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出版物展开 / 收起
出版物
sidenav header background2006年第58期(总第620期)外来务工人员对公共服务需求和供给状况——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
发布日期:2006-10-16 10:40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外来务工人员和当地居民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具有相同的需求。然而,在各地方政府的操作中,实际对两者采取了差别对待,外来务工人员无法享受和当地居民等同的公共服务,甚至在多数项目上尚处于空白状态。本文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对这种状况进行了实地调研。一、调研地域的基本状况
慈溪市是宁波市下属的县级市,位于浙东沿海,杭州湾南侧,西临杭州,北与上海隔海相望。慈溪市经济发达,2005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75.23亿元,财政收入50亿元,2004年在全国百强县中位列第17名。调研地域设定在慈溪市主要城区所在地浒山街道,2005年浒山街道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5.03亿元,财政总收入11.17亿元,街道可用收入2.41亿元。
由于近年来慈溪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务工人员。截至2006年8月,慈溪市浒山街道共有户籍人口14万,登记在册的外来人口11.11万,出租房人口(可能含少量本地人口)14.72万人,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比例大约为1:1。浒山街道作为发展迅速、外来人口比例较高的现代化城区,它的外来人口问题十分典型,是一个研究外来务工人员问题的理想样本。
二、调研方法
本调研采取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访谈的对象是外来务工人员和基层政府的各个部门(户籍管理部门、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城建部门、土地管理部门、社区居委会、村等),其中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访谈通过两条线进行,一条是到他们的居住地如城中村、社区等访谈,另一条是到他们的工作地如工厂、工地、服务场所、街头等访谈。共完成外来务工人员访谈53人(户),部门访谈10余份,完成访谈笔录近4万字。问卷的对象是外来务工人员,共完成问卷520余份。由于问卷统计工作还没有完成,本文采用的是访谈的材料和数据。我们认为,由于在访谈过程中可以跟受访对象进行深入交流和反复确认,所以得到的结果是准确可信的,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三、访谈样本的分布状况
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访谈共进行53份,其性别、年龄、籍贯、学历、务工前户口、务工年数、从事工作的分布状况如下:
1.性别分布。男性70%,女性30%,男性远多于女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有10余份居住地访谈,实际是夫妻一起接受访谈,但记录以男性为准。由于夫妻双方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和供给状况是相似的,所以这样的性别分布并不对结果产生影响。
2.年龄分布。各个年龄层都有,以26岁至46岁的中青年为主体。
3.籍贯分布。各省区都有,以江西、安徽两省为多。
4.学历分布。以初中以下学历为主,占到62%。
5.务工前户口分布。外地城镇户口7人,占13.2%;外地农村户口46人,占86.8%。
6.务工年数分布。从几个月到十几年不等,平均务工年数为4.8年。
7.从事工作分布。以一线生产工人和服务业人员为主体。
四、各项公共服务的需求和供给状况
1.户口
户口既是一种公共服务品,同时也是居民享受其他各项公共服务的凭证,按说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在访谈中很多受访者却认为户口影响不大。只有30%的人认为户口影响很大,7.5%的人认为户口影响大但仅仅是心理影响,高达62.5%的人认为户口影响不大。这种状况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首先,多数外来务工人员采取务实态度,户口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不能引起他们过多的注意;其次,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将户口视为天经地义,“在哪个地方出生就是哪个地方的人,有什么办法”,不敢有什么奢望。
从户口的供给来看,外地人要想把户口转到当地需要两个条件之一:一是买房,买房可以送户口;二是有正式的工作单位,如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中的高层职位。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务工者来说,都无法满足这样的条件,因此,实际上绝大多数务工者都无法将户口转到当地。在53个访谈对象中,只有3个大学毕业生成功转了户口,且有其中一个反映手续十分繁琐,到现在都没有完全办妥。户籍部门认为,“外地人想落户就落户是不可能的,全国也不可能开这个口子,一些声称可以自由落户的城市都是在作秀”。
2.子女教育
随着子女数量的减少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对子女教育越来越重视,他们几乎100%都希望把子女带在身边生活和接受教育。当地开办了3所打工子女小学,采取公有民办方式,但并不能满足外来务工人员的全部需要。根据访谈材料粗略估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约有83.5%在家乡接受教育,15%在当地打工子女小学接受教育,另有2.5%在当地公立小学借读。本地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9年制义务教育阶段享受教育资源的比较如下表所示:
本地居民 外来务工人员 收费水平 免费 如在公立小学借读要8、9千元借读费,如在打工子女小学则要900-1000元/年的学费 学校层次 有小学和中学 只有小学 教学水平 较高 一般 财政投入 公立小学投入很大 打工子女学校投入较少 3.各种社会保险
外来务工人员对社会保险具有较高的需求,在“理想的定居生活所需的条件”的问题中,社会保险列在自有住房和稳定的工作之后,排在第3位,但社会保险的参保率很低。在失业、养老、工伤和医疗四项社会保险中,只有工伤保险参保率较高,按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提供的数字达到了40%左右,按53份访谈的情况计算达到了34%。失业和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几乎是零,养老保险的参保率略高,这是由于有少数外来务工人员参加了家乡的养老保险所致,参加务工当地养老保险的人数也几乎是零。
造成这种状况的既有观念原因又有体制原因。以养老保险为例,一方面,务工人员不喜欢养老保险,因为出来就是为了打工赚钱,温饱问题刚刚解决,何必想以后年老的情况;另一方面,养老保险以省为单位,本省的自然可以参加,但外省的就无法转回去,如提取现金帐户也只能提取一小部分,参加养老保险非常不值得。以上两方面原因造成了外来务工人员不参加当地养老保险的现象。
4.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补助
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补助是地方政府对居民的福利政策,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市政府和街道政府共同负担本地居民的此项福利,每年支出在400万左右。此外,各个村还有对本村居民的福利,如武陵桥村65岁以上老人每年可以领取150元,困难户节前还有慰问。以上这些福利待遇外来务工人员都无缘享受。
实际上,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工作不稳定、工资待遇低等原因,对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补助更加需要。但这些待遇他们都没有机会享受,甚至不敢奢望去享受。如果外来务工人员失业,就只能自己回家乡去,如果没有回家的路费,还要让家里寄来路费。如果要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低保体系,则意味着市和街道两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要大大增加,数目肯定在400万以上,这面临着较大的阻力。
5.治安、卫生及其他
本地的治安条件较差,全年的刑事发案在5000起以上,由于近来加大了打击力度,目前治安状况有所好转。但治安对外来务工人员是有歧视的,由于警力有限,只能将打击重点放在针对本地人的犯罪上,而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保护则不够。有受访者反映,针对外地人的盗抢事件发生较频繁且投诉无门,也有人反映警方对黑帮(以外地人为主体)火拼听之任之。在卫生服务方面,外来务工人员需要缴纳5元/月·人的卫生费,而本地居民则不用缴纳此项费用,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因此感到不满,有时会出现拒缴和拖欠的现象。还有外来务工人员反映,外来务工人员的水电费也比当地居民高,当地居民只要几毛钱一度电,而外来务工人员要一块多。
五、结论和建议
1)外来务工人员具有同样的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同样是生命和社会活动主体,都有子女后代,子女都要入学接受教育;将来都会年老,都有个养老的问题;都会得病,需要医疗服务;都希望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使自身不受到各种侵害。他们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是一样的,不仅如此,由于外地务工人员地位和收入水平较低,他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更迫切一些。
2)地方政府对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的公共服务严重不足。虽然今年来地方政府在外来务工人员问题上提了很多口号,也确实做了一些工作,但对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的公共服务仍然严重不足。外地务工人员无法得到当地户口,子女难以在当地接受教育,除工伤保险外的各项社会保险参保率几乎是零,没有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济,时常受到各种不法侵害。各项数据表明,地方政府对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的公共服务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3)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地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只是暂住者,不是本地的正式成员,所以在公共服务方面受到歧视,与本地居民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教育、社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治安、卫生等几乎所有领域,都执行两种不同的政策和标准,本地居民享受的大多数公共服务,外来务工人员都无法享受到。
4)上述状况是一种全国性普遍现象。公共服务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歧视和不能满足需要,这不是慈溪特有的现象。实际上,慈溪作为移民城市,对外来人口是包容的,之所以在公共服务方面对外来人口存在歧视,是由于全国性的政策所决定的。如户口,外来人口不能落户不是慈溪的土政策,而是全国的统一政策;如子女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无法在务工地接受教育是普遍性的问题,慈溪在这方面相对做得还是比较好的。因此,公共服务对外来人口的歧视实际是一种全国性的普遍现象。
5)上述状况不仅不公平而且后患无穷。外来务工人员不能享受公共服务,这是一种不公平和不合理的现象。外来务工人员是可敬的劳动者,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财富建设了城市,理应获得同等的待遇,对他们的歧视是不应当的。不仅如此,如果现行的歧视政策持续下去,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消费需求将因此难以启动,出现需求不足的矛盾;人口素质难以提高,影响产业和产品的升级;在将来务工人员年老之后,更是面临去留两难的境地,形成社会不稳定的根源。因此,上述状况不仅不公平而且后患无穷。
6)应当采取政策改变上述状况并对相关课题进行论证。必须采取措施,使外来务工人员能够享受到和本地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并且不断丰富和提升公共服务的内容。但是,考虑到外来务工人员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如果将其纳入本地的公共服务体系,必然会给当地的利益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也会给地方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对公共服务的各个方面进行论证,定性和定量地考虑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后的各种影响,以便设计出周全的政策。
(平新乔,赵俊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