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are here: 首页» 讲座系列
2024-12-05-10-17

2024年11月27日,学院邀请到复旦大学的樊海潮教授进行了主题为“Dirty Trade War: The Effects of Trade War on Carbon Emission”的讲座。本期活动属于北大国发院30周年学术名家讲座系列,由北大国发院长聘副教授余昌华主持。

樊海潮是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各个层面国家级人才项目。作为负责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应急项目、国家自科重点项目、国家自科面上项目、国家自科应急项目和国家自科青年项目等课题。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一等奖和二等奖等。学术成果发表在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Economic Journal、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已有研究在共获得近4000次引用(google学术和知网)。部分研究成果被美国经济研究局(NBER)推介,并入选经济学与商学全球前1% ESI高引论文。现任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联合主编;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Economic Modelling、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副主编,世界经济文汇责任编辑,以及多个杂志的特刊主编。。

在本次讲座中,樊老师介绍了他关于中美贸易战对碳排放影响的研究。樊老师利用2017-2019年税收调查数据、卫星遥感数据、北大法宝数据等5项数据,实证发现中美贸易战所带来的关税冲击导致中国城市和企业层面的碳排放强度显著上升,该影响主要通过环境管制放松和资源重组两个途径来实现。量化分析表明,贸易战将导致中国、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福利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恶化。

樊老师首先介绍了实证策略与基准回归结论。利用Bartik方法,樊老师将行业层面所受的关税冲击构建到了城市层面,并结合灯光和碳排放的卫星遥感数据,在城市和企业层面上分别考察了贸易摩擦对碳排放强度和能源密集度的影响。樊老师指出,虽然从统计年鉴上看,2017-2019年中国的碳排放总量并未发生显著变化,但关税冲击的确导致城市和企业层面的碳排放强度与能源密集度显著上升,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

接着,樊老师从环境管制放松和资源重组两个角度入手进行了机制检验。先将碳排放强度与能源密集度进行分解,证实了这两大机制对实证结果的贡献,再分别进行回归分析,作更加细致的探讨。针对环境管制放松的回归分析发现,关税冲击导致中国各城市环境相关的法律颁布数量和占所有法律数量的比例均显著下降,环境违法的案件数量显著下降,政府工作报告中与环境相关的词语数量和占比亦显著下降。针对资源重组的回归分析发现,关税冲击导致出口企业的产出、就业和投资均显著下降,出口企业的产出所占的市场份额显著下降。而出口企业的平均碳排放强度是低于非出口企业的,“更干净”的企业产出下降将导致总体的排放强度上升。

最后,樊老师构建了一个多国家、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进行量化分析,以考察贸易战对各个地区的福利效应。量化分析表明,中美贸易战会导致中国、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福利均发生恶化,如果中国放松环境管控,则碳排放影响的加重将致使世界其他地区的福利进一步恶化。

本次讲座吸引了众多学者、学生到场聆听。讲座过程中,与会师生就构建城市层面关税冲击的原因、碳排放的估算、碳关税的影响等问题与樊老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讲座圆满结束。

供稿:付欲晓