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杰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战略建构——北大国发院养老论坛系列简报之二 --简报2013年第053期(总第1085期)

发布日期:2013-12-11 04:46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景简介:2013年12月3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养老论坛“中国式养老的国家挑战与产业机遇”在北京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举行。我们分两期简报报告此次论坛,本期简报报告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陆杰华教授的演讲内容。

观点摘要:发展养老服务业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资金筹措比较困难,缺少政策性的优惠措施,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缺乏有力的行业监管机构,社会各界力量投资力度不够,养老服务产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不高、供给不足。需要遵循“政策推动、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统筹规划、社会支持”的主要思路,加大投入,加强监管,推进养老服务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多样化、专业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投资主体多元化。

版权声明:未经允许,请勿全文刊发或转载本简报。如希望全文刊发或转载本简报,请联系tangjie@nsd.pku.edu.cn。

 

一、发展中国养老业的意义与现实基础

在十八大把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之后,三中全会再次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龄服务产业。”可以用二十个字来概况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义——关注民生,引导消费,拉动经济,提升质量,推动事业。其中第四是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最后则是推动老龄社会的发展。

发展养老服务业的现实基础是中国正处在五个转型的路口:人口转变和经济转型、企业转型、社会转型以及政府转型密切相关。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第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为养老业的起步创造了良好的客观和外在条件。第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以及逐步完善为养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运作基础。第三,企业市场营销意识的增强唤起了对养老业发展的主动参与。第四,社会经济的变迁也催生了养老产业的稳步发展。第五,购买力水平的提高为养老业的发展提供了内在的经济基础。第六,公共服务均等化呼吁着公共政策的出台,养老业的发展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黄金机遇。

 

二、老龄产业的界定与框架体系

老龄产业就是一个目标服务对象为老年人口的产业体系,包括所有为老年人提供产品、服务以及就业机会的经济实体,用于满足老年人口衣、食、住、行、用、医疗保健、照料护理、精神慰藉等各方面需求的多方面行业部门总称。

老龄产业是许多行业部门的通称,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而是由于老年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了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产业。这个产业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特殊性,二是综合性,三是福利性与市场性的共存。

 

三、国内外养老业的发展历程

国外养老业的发展范围比较广,同时较为规范。不过,各个国家的产业发展模式并不相同,特别是北欧、西欧和美国,它们的产业政策以市场为主要导向,和我国国情有很大差异。国外养老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在于,立足较高的经济水平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养老业发展政策,大力推动居家养老服务业发展,注重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重视对老年产品和服务的研发。

我国的养老业主要从90年代开始,产品单一,还未形成产业规模,消费渠道单一落后,产业发展缺少正确的导向。对于如何利用政策去推动产业发展方向,并没有太好的做法。此外,市场研究和产品开发的分离是国内养老服务业的一大问题,服务的提供者并没有真正关注老龄人的需求。   

 

四、中国养老服务业的主要进展和主要发展方向

狭义的养老服务主要分为健康照护和社会照护两大类,而广义的养老服务业则是一个养老服务体系,与通常所说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是相同的概念,包括居家服务、社会机构服务、志愿服务和邻里互助等。

我国养老服务业有以下五个方面的进展:第一,养老服务对象由过去的 “三无对象”、“五保户”转变为所有老年人。第二,养老服务内容由仅提供基本生存保障转变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休闲等全方位服务。第三,养老服务方式方面,除了传统的家庭养老,还出现了社会养老和居家——社区养老这两种新方式,机构养老是社会养老的一种补充形式。第四,养老服务由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四个主体共同承担。最后,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由以前的家庭成员和国家工作人员逐步转变为专业的养老服务工作人员。

未来养老服务业有四个主要发展方向。第一,养老服务逐步社会化。包揽养老福利的政府负担沉重,需要鼓励社会各界力量运用各自资源提供养老服务。第二,养老服务趋向市场化。随着老年人口的收入逐步增加,老年人需求更加趋向于个性化和多元化。第三,养老服务走向产业化。第四,养老服务逐渐标准化。

 

五、中国养老服务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这里主要谈一下挑战。挑战之一是政策体系相对比较滞后,与养老服务业的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矛盾。目前缺少政府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资金筹措比较困难,缺少政策性的优惠措施,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挑战之二是行业标准、市场规范的缺失与养老行业盲目发展存在矛盾。我国养老服务业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且市场经济体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整个市场的规范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同时,养老服务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缺乏有力的行业监管机构,造成养老服务产业的产品和服务总体质量不高。

挑战之三是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势头与社会投资的力度之间的矛盾。制约养老服务业发展势头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社会各界力量投资力度不够。虽然我国养老服务需求市场潜力很大,但由于老年人的收入相对不高,即使社会提供了相应的服务产品,也因购买能力有限而放弃购买相关的服务产品。鉴于我国养老服务业有很强的社会福利性质,属于微利性行业,这使得社会投资兴办养老服务业面临一定的风险。

挑战之四是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现实需求与现实养老服务供给的矛盾。从社会机构养老来看,尽管养老床位数在不断增长但是还是难以满足老龄化进程的需要。北京提出“9064”养老模式,即90%是居家养老,6%是社区养老,4%是机构养老。现在离4%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

挑战之五是地区及城乡老龄化趋势与地区及城乡养老服务业现状的矛盾。过去老龄化速度比较快的是上海、北京和浙江,按照现在最新的普查来看,老龄化最快的是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养老服务设施的发展非常缓慢。怎样解决城乡老龄化倒置,特别是农村留守老年人,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六、促进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宏观战略

主要思路是通过政策推动、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统筹规划、社会支持。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政策引导,确定重点;强化规范,提高质量;分类指导,发挥优势。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战略研究,不断创新养老服务业运行体制,把老年服务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国家扶持行业予以大力支持。加强养老服务业工作机构和群众组织的建设,加强相关立法,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监管力度,推进养老服务业的规范化、标准化。

第二,努力做到养老服务业城乡兼顾、地区均衡发展,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农村地区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步伐,加大政府对老龄事业特别是农村和边远地区老龄事业的投入。

第三,引导社会各界力量能够参与养老服务业,实现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应对各种性质的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优惠政策和措施。对于国家与民营机构共同投资的养老机构,应当允许赢取微利。对于民营养老机构,应当允许营利,并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四,根据老年人群体的收入水平、支付能力和不同的需求层次,发展多种形式的老龄产业,福利化、商业化同时发展。发展老年人的精神、心理、文化、教育需求的产业与服务。   

第五,推动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提高服务水平。要加大养老服务业人员的培养。对现有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

最后,积极拓发展中国养老服务业的国际视野。借鉴和吸取其他国家尤其是日本和韩国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探索本土化的养老业发展道路。

 

(苏晓童整理、唐杰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