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2012年第020期(总第982期):欧元变局前景探讨——希腊大选后欧债危机走势分析

发布日期:2012-06-22 10:10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卢锋、王健

 

过去一个多月,希腊两次大选成为欧债危机演变焦点事件,欧元集团为西班牙银行提供救助也引发广泛关注。这两个事件以及过去两年多欧盟应对危机经验表明,欧盟“紧缩换救助”反危机策略难以取得预期成功,欧洲可能无法回避对欧元体制进行实质性改革。或被动接受欧元体制改组甚至动摇前景,或主动向“债务重组换财政集权”方向调整,二者可能是欧债危机下半场形势演变的基本指向。本文回顾希腊大选风波和西班牙银行救助事件,着重分析“紧缩换救助”反危机策略难以成功原因,探讨欧元变局前景与影响。

欧债危机近期两大热点事件

5月6日希腊迎来债务危机以来第一次大选。以反紧缩相号召的左派联盟超预期胜出成得票数第二大党,主要政党组阁努力均告失败,不得不定于6月17日举行二次大选。由于选举中心议题聚焦于是否实施紧缩政策,欧盟又明确坚持以接受紧缩作为获得援助前提条件,因而选举结果事关希腊能否继续留在欧元区。由于希腊退出可能带来牵一发动全身冲击效果,其选情进展吸引全球持续高度关注。

6月18日希腊二次大选结果如期出炉:支持紧缩的新民主党和泛希腊社会主义运动得票率分别为29.5%和12.3%,列第一和第三位;主张废除欧盟救助协议的左翼联盟获27.1%选票,列第二位。新民主党因为得票最多额外可获50个席位,新民与泛希两党在300个席位议会中可获得161席超过半数组阁必要席位。担心反对派上台导致希腊退出的险情警报暂时解除。目前组阁尚在进行,然而选举结果显示希腊选民集体理性占上风,为欧洲应对危机提供时间窗口。

欧盟救助西班牙银行业是近期欧债危机另一大看点。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西班牙银行业承受巨大压力。西班牙第三大银行Bankia 虽已获得政府45亿欧元援助,5月25日又紧急求助政府提供190亿欧元。这个数字远远高出分析师早先预测该行所需援助金额,给市场带来震惊效果。西班牙国债收益率5月底升破6.5%并向7%推进,国际评级公司纷纷下调西班牙银行和主权评级。

虽然现政府去年11月执政以来一直坚持无需欧盟救助西班牙银行,然而形势恶化迫使官方立场改变。西班牙预算部长蒙特罗6月5日表示,举债成本高涨使西班牙无法从市场融资,呼吁欧洲伙伴国帮助其拯救银行业。6月9日欧元区财长同意向西班牙发放至多1000亿欧元的贷款。贷款资金将通过西班牙银行业重组基金(FROB)注入到问题银行,FROB债务构成西班牙公共债务由政府担保偿还,FROB与西班牙主权债享有同等评级。然而市场担心该援助不足以解决危机,加上投资人对EFSF或ESM提供资金优先偿还条款含义有各种猜测,获救助后西班牙市场融资难度不降反升,6月18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7.18%高位。

“紧缩换救助”策略难成功

欧债危机蔓延深化已有两年多时间。纵观欧盟应对危机方法,虽采取了包括减免债务、加强财政纪律改革、欧央行发抵押贷款等多种措施,但基本策略是三驾马车(欧盟、欧央行、IMF)主导、危机国配合实施的“紧缩换救助”。希腊两轮救助与五波紧缩,集中反应“紧缩换救助”策略的基本模式和内容。

欧盟2010年5月提出希腊第一次救助计划,承诺三年提供1100亿欧元贷款,使希腊2012年底重回资本市场融资。同时设立7500亿欧元救助基金,用于防止债务危机蔓延。然而2010年11月对2009年赤字与债务评估发现,希腊经济衰退程度超过早先估计,减赤目标难实现。2011年5月评估更显示,经济衰退导致税收比原先预计更大幅下降,救助目标无法实现。经冗长谈判,2011年10月三驾马车同意向希腊提供后规模扩大到1300亿欧元的二次救助计划。

作为获得贷款和其它救助的对价条件,希腊实施了五波紧缩措施。第一波紧缩开始于2010年2月,包括冻结所有政府雇员工资,减少10%奖金以及公共部门旅行补贴等。同年3月实施第二波紧缩,试图通过消减各类津贴、降低工资、提升不同档次VAT税率等节省48亿欧元。同年5月实施第三波较大力度紧缩,包括降低薪金、增加税收、减少国有企业和建制市数目等措施,计划节省380亿欧元。2011年6月和2012年2月实施第四、五波紧缩,包括征税、出售政府资产、降低最低工资与国有企业裁员和私有化等措施。

债务危机基本特征是存量债务率指标和流量赤字率指标超过可持续水平。公共财政学常识表明,在债务利息率与经济增长率一致时,债务率增长速度等于基本赤字(primary deficit)率;经济增长率高出利息率相对水平等于(或大于)基本赤字率时,债务率保持稳定(或下降)。通过“减支增收”紧缩降低基本赤字,无疑是应对危机的必要手段。另外考虑外债过高需要外部救助是欧债危机国共同问题,把救助与紧缩捆绑设计对避免救助危机发生道德风险也是必要的。

“紧缩换救助”策略虽有合理性并取得一些成效,然而总体观察收效不佳甚至令人沮丧。如希腊爆发危机最早,第一次救助未达预期效果,又需进行二次救助。也未能控制危机传染蔓延:爱尔兰、葡萄牙先后申请救助,西班牙银行业需外部输血,2011年底意大利也曾重扣危机之门。

另外多方紧缩救助后危机国负债率不降反升。如2007-2011年间,希腊债务率分别为117.7%,123.3%,139.5%,155.7%,175.7%,2012年估计还要进一步上升到超过180%。西班牙中央政府债务率也从2007年底35%上升到2011年底68.5%,今年可能会超过80%。

公众抵制与反对情绪上升使实施紧缩措施难度加大。紧缩政策引发公众不满应属正常,问题在于能否化解不满或至少使其维持在可控范围。如果一种政策导致形势面临失控风险,甚至动摇社会与政治共识基础,则显示这一政策具有内在局限。希腊大选风波对此具有警示含义。

为何已有策略难奏效?或可从两层面理解。欧债危机深层根源在于欧元体制诱致和锁定效应以及欧洲一体化战略选择偏差,根治危机要求对欧元体制进行实质性改革。目前危机国改革主要围绕紧缩方针设计,新《财政公约》方向正确但有待深入。对欧元体制进行实质性改革前,主要靠紧缩措施难以根治危机。

更直接看,紧缩政策派生不利经济增长的“分母效应”。由紧缩降基本赤字并最终降债务率,以经济维持增长或至少不至大幅下降为前提。现有“紧缩换救助”政策,没有资产负债表修复政策配合,客观上加剧危机国经济低迷与衰退压力,“分母项”收缩不利于实现降低债务率目标。如希腊已连续多年衰退,2011年经济收缩6.5%以上,目前失业率高达22.6%。西班牙经济2009年与2010年负增长-3.7%与-0.1%,去年仅得0.7%正增长,今年预计重回负增长,2011年失业率高达22.8%。

债务危机是资产负债表危机,成功治理策略需包含控制赤字流量和减少债务存量方法。对债务率高企的欧债危机国而言,没有大规模资产重组与剥离,仅靠紧缩可能难以如愿。僵局不会永久持续。最近希腊大选凸显的政治-经济互动机制提示,“债务危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是政治问题”,最后可能会通过政治程序并以不同于精英思维逻辑方式终结。幸好这次希腊大选有惊无险,然而或许不应指望今后在欧元区每次选举中理性力量总会胜出。

欧元变局前景与影响

欧盟需对现行欧元体制进行实质性改革,才可能破解欧债危机僵局。虽无法逆料未来演变诸多具体可能情形,然而可从两个基本方向进行前瞻性探讨。一是部分欧元成员国退出导致欧元重组,最极端情形是欧元解体。另一是借助目前危机形势,通过“多色欧元债券”等方案果敢推动欧元区财政集权改革。

欧元被动重组有多种可能:一是个别成员国退出,二是部分成员国退出,三是全部退出即解体。无论哪种方案都伴随巨大不确定性与潜在冲击。例如即便个别和少数国家退出,也会面临重大调整成本与诸多困难:如马上要面对新货币引入以及新货币汇率体制特别是与欧元之间汇率安排难题;在已有债务重新“选币标价(redenomination)”问题上面临复杂经济利益与法律问题;退出国经济能否承受转型冲击,并有效利用新政策工具恢复正常增长,则是中长期要应对挑战。如果万一形势失控欧元解体,欧洲可能会分化成几个货币区,如何协调全新格局下欧洲经济与政治秩序,更会使欧洲面临前所未有挑战。

不过危机最困难时期可能也提供实施大胆超常变革的机遇。借助危机形势进行突破性改革,推动欧元变局朝提升欧洲一体化方向突围求胜,是欧元变局又一可能。这个方向努力客观需要包含一揽子改革内容。

一是调整危机救助策略。增加通过债务重组对危机国进行资产负债表救助的内容,为此要建立欧盟专门机构对危机国债务进行适当剥离和分流。二是结合财政一体化改革议程,建构资产负债表救助的融资渠道。包括建立欧盟税务机构以增加财源,整合危机国已有出售国有资产治理危机措施,鼓励德国等财政实力较好国家提供专项财务支持,发行欧元反危机债券等。三是欧盟实施财政改革,发行“分色欧元债券”以建立合理融资与财政纪律新机制。同时加强统计监管,杜绝成员国官方统计造假。四是改革欧盟内部治理结构,在尊重小国决策参与权前提下改革欧盟决策架构与程序以提升治理有效性。五是在深化劳动市场和福利制度改革基础上,通过鼓励区域内投资等政策重启经济增长。

实施上述构想至少需要3-5年,但是欧盟需以只争朝夕紧迫感,尽快启动紧急研究与立法程序以求赢得时间与增加胜算。这个变革进程早期阶段注定会荆棘遍地举步维艰,不过从媒体报道欧元区政要最近言论看,积极变革方案可能正在得到重视。例如西班牙拉霍伊首相5月6日给欧盟领导人紧急信件中,强调欧元区正在走向崩溃,呼吁立即采取极端改革措施实现财政一体化。日前欧央行行长德拉吉表示,各方正在通力合作规划欧元区经济与货币联盟长期“愿景”。德国总理和经济部长近日也再次强调欧元区出路是政治一体化,指出可通过修改欧盟财政条约统筹解决欧元区诸多问题。欧盟高层或许正在讨论凝聚主动推进欧元变局所需要的共识。

就维持目前僵局、积极推进一体化、欧元被动重组三种可能情形而言,第三种前景对欧洲和全球经济会带来最为急剧与深刻的影响。即便个别或少数国家退出,欧元区经济也可能因为转型冲击陷入多年衰退;如果发生更糟糕重组情况,欧元区可能经历超过两位数负增长严重衰退。经济环境巨变将导致对外贸易下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遭遇打压,有机构预测欧元解体将使国际油价下跌到每桶50美元以下。退出国为保持新货币稳定需实行资本管制,财政实力较强国家为避免本币升值也可能被动实施资本管制,区域外国家会面临短期资本流动加剧形势。债务违约可能性上升使债权国面临资产减损风险。欧元削弱或消失将显著改变国际货币体系格局。

欧元如走向被动重组道路,对我国经济将产生不同方向影响。负面影响包括:欧洲经济衰退与汇率变动不利于我国出口与经济增长,欧债违约可能性增加使我国欧元资产风险上升,美元一币独大压力无形增长,欧洲在经济与国际事务中对美国牵制作用减弱等等。客观有利影响包括:统一货币退出对原货币区带来的贸易离散效应有利中国长期对欧出口,为中国企业国外分散投资提供更多潜在机遇,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有利于我国推进城市化建设与改善贸易条件,有利于拓宽人民币国际化舞台和扩大我国在国际上相对影响力。

欧债危机是当今全球经济大调整关键环节。面对不确定性上升的国际环境,我国作为转型新兴大国,支配策略要点是做好国内事情:直面“改革不进则退”困难,加快实施“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关键改革议程,夯实现代经济、政治、社会发展长治久安的制度基础。

在欧债危机应对方面,应继续采取“善意为先,跟踪研判,沉稳应对,趋利避害”方针。针对欧元变局上述影响分析,可从贸易、投资、经济增长、国际影响力等方面未雨绸缪。要重视研究欧元变局极端情形下应对政策以求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