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28期(总第590期)农业经济的转型进程——发展中国家中企业家能力的社会效益

发布日期:2006-06-30 10:21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006年6月7日,美国布朗大学的教授兼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成员Kaivan Munshi教授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做了题为“农业经济的转型进程:发展中国家中企业家能力的社会效益”。以下为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

    问题的提出

    如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印度一些行业企业掌控在少许家族手里。随着全球化进一步加快,人们开始担心这些企业在未来可能仍旧被少数人掌控,这将严重阻碍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合理分配。那么,这些家族所依赖的商业网运作机制在他们由农业转型为商业的进程中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我们选取了印度这个正处于转型中的国家作为我们研究的对象,希望刻画出由农业转向商业的动态过程。

    印度钻石业的制度背景

    回顾印度的商业史,我们可以引用甘地的一句话来精辟地概括印度商业的特征:“印度现代企业的沉浮起落的历史基本上可以看作几个家族商业活动的历史”。在英殖民时期,印度的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加尔各答和孟买这两个港口城市。其中,自19世纪中期以来,Parsis和Gujarati Banias就一直垄断着孟买的纺织业、金融和贸易业;而Marwari便一直掌控加尔各答的贸易和银行业。在印度独立后,出现了一些社区,比如Sindhis和Punjabi Khatris,它们成功地步入了印度的商业界,但是这些社区是在从巴基斯坦从事商业,然后才来到印度随后进入印度商业界的。另外,也有一些社区是由从事非商业转为从事商业的,比如在英殖民时期进入贸易和工业界的Parisis、原本从事农业后来进入纺织业的Gounder和贸易界的Tirupur,但是,我们对这些社区转变时的社会结构和印度商业背景却毫不了解。因此,为了考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尤其是印度经济改革之后,一个社区如何由从事农业转变为从事商业的过程,那么,研究Kathiawaris(钻石业)的案例就显得格外重要。

    印度的钻石业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Planpur镇的两个钻石商人,在随后的20年,镇上很多人跟着步入了钻石业和珍珠贸易业,而且Planpur的商业网覆盖远至Antwerp。然而随后钻石业连遭两次重创:二战的爆发,海外的Planpur商人被迫回国;1947年印度独立之后,钻石业被限制在打磨粗石的国内贸易。直到1960年代,进出口粗糙钻石才重获新生。也就在此时,Marwari商人进入钻石行业,他们的商业网络在空间和商业活动上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

    在早期,Palanpur(P)和Marwari(M)商人主要负责钻石的终端生产和服务,而Kathiawar(K)商人负责打磨钻石。K商人一般生于农民家庭,在60年代进入P和M的钻石工厂打工,到了70年代有些人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便自己开办工厂给P和M代工,随后,K地区的商业网获得迅速发展,超过了P和M地区。值得注意的是:K商业网的建立必须依靠一群没有家族从商经历的潜在企业家来发展壮大,而P和M地区的企业家的祖辈一般都从事商业。

    为了研究商业网络对社区由农业转为商业进程的影响,我们对此做了大量的调查和采访。由于钻石企业不愿透露太多信息,我们只勾画出一个两年间大型钻石企业的商业网。

    印度钻石业的现状

    我们的调查中可以得到K、P和M三个地区企业家能力的一些特征,如下:1、企业家年龄与企业的存活年限负相关。其中,K地区企业家的平均年龄比P和M地区的要小。2、K地区企业家受教育年份数要比P和M的要小,K地区商人接受英语教育的比例要比P和M地区的小,而且,K地区商人在城市长大的比例也要小于P和M地区。3、从三个地区商人的父亲的职业来看,其中,农民家庭出身的比例在K地区高达53%,而P和M地区只有2%;另外,K地区商人出身商人家庭的比例很小,那么他们的父亲曾掌管过他们的企业的可能性就很小,这说明:尽管K地区商人较P和M而言存在教育、语言和社会背景等劣势,但是他们由农民变为商人是在一代之内完成的,这也正是我们所感兴趣之处。这些背景差别如此之大的企业家们是如何共存于印度钻石市场上的呢?调查表明:商业网在这个行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为什么商业网对印度钻石业如此至关重要呢?这是由钻石业的产销链决定的:Antwerp的粗石供应商或者最大出口商所得到的粗钻石的质地和规格都各不相同,由于这个原因,钻石工厂是依靠信用,而不是依靠担保或者签订书面合同的方式获得这些粗钻石的,因此如果不与一个特定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商业联系,就会出现严重的信用问题。同样,粗石供应商也愿意与打磨钻石又快又好的出口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社区商业网由此产生:与一个特定的供应商已经建立联系的企业给社区其他企业提供推荐和担保,当然同时获得一定的租金,为了继续盈利和不受到惩罚,这些担保企业只会给那些有能力守信用的企业提供担保。

    我们的调查表明:企业平均每年有10-12个供应商,其中70%的企业有一个最主要的供应商给自己提供30%左右的粗钻石。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主要供应商,这正好形成企业间的交叉担保。70%左右的粗钻石来源于Antwerp,另外的来源于孟买的二级市场,二级市场上的供应商一直在这个市场上,信用相对比较好。K地区企业的供应商源于Antwerp的比例比P和M高,这说明K地区的商业网相对更强。

    我们的调查还表明:企业平均每年有30-50个买家,其中只有60%的企业有一个最主要的买家占自己整个销售量的20%左右。大部分精钻石销往孟买,由经纪人再卖给出口商或者外国旅游者。值得注意的一点是:M商人的买家相对更多,也就更倾向于把生产出的精钻石直接卖给出口商或者外国旅游者等买家,这说明M地区的商业网相对较弱。另外,精钻石的销售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信用,而不是书面合同,但是这些企业可能会有共同的买家,在解决交易中信用问题中商业网的作用可能不是最主要的了。

    另外,我们的调查还表明:企业的退出市场的比率在每个社区之间差不多;自1985年,不包括出口商和垂直母子企业,K地区的商业网增长速度要快于其他地区;K地区与P和M地区在出口商数目方面的差距在逐渐增大;K地区与P和M地区在垂直母子企业数目方面的差距也在逐渐增大。

    总结钻石业企业的特征如下:第一,K地区的企业不倾向于成为出口商或者垂直母子企业,一个解释就是,K地区强大的商业网方便他们同Antwerp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另外一个解释就是,K地区企业家大多出身农村,没有接受西方化的教育,这阻碍他们在海外从事商业活动。第二,K地区商人对打磨钻石的控制能力更强,调查显示,80%的K地区商人拥有自己的工厂,而在P和M地区分别只有57%和46%。总之,K地区商人在商业背景和教育水平上不如P和M,另外,P和M更倾向于不依赖商业网而选择依靠建立垂直母子企业或者成为出口商。解释是:K地区的商业网迅速强化,给水平较低的进入者留有进入本行业的机会,这同时改变这M和P地区的组织结构。接下来的两部分,我将构建理论框架和实证框架来阐述这个思想。

    结论

    经过构建理论框架,我们刻画了商业网的动态发展过程,通过计量检验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结论:一旦商业网建立起来,它在外部选择不怎么好的社区里便会获得飞速发展。我们预计新的商业网将会继续建立,这将有利于经济的动态发展。

    印度的钻石工厂的大部分原料(粗钻石)的获得的基础都是他们同提供商所建立的长期信用关系。这一特点意味着严重的信用问题,社区商业网就此应孕而生,商业网的存在鼓励了新企业的进入。然而,在最近几年,一些银行开始给印度的钻石出口商提供长期的担保。

    通过粗钻石或者精钻石的交易活动,钻石业的所有企业都直接地或者间接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商业网。商业网窥视着这个行业新的进入者同时确保这个行业所有企业不违背自己的信用,它支撑着整个行业的顺利运作。那些具有银行担保的企业一般都建立了垂直母子公司,在这个商业网外部运作。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一旦银行担保的覆盖面超过了某一水平,已经建立起来的商业网将要崩溃,就会导致钻石行业信用违背率的上升,而且会严重阻碍新企业的进入,这对一个在其他方面都处于劣势的K地区而言将是一场灾难。如果不研究一个市场背后的社会结构和它的运作机制,而单单依靠标准的经济学所倡导的提供信用的政策,这将对建立在商业网之上的市场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周艺艺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