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出版物展开 / 收起
出版物
sidenav header background2006年第40期(总第602期)CCER-NBER第八届年会简报之八
发布日期:2006-07-20 10:28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006年6月28日-7月1日,CCER-NBER第八届年会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召开。年会邀请了来自哈佛、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普林斯顿、麻省理工、芝加哥、马里兰等大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多位国外著名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的众多国内学者和专家参加会议。我们分多期简报报道本次年会研讨内容,本期报道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先生主题演讲的主要内容。中国银行业改革的突破性进展
中国商业银行改革从前些年开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作为一个新一轮的改革措施,政府投入大量精力将国有银行改造成股份制银行,首批在在两家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注入共450亿美元。这些年,中国国有银行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认为主要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资本充足率大大提高。全国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商业银行由2004年年初的8家,增加到2005年年末的53家。资本充足率达标行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重由2003年年初的0.6%,上升到2005年年末的75%左右。四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由2003年的-5%上升到2005年年末4.02%。除了还没有进行改造的农业银行外的三家国有银行,这个比率更高。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2003年资本充足率为6.51%,而到2005年已经增加到13.57%。其中其中股份资本占的比例超过11%。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资本比例大约为9%。
第二:不良贷款率显著下降。我国银行改革的另一个重大突破是不良贷款比率显著下降,这一点非常主要。根据官方数据,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从2003年的17.2%,下降到2005年的8.89% 。到2006年5月末,4家国有银行和15家股份制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2007亿元,比上月减少3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02% 。中国建设银行2003~2005三年中,不良贷款比率基本都稳定在5%左右。目前,一些外国企业,IMF,以及一些国外学者认为中国现在的不良贷款仍然很高,对中国公布的官方数据持有怀疑。当然由于不同银行之间差别很大,你不能说这个数据没有一点遗漏,但我认为这个数据还是比较准确和可信的。但改革之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超过了25%,这是非常高的。
第三:人员结构有很大改善。人员包袱问题曾是一个困扰各家银行发展的头痛问题,许多银行都冗员众多。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股改前人员曾经超过40万人。股改前,四大行就开始大幅度减员和撤并机构 。2003年股改启动后,四大行继续推动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实施人员分流、削减冗员;基本建立起了与绩效挂钩的用工制度。中国建设银行在最近四年减员幅度达25%,到2005年底,建行员工数量减少到大约只有30万人。但对下岗工人的安置也是一个问题,我想在其他国家,裁员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即使发达国家亦然。通过这些改革,人员结构得到了优化,人员素质明显提高;还实施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薪酬制度。
第四: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服务水平是衡量所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状况的最基本尺度。服务水平的提高不仅包括服务态度的好转,还有服务内容的增加,各行更加注重围绕客户需要提供银行服务等。通过改革,中国建设银行完全改变了以前对待客户的态度,逐步倡导和确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经营文化,新的经营理念已经深入每一个员工的头脑。从战略合作伙伴美国银行请来大批专家,帮助提高关键领域的管理和经营水平,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第五:风险管理水平普遍加强。 通过改革,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普遍提高。以建行为例,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改革和措施。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由非执行董事担任主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设立了首席风险官职位,负责全行风险管理系统的组织、运行和垂直管理;实行经济资本管理制度,强化资本对风险和效益的约束;实行贷款独立审批制度;实行审计、风险条线垂直化管理。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的提高了建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其他银行也进行了类似的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六:产权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改革以后,中国银行业的产权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建行在香港上市后,外资股东持股比例为25.75%;中行在香港上市后,外资股东持股比例为26.159%;工行,目前三家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为8.89%,预计海外上市后,外资股东持股比例会超过15%。“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称呼已不准确,也许应称“四家最大商业银行”或“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建设银行有亚洲的股东,有10万外国持股者。这些改革都比较成功。就整个中国银行部门来说,外资持股总额大约占15%,当然各个银行有差异。
银行改革遇到的一些问题
我们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面临这许多挑战,银行改革的任务仍然很重。
第一:内部公司治理仍需要改进。 三家大银行已经基本上搭建起了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治理框架,都成立了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但是仍有一些关系需要进一步理清。
首先是如何正确处理好股东大会与董事会的关系。总的来说,这一点在理论上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实施上会遇到一些困难。在中国,商业银行遵循《公司法》,中国《公司法》和其他国家可能有些差别,和中国香港也有很大差异。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股东大会在决策上有更大的权力,许多事情都必须通过股东大会才能实施。比如经营目标,在香港不需要经过投资者大会决定,但在中国按照《公司法》,需要通过股东大会才能实施。所以,如果你给股东大会更大的决策权力,这使股东尤其是一些大股东在决策重发挥着很重大的作用,又是仿佛股东自己成为了管理者。这限制了董事会和管理层的作用。有时会混淆谁是管理者。第二个要处理的关系是董事会与管理层的关系。问题是以前没有董事会,现在有董事会以后,董事会可能发挥了太大的作用,太积极反而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干预到管理层的工作。所以必须分清董事会和管理层各自应该发挥的作用。第三个要正确处理的关系是监事会与董事会的关系。这是中国的一个特殊安排。我们公司现在管理很好,但我不太确定是因为制度安排呢,还是因为我们员工相互很友善。第四是如何处理好公司法定治理机构与职工代表大会的关系。
第二:平等竞争的外部条件有待统一。平等竞争需要平等的竞争环境。经过改革以后,竞争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行政限制和干预。各级政府对于金融市场仍然可能有一定的直接干预,一些特殊的政府部门与某些垄断行业联系在一起,例如铁路、运输等。总的来说,这些行业是银行非常好的客户,但由于其垄断地位,有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与其他股份制银行相比,四大银行更多地承担了宏观调控责任。税收政策不合理。与外资银行相比,中资银行所得税税率是33%;外资银行的外币业务所得税率是15% ;营业税也不平等。
第三:信用制度和法律环境需要完善。社会信用缺失严重,这些会给银行带来额外的困难。企业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完整性缺乏法律约束;个人征信系统刚刚建立,还需要不断完善。法律对债权人的保护仍然比较薄弱,司法环境也需要进一步改善。
第四:业务结构转型面临困难。从银行内部来看,存贷款业务仍然高速增长,仍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发展中间业务所需要的人才不足。从外部因素来看,中外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是中外银行的业务范围不同。欧美的大型银行多是全能型银行,我国的商业银行囿于分业经营,只能将业务集中在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上。中间业务的发展需要业务结构有一个大的转型。
第五:国有银行内部仍有许多工作要做。国有银行内部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银行的业务流程和经营机制不能真正体现“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要求,机构重组、人员分流任务非常艰巨;银行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以及年轻人进入较为困难;银行的网点分布不合理,落后地区的机构不容易撤并,发达地区不好增加;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受到一系列条件的制约等等。
下一步改革需要采取的措施
为了使中国的银行业能真正符合国际标准,更好地为中国经济服务,我们必须继续采取一些改革措施。
首先,必须真正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机制。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对组织架构、操作规章和业务流程进行彻底再造。
第二,要继续深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劳动用工制度和薪酬制度,建立起符合现代商业银行需要的员工队伍,要改革决策、执行、监督机制,真正做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有效。
第三,加大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创新,允许银行发展更多的产品。要适应市场和客户的需要,就要允许商业银行的业务扩展到更多的金融服务领域,如保险、投资银行业务、咨询业务等。应该进一步扩大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允许国内银行与国际一流银行进行战略合作,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营理念。
第四,应该为银行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府应该尽可能不以任何形式干预银行经营,为银行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尽快统一税收政策,完善法律环境,切实做到保护债权人利益。
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已经取得历史性突破,国有银行的经营机制已经发生实质性变化,已不可能再回到过去的轨道上。只要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坚持正确的方向,持之以恒,中国会建成符合国内国际经济需要的世界一流的银行体系。
提问(Martin Feldstein):国有银行的重要性如何?他们在政府中扮演什么角色?国有银行和其他股份制银行的区别是什么?
回答:也许“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称呼已不准确,也许应称“四家最大商业银行”或“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因为其股权结果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个人股,外资股已经占有很大的一部分。所以国有商业银行称呼已不准确。但政府仍然是最大的股东,持有大部分股权。至于四大银行和其他股份制银行的区别,可能在于作为最大的股东的国家,会有一些具体的相关公司起一些作用,比如中央汇金公司等,但政府现在只是作为最大的股东,在经营上不会有太大的差别。政府在创造公平的环境,让四大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平等竞争,保证公平竞争的环境。同时保证不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提问:在改革成效方面,你提到中国商业银行已经基本建立起独立信贷系统。而在挑战方面,你提到和其他银行相比,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有宏观控制的负担,这也意味着由于四大国有银行和政府的特殊关系,四大国有银行需要为政府垄断企业提供扶持。所以我的问题是:在这种情况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独立信贷系统如何发挥作用?
回答:经过改革中国商业银行已经基本建立起独立信贷系统,四大银行在经营上已经有了很大的独立性。而独立的信贷系统需要对企业有很好的了解,还需要规范的评级系统,这都是以后改革要继续改进的地方。
提问:我们知道,作为银行家,同时你又是党员和政治家。请问党和政治家对银行日常经营干预大吗?
回答:我其实是一个商人,一个银行家。党当然很重要,有许多党员。但党员并不干预经营,和商业并没有太大直接关系。那是相对独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