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出版物展开 / 收起
出版物
sidenav header background2006年第21期(总第583期)“两会”后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趋势
发布日期:2006-04-18 10:15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006年3月26日晚,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李玲教授作了题为“两会以后医疗体制改革的趋势”讲座,就2006年“两会”之后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趋势以及“十一五”规划中关于医疗卫生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本期简报报告这次讲座主要内容。从“五年计划”看变化
整理从“六五”到“十一五”的历次五年计划(规划)中与医疗卫生相关的内容可以看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春天来了。首先是卫生工作定位的变化。在“六五”“七五”计划中,卫生工作分别占两节篇幅,分别阐述医疗卫生和医药工作;“八五”到“十五”计划卫生工作只占一节,“九五”和“十五”计划(1996-2005年)关于卫生工作论述最为笼统,这一时期也是政府卫生投入增幅下降时期;“十一五”规划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题把卫生工作独立成章,包括四节内容,并且在其他部分还用两节完整的表述了“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和“提高药品自主开发能力”,因此“十一五规划”共有六节阐述卫生工作,大大超过历次规划。
从论述卫生工作内容所在章节看,长期以来我们只是把卫生工作作为居民消费和人民生活的一个方面来对待。“十五”计划把原本和卫生工作并列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单独分离出来列为一篇,题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卫生工作仍只有一节,并且仍留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一章,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拓宽消费领域、推进社区建设等其他几项旨在拉动内需的措施并列起来,显示出当我们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有清楚认识的时候,对卫生工作的定位仍不明确。直到“十一五”规划把卫生工作放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单独列为一章,才扭转了这种状况。
其次,从公共卫生、医疗、医药、农村卫生等几方面看到卫生工作具体内容变化。在公共卫生方面“十一五”规划中又重新提及免疫接种率、婴儿死亡率等指标,“十一五”规划扩展了公共卫生的范围,明确了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内容非常全面。在医疗服务方面,“六五”到“八五”计划用相当篇幅阐述医疗服务资源发展计划,并未涉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这是当时医疗资源短缺的状况决定的;“九五”之后计划开始着眼于机制的改革,提出“推进医疗卫生服务社会化,逐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十五”计划开始提出“实施区域卫生规划”,第一次系统阐述深化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必要性。在医药方面, “十一五”规划则强调加强药品市场的监管,重提了药品研发的重要性,尤其强调自主创新,巩固传统化学原料药,开发特色原料药,特别加强重大疾病和重点领域的医药科研工作,还提出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推进中医药规范化、标准化,加强中医药源的普及、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等内容。在农村医疗卫生方面,“十一五”规划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用单独一节阐述农村卫生工作,内容更为全面。无论从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看,还是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看,农村卫生建设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第三是“十一五”规划还提出了一些新内容。第一次提出“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认真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强调政府角色的作用,提出“强化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责任,建立各级政府间规范的责任分担与资金投入机制;调整了“九五”之后“推进医疗卫生服务社会化”的方向,强调“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逐步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向多样化的医疗体制;在医疗资源分布上,更明确地提出“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大力提高农村、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公共卫生资源的比重”;除药品与器材的科研外,第一次提到了医学方面的科研,提出要加强对重大疾病以及重要领域的科研攻关,尤其与中医药工作要恰当的结合起来。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春天来了,但问题还有很多,与丰收的秋天还相距甚远。在现阶段,应该分析我国乃至世界的医疗发展现状,找到合适的医疗体制改革模式,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开辟出一条独特的道路。中国的各项改革都是以现代化为目标,一个习惯的思维就是向西方学习。但是医疗卫生是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公共事业,而中国是有13亿人口大国,任何一个国家的经验都不可能完全适合我们。其次,放眼全球,医疗卫生发展的难题无处不在,看病难、看病贵是普遍存在的局面。在美国,每种药品都有专利保护期,医药企业面临巨大压力,每年都要投入巨额的资金开发新药,但药品创新的空间非常小,边际效益很低,这使得无论药价还是治疗价格都高得惊人。所以并没有现成的经验供我们学习。相反,中国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可以利用,那就是物美价廉的人力资源。另外,中国传统的中医也是一笔宝贵财富。我们或许能够探索一条成功的医疗改革之路,在求解“看病贵”社会问题的同时,也找到中国经济增长求变的重要机会。
改革要以健康为目标
相对西医以治疗疾病为目标的理念,中医以整体健康为目标,这才是医疗卫生事业的本源。医疗卫生工作不能停留在“治病”的层面,而应该着眼于健康和防病——每个人都是健康的生产者。健康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在经济世界里既是投入又是产出。健康不只与居民消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比智力等方面对人力资本的贡献还要重要。健康对于我们的价值就像数字1,而其他都是1后面的零,没有了健康谈什么都是没意义的。国家对健康财富的投资,是对生产力的投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那么,决定健康的最重要是医疗保健、生活方式、环境、遗传因素等主要决定因素。其中,生活方式占60%,环境占15%,遗传因素占15%,医疗服务只占10%。所以健康的问题不是单靠医院能够解决的,医院只是最后一道门槛。“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因此,要大力进行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改善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也恰恰是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观。
医药、医疗器械产业成为自主创新切入点
医疗卫生产业不仅承担着造就健康民族的任务,它还可以成为创造利润的“黄金产业”。2002年《财富》500强利润率最高的7个行业中,医药行业和医疗器械行业分别以14%和9.5%的利润率占据了第一和第三位置。目前中国正成为昂贵药品和进口医疗器械消费大户,支付这些成本正是导致“看病贵”主要原因之一。既然医药行业是世界上最赚钱的行业,这个钱我们为什么不自己赚?西方的医疗以“治病”为目标,针对各种疾病不断地研发新的药品,但每种新药在十多年的药品专利保护期过后,利润空间极大地缩水,企业不得不通过不断研发新药来追逐利润,美国平均每种新药的研制成本高达8-10亿美元,使得其医疗成本越来越高,而我国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本,这就是我们的优势。中国不应该仅仅生产一些低附加值的产品,却把环境和健康破坏了,带来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医疗事业拥有非常好的发展空间和广大的市场基础,可以成为自主创新的切入点,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
医药产业国产化在全球并非没有先例,印度在这方面的经验就可以给中国一些启示。印度80年代以来,学习中国,医疗卫生建设走平民路线,提出“大医疗”观念,并不保护药品专利,而是保护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政府提供补贴,鼓励药品生产,实现规模收益,并将产品出口到第三世界,药价为中国的三分之一,在保证向人民提供廉价药品的同时又创造了收入;另外,印度还通过提高本国医疗条件,利用廉价的医疗服务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国外的患者来本国治病,出口“健康”,创造很大的利润。现在,医药产业已经成为印度的支柱产业。其实,中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比印度做得更好。为何不转变思维,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服务体系,让健康产业出口创汇,让原本政府的包袱变成生金蛋的母鸡呢?
中国特色的内涵
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服务模式可能具有下列特点:第一,连锁店模式。规范化的连锁店模式应当适合中国的医疗体系。目前一个普遍的倾向是,人们不信任小的社区医院,纷纷涌向知名的三级甲等医院,造成这些医院人满为患,影响看病质量。比如在北京,谁都想去同仁、协和这样的大医院看病,那么我们可以因势利导把它做大做强,建立统一的品牌、管理以及标准,形成所谓医疗服务集群。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恰恰有发展医疗服务集群的优势。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很多医院通常每天有五六千甚至上万的门诊量,医务人员有机会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国外的医院不可能实现这么大的门诊量。规模效应使得医院的平均成本下降,即“薄利多销”。我们应该利用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医疗服务的特点,进行一些医疗资源的整合,以三甲医院为龙头,经由一级、二级医院一直延伸到社区医疗服务,组成一个网络,形成集群和寡头竞争的局面,保证质量。这样医疗资源就可以上下共通,老百姓能够方便的享受有保证的医疗服务。
第二,信息化管理。在管理模式上,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比如病历管理、交费,都可以信息化,能大大减少交易时间,让医院交费窗口的长龙消失。另外,连锁店的模式也需要信息化的管理保证沟通和流通。
第三,中医药的应用。中国必须更加充分的认识到传统中医药的价值。其实,当今的西方社会都已经越来越看好中医,很多西医上的疑难杂症往往用中医就能神奇地治愈。而且中医药价格相对低廉,是非常值得我们大力开发的。
医疗资源配置需要政府主导
医疗资源配置是由政府主导好,还是由市场主导好?大家公认,中国经济20年来的奇迹是市场力量的结果,市场极大地释放了中国人的能量。市场能有效配置资源,是因为它有完全竞争的机制———以利润为导向、以消费者满足度为追求、供求双方在市场中博弈,最后达到均衡而有效地配置资源。但医疗服务市场结构不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假设,由于存在公共品、外部性、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诱导需求、垄断等因素引起市场失灵,医疗卫生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
近10年来,中国医疗卫生发展非常快,但发展趋势是所有的资源投在了大城市、大医院和高精尖技术上,这就是市场导向的结果。只要是以利润为导向,就很难控制厂商们的行为。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病人没有搜寻最低价格的能力和动力,只能选择名医、名院、好的设备,使得医疗成本升高。美国健康产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前车之鉴:竞争无法控制成本,只会“越争越贵”。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是社会效益最高的,然而给医院带来的收益不大,所以市场不会引导医疗资源走向预防和健康教育。基础医疗与公共卫生也面临同样的状况。我国过去政府主导医疗卫生的经验以及其他国家的经验也证明,由政府主导的医疗卫生体制在公平和效率的平衡上要比由市场主导的体制好。
目前,我国的医疗价格是由政府控制的,但仅仅控制价格从来不起作用,应该从源头——即供给方以及流通渠道来控制医疗服务的成本。政府主导的只是基本层次的医疗服务,政府主导并不是不要市场,反而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控制成本,管理医院。在搞好基础医疗服务的同时,让那些有支付能力的人得到想要的优质服务,使得全体人民的医疗水平得到提高。
健康强国战略
医疗改革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改革、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让人们活得更健康、更幸福。健康指标应该是评价社会发展进步的综合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虽然改革时我们的初衷是全面发展,但最近20年来的发展还是浓缩到了经济上,而经济的发展又归结为GDP的增长,考核各级官员的指标都是GDP的增量,导致地方官员不惜代价地追求GDP,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下降。
单纯追求GDP的发展模式,使得我国付出了巨大的健康和社会成本。发展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靠我国健康的、廉价的、高质量的劳动力带动了整个制造业的发展,我们赚了很少的一点辛苦钱和血汗钱,在这个过程中,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损害了健康,最后使很多的矛盾压到了医院。医院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改革开放20多年社会矛盾的集中表现。
我国应该实施健康强国的战略。我们要把医疗卫生的改革和发展纳入到整个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大框架内,要利用大国优势,将医疗卫生以及与其相关联的生命科学、医药、医疗器材领域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我们不仅要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也要成为世界的医疗服务中心、医药中心、医疗器材中心和生命科学中心。在这个新的时代里,医疗卫生产业是永远的朝阳,将大有可为。
(贺雯雯、江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