分析都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逐渐放慢,但是经济急剧下行的风险仍然存在,一些糟糕情况仍需被考虑在内。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宏观政策需要保持谨慎和一定灵活度,经济结构的调整将有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性发展。
2011年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一系列的负面冲击。包括多数国家的居民消费需求恢复远比预期的要慢、中东的情况对油价的影响、日本和泰国等地的自然灾害对供应链的负面影响、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的不确定性、近几个月来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和相关财政政策的调整以及动荡的国际资本流动等等。此外,国际需求正在萎缩、主权CDS利率的上涨蔓延至世界市场、近期的投资者纷纷逃离高风险资产的行为造成的股市下挫也影响了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黯淡的全球经济前景导致了商品价格的下挫。全球经济形势令人悲观。
中国近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小幅的下滑,前三个季度的经济增速分别为9.7%、9.5%和9.1%。经济放缓的原因既有国内的因素也有国际的因素。包括投资增长的下滑、净出口的下降、国际经济形势的黯淡和国内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的紧缩。但相对的,国内的消费恢复还算强劲。此外,中国的通货膨胀率虽有所下降,但仍处于比较高的水平。2011年7月到10月之间,通货膨胀率从6.5%降至5.6%,而价格上涨主要来自食品价格的上涨。此外,08年以来国内刺激经济计划的退出,资本外流以及世界市场中商品价格的下跌也对中国的经济造成了影响。根据最新的调查,70个大中城市中,10月份有33个城市的房价下降,而在9月份,这个数据为17。同时,国内也存在着存货上升和销售下降的情况。最令人瞩目的事情莫过于股票市场的大幅下滑和不再增长的贸易顺差。中国的经济情况也不容乐观。
中国经济增速有可能持续放缓。外部原因主要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疲软。汇丰公布的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速测值(初值)再次跌破50这一强弱分界线增加了人们对中国经济的担忧。整个经济当中,仅国内的需求还令人满意。而对中国未来GDP增速的预期,2011年9.1%,2012年为8.4%。但是阿尔多·汉森认为,这种经济的放缓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关于CPI的预测,2011年5.3%,2012年为4.1%。原因包括从紧的货币政策、房地产市场降温、过去两年刺激经济政策影响消退以及国际商品价格下跌趋势。他认为中国的经济正在接近满负荷运行。他认为,中国经常帐盈余所占GDP的比重还将继续缩小,预计2011年将从2010年5.2%降至3.5%,2012年的这个数据将会是3%。原因包括中国的对外贸易趋于稳定而经济总量仍在增长、生产率的提高不及汇率的上升和FDI渐趋稳定而中国的对外投资逐年上升。
虽然预测显示中国的经济将逐渐放缓,但是仍有很多风险需要注意。未来经济面临着更加不稳定的全球环境,经济恶化的情况不容忽视;国内的经济风险主要存在于房地产市场,虽然正处于调整的过程中,但谁也无法预测其最终走向;银行的坏账,“影子银行”和地方政府债务;一些风险已经在部分经济部门当中出现;政策对于潜在的经济恶化情况的应对显得尤为重要。
阿尔多·汉森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了建议:需要平衡增长风险与在经济非过热情况下增长的不稳定性;对进一步宏观紧缩采取“观望”的态度,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政策的灵活性;仍实行财政的扩张政策。同时,他也对结构性调整政策提出了看法:十二五规划的首要目标是改变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由于现在的经济增长模式规模收益递减,中国的经济需要平稳地过渡到高生产率的集约型增长模式;延长的世界经济恢复期使得结构转换更为迫切;更加有效地利用各种因素(包括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创新的因素,向上移动价值链;完全过渡到市场经济,特别是在生产要素市场;放松对垄断部门的准入管制;更加注重“人力资本”的培养和增长的质量(如社会保障,环境的可持续性等)。
王玲思:世界银行资金业务:债券业务与创新产品
第二位演讲人是王玲思女士。作为世界银行(总部)库务局资本市场部美国华盛顿特区首席财务官,她首先简要介绍了世界银行集团的构成和职能。世界银行集团包括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IDA),国际金融公司(IFC),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世界银行已经拥有187个成员国,60年的金融发展历史。集团立足与各国一起努力,实现以消除贫困为主,包括消除贫困在内的8个具体目标。不仅如此,世界银行还为其成员国提供金融上的各种支持,如提供风险管理产品、低息贷款等等。
王女士重点分析了世行的资金业务(主要是债券)和投资机会。她强调世行旨在通过向成员国提供金融援助来解决其贫困问题,并通过发行稳定、信用度高(AAA)的世界银行债券为其发展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在谈及信用度时,其强调这些信用是靠充分分散的股东、严谨的风险管理、高质量的贷款、高流动性以及利润的可持续性得以保证的。首先,世界银行的债券是靠187个充分分散的成员国的资本得以支持,其中美国占到了16.5%的股份份额。而在风险控制上,集团严格执行贷款的数额限制,贷款额度从来没有超过资本额度。而高质量的贷款则是通过激励机制得以保证的,这是因为世界银行的贷款对象都是成员国,而成员国作为股东本身就作为世界银行的贷款能够被收回的财务担保,这也就激励了贷款的偿还。并且,通过严格的项目审核,也保证了贷款的低风险性。王玲思女士指出,截止至目前,世界银行从未勾销过一笔贷款。而从流动性的角度,世界银行也严格保证最低的流动性目标,防止出现大规模提前赎回的情形发生。总而言之,世界银行的AAA/Aaa等级债券的信用度是能够得到来自包括外部和内部的资金以及严格管理的保证。
世界银行还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广泛投资产品,其设计是为了满足不同的投资者的不同投资需求。满足不同的投资需求也成为了世界银行获取资金的一个基本战略。比如,世界银行为投资者提供了不同类型的债券,这些债券包括了不同的期限结构、流动性、货币类型以及到期时间等。在产品创新方面,世界银行也是非常有建树,王玲思女士特别提到了世界银行的绿色债券这一创新产品,这一债券产品的募集资金主要置放于以气候为主题的投资项目和风险管理项目,王玲思女士也指出投资者对这些产品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最后王玲思女士和大家分享了一些世行投资的项目,这些项目包括巴西的社会保障项目,智利、菲律宾的教育投资项目,墨西哥的环境保护项目,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开发项目等等。
万泰雷:中国债务资本市场发展与创新
首先万泰雷主任对中国债券市场做了简单介绍。1980-1990年期间为初始期,主要为银行柜台市场,在深圳与上海交易所成立前,国债是商业银行柜台的主要交易品种;1991-1996年为交易所时代,1990年深圳与上海交易所成立后,国债在交易所平台以撮合方式交易;1997年至现在,是银行间市场蓬勃发展的时期,1997年银行间市场正式成立后,16家商业银行在国务院指令下推出交易所市场,至今,银行间市场发行量、交易量以及余额存量都超过了交易所市场,占全部债券的98%,银行间市场变成了中国债券融资最重要的一、二级市场。中国债券市场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从发行量上看,1997年为2084.02亿元,2005年为42182.07亿元,2010年增加到了95088.33亿元,与1997年相比增长了45倍;从市场存量上看,2010年比1997年增长了42倍;从交易量上课,2010年比2001年增长了25倍。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债券市场经历了快速的增长。
接着万主任从主要监管机构、债券融资工具、货币种类、交易方式、投资机构、法律法规、清算机构等方面介绍了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之间异同。银行间市场主要监管机构为人民银行,其债券融资工具主要包括中央银行票据、国债、金融债、企业债、金融机构资产抵押证券、中期票据、商业票据以及熊猫债,市场中最主要的交易为中央银行票据、国债额政策性金融债。而交易所市场的主要监管机构为证监会,其债券融资工具主要有国债、上市公司债、企业债和非金融企业抵押证券,其中国债占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货币种类方面,银行间市场为人民币及美元,交易所市场为人民币。交易方式,银行间市场包括即期、远期、质押式回购、买断式回购、债券融资、利率掉期和远期合约等,而交易所市场仅包括即期、标准化回购和买断式回购。投资机构方面,银行间市场成员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基金管理公司等等,非金融机构可以通过经授权的代理机构进行交易,而交易所市场除了机构之外,还允许个人投资者参与,商业银行准入交易所市场,仅限于固定收益产品,而个人投资者准入交易所投资债券。两者适用的法律法规与管理办法大体相似,如中国人民银行法、物权法、证券法等等。两者的清算机构各不相同,银行间市场为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而后者为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随后,万泰雷主任介绍了中国债券市场的产品结构。2010年中国债券市场单类占比最大的是政府债,达33.03%,其次为央票,20.28%,信用类债券规模持续增长,2010年占比达到20.58%。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人结构方面,商业银行一直是债券市场最主要的投资人,1997、2005和2010年商业银行债券持有量占比分别为46.34%、70.91%和69.81%。目前持有量第二的是保险机构,约占10%,第三是非金融机构,约占9%。美国债券市场的投资人结构与中国的情况相差甚大,债券投资者并不依赖于银行,主力投资人包括外国投资者(政府、金融机构)、共同基金、养老金等,本国的商业银行仅占2%。与美国成熟的衍生品市场相比,中国的市场还处于幼生阶段,但是发展迅速。2010年,中国利率互换、债券远期和远期利率协议成交量分别为1.51万亿、0.32万亿和34亿人民币,分别比2007年增长了592%、26%和209%。中国的信用衍生品市场也实现了零的突破,2010年10月,NAFMII推出中国国内信用衍生产品——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截至2011年6月,已有11家交易商共达成了23笔信用缓释合约(CRMA)交易,名义本金合计达19.9亿元人民币;同时,共有6家交易商创设机构累计创设发行了9只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名义本金合计7.4亿元人民币。与国际市场的CDS产品相比,中国CRM产品最大的特点,在于明确保护的范围仅限于特定债务。此外,离岸人民币债券——点心债,自2007年7月国家开发银行发行第一笔点心债券以来,截至2011年11月25日,共发行1798亿元人民币,当年累计发行1030亿人民币,当日未到期债券为1314亿人民币。
接着,万泰雷主任介绍了NAFMII与中国债券市场的关系。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成立于2007年9月,是中国金融市场的新型自律性组织,是中国金融市场对市场发展和管理模式的探索,由市场成员自发组成,并由人民银行监管。NAFMII是连接政府监管机构和市场成员的纽带。这种特殊定位使得NAFMII可以更好的理解与执行政府的监管规定,并能够使市场成员充分地参与到推动金融市场发展当中。交易商协会推动了债券市场的发展,使直接债券融资市场迅速成长,非金融企业债券发展“跛足”现象明显改观。2010年我国直接债务融资市场余额达20.2万亿元,比1997年的4781亿元相比增长42倍,占GDP比重从7%升至52%。2010年全年交易量达157.9万亿元。截至2010年末,债券市场债券托管总额达16.312万亿元,银行间市场债券托管额为15.8万亿元,同比增长21.5%。交易商协会的使命为创新、服务和自律。创新主要包括制度、产品和组织的创新;服务主要包括会员培训、沟通平台和市场研究。自律包括市场自律规范和制度市场标准。NAFMII也推动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
万泰雷主任对中国的债券市场的未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市场相比,中国债券存量与GDP比值仍较低,未来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此外,在中国债券市场中,直接融资占比仍较低,截至2011年9月,直接融资仍仅占全部债务融资的19%。中国债券市场未来展望的方向主要有三。第一,以市场为导向机制,包括推动发展信用评级体系、推动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和发展建设市场范围风险共担系统;第二,持续市场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和机构创新,产品创新包括研究市政债、高息债、资产抵押证券、按揭抵押证券、房地产信托基金和信用衍生品的发行等,而机构创新则主要着眼于建设有利于市场全面发展的法律法规;第三,发展扩大投资人群体,扩大机构投资者群体,向银行间市场引入投机型投资者、套利型投资者、QFII等机构,并通过提供培训及帮助增强企业管理,增加机构投资者专业水平。
(刘贵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